登峰又是四月九

出自:近现代·骆成骧《登蒙山饮茶歌》

拼音:[dēng][fēng][yòu][shì][sì][yuè][jiǔ]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

谁将海底珊瑚树,种向蒙山老烟雾。
五峰撮指擎向天,七株正在掌心处。
我生好古兼好奇,壮观每尽通天路。
五岳归来已倦游,恋恋乡山心所慕。
少壮遍陟岷峨峰,东望蓬莱小邱墓。
南岭北塞两如发,昆仑几缕来东注。
正思返驾穷西荒,莽莽万重山回互。
划然双崖相对开,控蕃抑诏键縢固。
乘兴曾逾飞越关,嘉招又抵平羌渡。
蔡蒙两过不一登,咫尺无缘愁攀附。
幸逢三子刘杨胡,校士同心游同趣。
扃门八日百不通,窥人四面山难锢。
忽然展卷生云烟,崔巍万丈起毫素。
左盘右踞龙虎蹲,后轾前轩凤鸾翥。
上摩参井光动摇,下缠江汉声号怒。
三子大呼我微笑,得勿山之精灵来相遇。
翻怪此间奇峭何太多,拔十得五已充数。
报语刘公吾力竭,非张天网焉能聚。
明朝相送金凤巅,辞公又被山招去。
樗材诗力一藤杖,蒲宰政声双草屦。
赖有杨胡作地主,穿林越涧狎鸥鹭。
三休亭上未为劳,九折阪前焉足惧。
不惮崎岖探禹功,敢辞薄劣追足步。
日光足力同尽时,极地穷天身不悟。
但觉身外元气青茫茫,斥挥八极空无据。
再有奇峰不敢登,侧身一寝百无虑。
半夜雷雨洗崖腹,起来万壑开清曙。
纵横邪正争雄尊,谁能一一问陶铸。
天边一片婵娟影,翠扫峨眉俨如故。
登峰又是四月九,四十二年犹旦暮。
人间何事不可求,浪窥天奥天应妒。
一生能踏几山云,何人解饮九霄露。
试汲蒙泉煮蒙茶,爱是升庵旧题署。
文采风流四百年,后生更比前生误。
矫首空蒙日月私,挥毫聊借江山助。
仙耶佛耶种茶人,锡杖飘然渺难驻。
从来大名擅八区,不朽定烦神呵护。
郊天礼废无用期,至今憔悴困阴冱。
片叶勺水臣先尝,云中望断飞龙驭。
且随猿鹤归去来,时时引领西南顾。

查看原文

字义

【登】

登【午集中】【癶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都騰切,等平聲。《爾雅·釋詁》陞也。《玉篇》上也。進也。《易·明夷》初登于天。《書·堯典》疇咨若時登庸。《左傳·僖九年》王使宰孔賜齊侯胙,下拜登受。《禮·月令》農乃登麥。《周禮·秋官》司民,掌登萬民之數。《前漢·食貨志》進業曰登。《註》進上百工之業也。

《爾雅·釋詁》成也。《增韻》熟也。《書·泰誓》以登乃辟。《詩·大雅》誕先登于岸。《周禮·地官·小司徒》頒比法于六鄉之大夫,使各登其鄉之眾寡六畜車輦。《註》登,成也。成猶定也。《孟子》五穀不登。《註》登,成熟也。

尊之曰登。《禮·月令》登龜。《註》龜言登者,尊之也。

《博雅》登登,眾也。

築牆用力相應聲。《詩·大雅》築之登登。

登聞鼓院。《宋史·職官志》隷司諫正言,掌受文武官及士民章奏表疏。

榻登。《釋名》施于大牀之前,小榻之上,所以登牀也。《說文》作毾㲪。

星名。《晉書·天文志》歲星之精流,爲及登。

鳳皇朝鳴曰登晨。見《軒轅黃帝記》。

州名。古萊子國,隋牟州,唐改登州,取文登山而名。

姓。出南陽,蜀有關中流人,始平登定。

《集韻》丁鄧切,等去聲。履也。或作蹬。

《字彙補》東職切,等入聲。《公羊傳·隱五年》公曷爲遠而觀魚,登來之也。《註》登讀言得。齊人名求得爲得來。作登來者,其言大而急,由口授也。

叶都籠切,音東。《前漢·宣元敘傳》元之二王,孫後大宗。昭而不穆,大命更登。

叶都郎切,音當。《易林》南山高岡,回隤難登。道里遼遠,行者無糧。《說文》上車也。从癶豆,象登車形。《集韻》或作僜。《字彙》登與豆豋之豋,从月从又者別。

【峰】

峰【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集韻》同峯。

【又】

又【子集下】【又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于救切《集韻》《韻會》尤救切《正韻》爰救切,多,略不過三也。《韻會》偏旁作。

《廣韻》又,猶更也。

《韻補》叶夷益切,音亦。復也。《詩·小雅》人之齊聖,飮酒溫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爾儀,天命不又。富音偪。

【是】

是【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姼。《說文》作昰。直也。从日正。《釋名》是,嗜也,人嗜樂之也。《玉篇》是,是非也。《禮·曲禮》夫禮者,所以定親疎、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

《博雅》是,此也。《易·乾卦》不見是而無悶。《又》是故居上位而不驕。

姓。《姓氏急就篇》是氏,吳有是儀,唐有是光。

《集韻》田黎切,音題。《公羊傳·僖十六年》是月者何,僅逮是月也。《註》是,月邊也。魯人語也。《釋文》是,如字。一音徒兮反。

與氏通。《前漢·地理志》氏爲莊公。《註》氏,與是同。古通用。

《韻補》叶市之切。《蔡邕·釋誨》予惟悼哉,害其若是。天高地厚,跼而蹐之。

【四】

四【丑集上】【囗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息利切,音泗。《說文》囗,四方也。八,別也。囗中八,象四分之形。

