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天寥廓

出自:清代·陆求可《贺新郎》

拼音:[bì][tiān][liáo][kuò]

平仄:仄平平仄

红袖珍珠络。
抱檀槽、归舟江树,碧天寥廓
新曲翻从玉连琐,越显风流绰约。
小池上、蕤宾轻跃。
耳畔霓裳声断续,恐江州司马青衫薄。
那禁得,泪珠落。
凤凰飞上鹍鸡索。
笑兴奴、空能拢捻,曹纲运拨。
圆腹龙香四弦里,铁骑刀枪间作。
看春笋、纤纤如削。
又风揭罗裙乍起,倚歌促酒依红幕。
似远嫁,归沙漠。

查看原文

注释

【碧天】青天;蓝色的天空。
【寥廓】〈书〉高远空旷:视野~ㄧ~的天空。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碧】

碧【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彼役切《集韻》兵役切《韻會》兵亦切,音筆。《說文》石之靑美者。《山海經》高山多靑碧。《郭註》亦玉類也。今會稽縣東山出碧。《班固·西都賦》珊瑚碧樹。《註》崐崘山有碧樹。《張衡·南都賦》綠碧紫英。《註》碧有縹碧,有綠碧。

《增韻》碧,深靑色。唐官制,八品九品服碧代靑也。

《韻會》竹書紀年:惠成王七年,雨碧於郢。

《度人經·碧落註》東方第一天有碧霞遍滿,是云碧落。

姓。明洪武中訓導碧潭。

【天】

天【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腆平聲。《說文》顚也。至高在上,从一大也。《白虎通》鎭也,居高理下,爲物鎭也。《易·說卦》乾爲天。《禮·禮運》天秉陽,垂日星。荀子曰:天無實形,地之上至虛者皆天也。邵子曰:自然之外別無天。《程子遺書》天之蒼蒼,豈是天之形。視下亦復如是。《張子正蒙》天左旋,處其中者順之,少遲則反右矣。《朱子·語類》離騷有九天之說,諸家妄解云有九天。據某觀之,只是九重。蓋天運行有許多重數,裏面重數較軟,在外則漸硬,想到第九重成硬殻相似,那裏轉得愈緊矣。○按天形如卵白。細察卵白,其中之絪縕融密處確有七重,第八重白膜稍硬,最後九重便成硬殻。可見朱子體象造化之妙。今西洋曆說,天一層緩似一層,此七政退旋,所以有遲速也。

星名。《爾雅·釋天》天,根氐也。《周語》天根見而水涸。

古帝號。葛天氏,見《疏仡紀》。

神名。《山海經》形天與帝爭神,帝斷其首,乃以乳爲目,臍爲口,操干戚以舞。形一作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或作獸名,非。

地名。《蜀地志》蜀卭僰山後四野,無晴日,曰漏天。《杜甫詩》地近漏天終歲雨。

山名。《九州要記》凉州古武城有天山,黃帝受金液神丹于此。一曰在伊州。《註》天山,卽祁連山。

天,樂名。鈞天廣樂,見《史記·趙世家》。

署名。《唐六典》內閣惟祕書閣,宏壯曰木天。今翰林院稱木天署。

景天,草名。《陶弘景曰》以盆盛,置屋上,辟火灾。

髡》其人天且劓。

姓。漢長社令天高。見《姓苑》。○按先韻,古與眞文通,故天字皆从鐵因反。考之經史皆然,惟《易》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與庚靑通耳。《正字通》謂,至尊莫如天,天以下又莫如君父,字音必不可僭易攺叶,所論頗正大。,武后所造天字,似篆文天。

【寥】

寥【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落蕭切《集韻》力交切《韻會》《正韻》憐蕭切,冥聞之參寥。《註》莊子僞立此名。《楚辭·九辯》寂寥兮收潦而水淸。

《遠遊》下崢嶸而無地兮,上寥廓而無天。

《廣韻》郞擊切《集韻》《韻會》郞狄切,音歷。義同。《集韻》本作廫。

【廓】

廓【寅集下】【广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音鞹。《爾雅·釋詁》大也。《詩·大雅》上帝耆之,憎其式廓。《吳志·周瑜傳》性度恢廓。

《說文》空也。《前漢·東方朔傳》今世之處士魁然無徒,廓然獨居。

《集韻》開也。《揚子·方言》張小使大,謂之廓。《荀子·狄隘篇》荀子狹隘褊小,則廓之以廣大。《後漢·班勇傳》廓開朝廷之德。

《集韻》或作郭。《韓愈·徐偃王廟》堅嶠之後,達夫郭之。

劒削曰廓。《揚子·方言》劒削,自關而東,或謂之廓,或謂之削。

州名。《廣韻》廓州,漢西羌地,前涼湟河郡,周爲廓州。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