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稚笋猖

出自:宋代·苏过《次韵叔父所居六首 其二》

拼音:[chūn][huí][zhì][sǔn][chāng]

平仄:平平仄仄平

湫隘黄门宅,喧嚣半雉墙。
此君时掩苒,小屋自清凉。
月落寒梢静,春回稚笋猖
儿童护鸡犬,更看引鞭长。

查看原文

注释

【稚笋】1.亦作"稚笋"。 2.嫩笋。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春】

春【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萅蠢平聲。《爾雅·釋天》春爲靑陽。《註》氣淸而溫陽。《周禮·春官·宗伯疏》春者出生萬物。《公羊傳·隱元年》春者何,歲之始也。《註》春者,天地開闢之端,養生之首,法象所出。昏斗指東方曰春。《史記·天官書》東方木主春。《前漢·律歷志》陽氣動物,於時爲春。春,蠢也。物蠢生,廼動運。

姓。《何氏姓苑》春申君黃歇之後。

酒名。《唐國史補》酒有郢之富水春,烏程之若下春,滎陽之上窟春,富平之石東春,劒南之燒春。

花名。《花木考》鸎粟別種名麗春。

《集韻》尺尹切,音蠢。《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張皮侯而棲鵠,則春以功。《註》春讀爲蠢。蠢,作也,出也。

【回】

回【丑集上】【囗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戸恢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隈切,音洄。《說文》从囗,中象回轉之形。《徐鍇曰》渾天之氣,天地相承。天周地外,隂陽五行,回轉其中也。

《說文》邪也,曲也。《詩·小雅》淑人君子,其德不回。《禮·禮器》禮飾回,增美質,措則正,施則行。

《正韻》返也。《後漢·蔡邕傳》回途要至,俯仰取容。

《廣韻》違也。《詩·大雅》求福不回。《又》徐方不回。《註》回猶違也,言不違命也。

《詩·大雅》昭回于天。《註》昭,明。回,旋也。

屈也。《後漢·盧植傳》可加赦恕申宥回枉。《又》抗議不回。

徘回。《說文》徘徊本作裵回。寬衣也,取其裵回之狀。《張衡·思賦》馬倚輈而徘回。《註》言踟躊不進也。

低回,紆衍貌。《史記·孔子世家贊》適魯,觀仲尼車服禮器,余低回留之,不能去。《前漢·揚雄傳》大道低回。

姓。《韻會》古賢者方回之後。《正字通》明宣德中御史回續。

地名。《後漢·郡國志》右扶風有回城,名曰回中。

通作迴。《荀子·儒效篇》圖迴天下於掌上。

通作廻。《史記·鄒陽傳》墨子廻車。

《正字通》回回,國名。西域大食國種也。明丘濬曰:國在玉門關外萬里,隋閒入中國。金元以後,蔓延滋甚,所至輒相親守,其所謂敎門者尤篤,今在在有之。

《集韻》《韻會》戸賄切,音悔。繞也。《左傳·襄十八年》右回梅山。徐邈讀上聲。

《集韻》《韻會》胡對切,音繢。《前漢·趙充國傳》回遠千里。《註》回謂路迂回也,音胡悔反。

畏避也。《前漢·王溫舒傳》卽有避回。《註》謂不盡意,捕擊盜賊。

《蓋寬饒傳》刺舉無所回避。《註》回讀若諱。俗作囬。

【稚】

稚【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直利切,音治。幼稚,亦小也,晚也。同稺。《穀梁傳·僖十年》驪姬有二子,長曰奚齊,稚曰卓子。

姓。《史記·商本紀贊》契爲子姓,其後分封,以國爲姓,有稚氏。

【笋】

笋【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思引切《集韻》聳尹切,音隼。竹胎也。

《本草》澤蘭,根名地笋,以根可食也。《集韻》本作筍。(筍)〔古文〕可爲蔬食。諸竹筍氣味甘,微寒,無毒。

縣鐘磬之橫木曰筍,與簨同。《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爲筍虡。《註》樂器所懸橫曰筍,直曰虡。《疏》筍讀爲竹筍之筍。

《類篇》於倫切。弱竹,可爲席。《書·顧命》敷重筍席。《傳》筍,蒻竹。徐云:竹子竹爲席。

《集韻》《韻會》《正韻》須閏切,音峻。竹輿也。《公羊傳·文十五年》齊人歸公孫敖之喪,脅物而歸之,筍將而來也。《註》筍者,竹箯。一名編輿,齊、魯以北名之曰筍。《集韻》筍或作箰,俗作笋。簨字原从竹从巺作。

【猖】

猖【巳集下】【犬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尺良切《集韻》《韻會》蚩良切《正韻》齒良切,音昌。《玉篇》狂駭也。《廣韻》猖狂。《莊子·山木篇》猖狂妄行,乃蹈乎大方。《後漢·李通傳》猖狂無妄之福。

或作昌。《屈原·離騷》何桀紂之猖披。《註》一作昌被。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