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篆袅

出自:清代·阚寿坤《摸鱼儿 秋夜》

拼音:[lú][zhuàn][niǎo]

平仄:平仄仄

问西风、甚时吹紧,催将鸿雁声悄。
菊花拌坼重阳蕊,凉夜月圆天小。
炉篆袅
晕一缕仙云,不碍飞琼笑。
莺烦燕恼。
道辜却韶光,传来冷信,逐渐岭梅早。
谁家院。
箫韵凄眠度晓。
声声心事缠搅。
丹凝禅悟寻常耳,还是文园幽妙。
闲自料。
烟云幻繁华,转眼成秋草。
朱颜未老。
正力避吴霜,冬馀强饭,竹素浣尘抱。

查看原文

注释

【炉篆】指香炉中的烟缕。因其缭绕如篆书,故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炉】

炉【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篇海》俗爐字。詳爐字註。(爐)《玉篇》洛乎切,音盧。火爐也。《范致能詩》何如田舍火爐頭。

【篆】

篆【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廣韻》持袞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柱兗切,音瑑。《集韻》篆書也。《尚書·序疏》秦書有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及新莽居攝,使大司空甄豐等校文書之部,時有六書,三曰篆書,卽小篆,下杜人程邈所作。五曰繆篆,所以摹印。《法書攷》大篆者,周史籀所作也。或曰柱下史始變古文,或同或異,謂之篆。篆者,傳也,傳其物理,施之無窮,《漢·藝文志》《史籀》十五篇是也。以史官製之,用之敎授,謂之史書,凡九千字。小篆者,秦相李斯所作也。增損大篆、籀文,謂之小篆,亦曰秦篆,天下行之。畫如鐵石,字若飛動,作楷隸之祖,爲不易之法。其銘題鐘鼎,及作符節,至今用焉。

轂約也。《周禮·春官》孤乗夏篆。《註》夏,赤也。夏篆,五采畫轂約也。

《考工記》鐘帶謂之篆。

【袅】

裊【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正字通》俗褭字。《韻會》褭或作裊。《漢書音義》騕裊,神馬。

《前漢·百官公卿表》爵三級曰簪裊。《師古註》以組帶馬曰裊。簪裊,言飾此馬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