《玉篇》隂數次三也。《正韻》倍二爲四。《易·繫辭》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又》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姓。《正字通》宋有四象,慶元閒知汀州府。

《正字通》今官司文移變四作肆,防詐譌易,非四之本義也。

《集韻》息七切,音悉。關中謂四數爲悉。○按《正字通》云平聲音司,引《樂譜》四五讀司烏,不知此特口變易,非四有司音也。《正字通》誤。

【月】

月【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魚厥切,音軏。《說文》闕也。太隂之精。《釋名》月,缺也,滿則缺也。《易·繫辭》隂陽之義配日月。《禮·祭義》月生於西。《公羊傳·莊二十五年註》月者,土地之精。《史記·天官書註》月者,隂精之宗。《淮南子·天文訓》水氣之精者爲月。

《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傳》一歲十二月,月三十日,三歲則置閏焉。

《洪範》二曰月。《傳》所以紀一月。《疏》從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禮·禮運》月以爲量。《註》天之運行,每三十日爲一月。

姓。金月彥明首建孔子廟,明洪武中有月輝、月文憲。

外國名。《前漢·霍去病傳》遂臻小月氏。

《韻補》叶危睡切。《曹植·七啓》世有聖宰,翼帝霸世。同量乾坤,等曜日月。

叶魚橘切。《黃庭經》洞房靈象斗日月,父曰泥丸母雌一,三光煥照入子室。《類篇》唐武后作囝。《正字通》肉字偏旁之文本作肉。石經改作月,中二畫連左右,與日月之月異。今俗作月以別之。月中从冫,不从二作。

【九】

九【子集上】【乙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正韻》舉有切《集韻》《韻會》己有切,音久。數也。《說文》陽之變也。《易·乾·文言》乾元用九,天下治也。《列子·天瑞篇》一變而爲七,七變而爲九,九變者,究也。

算法曰九九。《韓詩外傳》齊桓公設庭爎待人士,不至。東野有以九九見者,曰:九九薄能耳,君猶禮之,况賢於九九者乎。《註》若今九章算法。

《荆楚歲時記》俗用冬至次日,數及九九八十一日爲寒盡。

《史記·騶衍傳》中國之外,有赤縣神州者九。

九之爲言多也。《公羊傳·僖九年》葵丘之會,桓公震而矜之,叛者九國,言叛者衆,非實有九國也。宋趙鵬飛曰:會葵丘惟六國,會鹹牡丘皆七國,會淮八國,猶漢紀謂叛者九起也。

陽九,戹也。《左思·吳都賦》世際陽九。《註》陽戹五,隂戹四,合爲九。

姓。

複姓。《何氏姓苑》岱縣人,姓九百,名里。

秦穆公時九方阜,一名歅。善相馬,見《列子》。

隷書防詐譌,凡紀數,九借用玖。《絳曰》洪容齋五筆,九作久,陽數九爲老久義也。玖,黑色玉也。借作玖,非。

《韻會》渠尤切,音仇。國名。《史記·殷本紀》九侯。《註》音仇。

《集韻》《正韻》通。

相关诗句
时时引领西南顾 且随猿鹤归去来 云中望断飞龙驭 片叶勺水臣先尝 至今憔悴困阴冱 郊天礼废无用期 不朽定烦神呵护 从来大名擅八区 锡杖飘然渺难驻 仙耶佛耶种茶人 挥毫聊借江山助 矫首空蒙日月私 后生更比前生误 文采风流四百年 爱是升庵旧题署 试汲蒙泉煮蒙茶 何人解饮九霄露 一生能踏几山云 浪窥天奥天应妒 人间何事不可求 四十二年犹旦暮 登峰又是四月九 翠扫峨眉俨如故 天边一片婵娟影 谁能一一问陶铸 纵横邪正争雄尊 起来万壑开清曙 半夜雷雨洗崖腹 侧身一寝百无虑 再有奇峰不敢登 斥挥八极空无据 但觉身外元气青茫茫 极地穷天身不悟 日光足力同尽时 敢辞薄劣追足步 不惮崎岖探禹功 九折阪前焉足惧 三休亭上未为劳 穿林越涧狎鸥鹭 赖有杨胡作地主 蒲宰政声双草屦 樗材诗力一藤杖 辞公又被山招去 明朝相送金凤巅 非张天网焉能聚 报语刘公吾力竭 拔十得五已充数 翻怪此间奇峭何太多 得勿山之精灵来相遇 三子大呼我微笑 下缠江汉声号怒 上摩参井光动摇 后轾前轩凤鸾翥 左盘右踞龙虎蹲 崔巍万丈起毫素 忽然展卷生云烟 窥人四面山难锢 扃门八日百不通 校士同心游同趣 幸逢三子刘杨胡 咫尺无缘愁攀附 蔡蒙两过不一登 嘉招又抵平羌渡 乘兴曾逾飞越关 控蕃抑诏键縢固 划然双崖相对开 莽莽万重山回互 正思返驾穷西荒 昆仑几缕来东注 南岭北塞两如发 东望蓬莱小邱墓 少壮遍陟岷峨峰 恋恋乡山心所慕 五岳归来已倦游 壮观每尽通天路 我生好古兼好奇 七株正在掌心处 五峰撮指擎向天 种向蒙山老烟雾 谁将海底珊瑚树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