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槔声断

出自:清代·曹尔堪《点绛唇 其一 丙子夏日村墅》

拼音:[jié,jú][gāo][shēng][duàn]

平仄:平平平仄

长昼方炎,画梁归喘寻泥燕。
桔槔声断,露稻幽香遍。
倚树当风,欲比闲云倦。
苹花院,小池波浅。
绿上窗纱半。

查看原文

注释

【桔槔】井上汲水的一种工具,在井旁树上或架子上挂一杠杆,一端系水桶,一端坠大石块,一起一落,汲水可以省力。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桔】

桔【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古屑切《集韻》《類篇》《韻會》吉屑切,音結。《說文》桔梗,藥名。《戰國策》求柴胡、桔梗于沮澤,則累世不得一焉。

桔橰,井上轆轤也。《莊子·天運篇》桔橰者,引之則俯,舍之則仰。

《史記·信陵君傳》北境傳舉烽。《文穎註》作高木櫓,櫓上作桔橰,以薪置其中,有則燃之,謂之烽。

桔柣,鄭遠郊名。詳柣註。

《集韻》奚結切,音纈。義同。

【槔】

槹【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古勞切《集韻》《韻會》居勞切《正韻》姑勞切,。通作臯。

《類篇》木名。

【声】

声【丑集中】【士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字彙》同聖平聲。《說文》音也。《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傳》聲謂五聲,宮商角徵羽也。《禮·月令》仲夏之月,止聲色。《註》聲謂樂也。

凡響曰聲。《張載·正蒙》聲者,形氣相軋而成。兩氣者,谷響雷聲之類。兩形者,桴鼓叩擊之類。形軋氣,羽扇敲矢之類。氣軋形,人聲笙簧之類。皆物感之良能,人習而不察耳。《韻會》韻書平上去入爲四聲。

聲敎。《書·禹貢》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曁聲敎,訖于四海。《左傳·文六年》樹之風聲。《註》因土地風俗,爲立聲敎之法。

聲譽。《孟子》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註》聲聞,名譽也。

宣也。《孟子》金聲而玉振之也。《註》聲,宣也。

《諡法》不生其國曰聲。《註》生于外家。《春秋·經傳集解》繼室以聲子,生隱公。《註》聲,諡也。

姓。

《韻補》叶尸羊切,音商。《韓愈·贈張籍詩》嬌兒未絕乳,念之不能忘。忽如在其側,耳若聞啼聲。

【断】

断【卯集下】【斤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玉篇》同斷。俗字。(斷)〔古文〕。截也。《書·盤庚》乃斷棄汝。《傳》斷,絕也。《詩·商頌》是斷是遷。《疏》於是斬斷之。

《廣韻》《正韻》徒管切《集韻》《韻會》杜管切,。絕也。《羣經音義》旣絕曰斷。《釋名》斷,段也。分爲異段也。《易·繫辭》其利斷金。《疏》其纖利能斷截於金。

《集韻》徒玩切《正韻》杜玩切,音段。義同。

《廣韻》丁貫切《集韻》《韻會》《正韻》都玩切,音鍛。決也。《易·繫辭》以斷天下之疑。《疏》決斷天下之疑。

《書·秦誓》斷斷猗無他技。《疏》斷斷,守善之貌。

《周禮·地官·司徒》凡萬民之不服敎,而有獄訟者,與有地治者,取而斷之。

《韻補》叶多卷切。《白居易·寄元九詩》一病經四年,親友書信斷。彼獨是何人,心如石不轉。

叶徒眷切。《鮑照·擬古》居人掩閨臥,行子中夜飯。野風吹秋木,行子心腸斷。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