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涛今日胜彭湖

出自:明代·孙绪《过沙河舟几覆次陈内翰本初韵》

拼音:[bō][tāo][jīn][rì][shèng][péng,bāng][hú]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旧见沙河自坦途,波涛今日胜彭湖
仙舟深愧汉名士,鱼腹将吞楚大夫。
笔底咏歌成谩兴,眼前生死未须图。
独怜千里高堂上,新寄平安书到无。

查看原文

注释

【波涛】1.较大的波浪:波涛起伏|波涛滚滚|愁连远水波涛夜,梦断空山雨雹时。 2.比喻心中起伏不定的思潮:波涛入笔驱文辞。 3.比喻充满艰险的氛围:剧烈、复杂的斗争波涛|何必在波涛,然后惊沉浮。
【今日】今天:从上海来的参观团预定~到达。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波】

波【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博禾切《集韻》《韻會》《正韻》逋禾切,音皤。《說文》水涌流也。《爾雅·釋水》大波爲瀾,小波爲淪,直波爲徑。

水名。《水經注》波水,出霍陽西川大嶺東谷。

澤名。《書·禹貢》滎波旣豬。《周禮·夏官·職方氏》豫州,其川滎雒,其浸波溠。《註》波讀爲播。

洛之別名。《爾雅·釋水》水自洛出爲波。

潤也。《左傳·僖二十三年》晉公子曰:其波及晉國者,君之餘也。

搖動也。《莊子·外物篇》且以狶韋氏之流,觀今之世,其孰能不波。

目光曰波。《曹植·洛神賦》托微波以通辭。

金波,月光也。《前漢·郊祀歌》月以金波。

沸波,鳥名。《禽經》王睢,魚鷹也。詩謂之睢鳩,淮南子謂之沸波。

偃波,書名。《歐陽詢·書法》偃波書,卽版書,狀如連文,謂之偃波。

流波,山名。在東海中。見《山海經》。

長年之稱。《范成大·吳船錄》蜀中稱尊者爲波,祖及外祖皆曰波。

《李翊·俗呼小錄》跑謂之波,立謂之站。

縣名。《前漢·地理志》河內有波縣。

郡名。《廣輿記》寧波府,屬浙江。本越甬東地,隋曰越州,唐曰明州,明曰寧波府。

《集韻》班麋切《正韻》逋眉切,音羆。與陂同。阪也。一曰澤障也。《前漢·江都易王傳》後游雷波天大風。《註》波讀爲陂。

《集韻》《韻會》彼義切,音賁。循行水也。《前漢·西域傳》傍南山,北波河。

【涛】

濤【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刀切,音陶。《說文》大波也。《郭璞·江賦》激逸勢以前驅,乃鼓怒而作濤。

《集韻》陳留切,音儔。義同。

是酉切,音受。與同。水名,在蜀。或作濤。

大到切,音導。與燾同。《說文》溥覆照也。

《韻補》叶陳如切,音除。《柳宗元詩》蒸蒸在家,其父世漁。飮酒不節,死於風濤。

【今】

今【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居吟切,音金。《說文》是時也。《廣韻》對古之稱。《詩·召南》迨其今兮。《毛傳》今,急辭也。《朱傳》今,今日也。不待吉也。

《圓覺經》無起無滅,無去來今。《註》謂過去見在未來三世。

《韻補》叶居靑切,音京。《詩·周頌》有椒其馨,胡考之寧。匪且有且,匪今斯今。

叶居良切,音姜。《易林》庭爎夜明,追古傷今。陽弱不制,隂雄坐房。从亼,古文及字。巳往爲古,逮及爲今。

【日】

日【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博雅》君象也。《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

《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說卦》離爲火爲日。《周禮·天官·九註》日者天之明。《禮·祭義》日出於東。《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

《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

《洪範》五紀,三曰日。《傳》紀一日。《疏》從夜半以至明日夜半,周十二辰爲一日。

《禮·曲禮》外事以剛日,內事以柔日。《疏》十日有五奇五偶,甲丙戊庚壬五奇爲剛,乙丁己辛癸五偶爲柔也。

《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註》迎長日者,建卯而晝夜分,分而日長也。

《左傳·文七年》日衞不睦。《註》日,往日也。

《左傳·桓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諸侯有日御。《註》皆典歷數者。

《史記·日者傳註》卜筮占時日,通名日者。

《集韻》而力切,音眲。義同。

《韻補》叶而至切。《李嵩·述志賦》審機動之至微,思遺餐而忘寐。表略韻於納素,託精誠於白日。《類篇》唐武后作。

【胜】

胜【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桑經切,音星。《說文》犬膏臭也。从肉,生,意兼聲。一曰不熟也。徐引禮記,飯胜而苴熟。《禮·內則·秋宜犢麛膳膏腥釋文》腥,音星。雞膏也。說文作胜,云:犬膏臭也。

《集韻》七正切,音婧。《山海經》玉山有鳥焉,名曰胜遇。《註》音姓。

新佞切,音性。與腥同。星見食豕,令肉中生小息肉也。

《五音集韻》所庚切,音生。餼肉也。

【彭】

彭【寅集下】【彡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集韻》薄庚切《韻會》《正韻》蒲庚切,音棚。《說文》鼓聲也。

軍器。《釋名》彭排,軍器也。彭,旁也,在旁排禦敵攻也。

水名。《左傳·桓十二年》伐絞之役,楚師分涉於彭。《註》彭水,在新昌衞縣。

國名。《書·牧誓》及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傳》盧彭,在西北。

地名。《詩·鄭風》淸人在彭。《傳》衞之河上,鄭之郊也。《春秋·文二年》晉侯及秦師戰于彭衙。《註》馮翊郃陽縣西北有彭衙城。

州名。《唐書·地理志》彭州,垂拱二年,析益州置。

彭盛,縣名。《史記·項羽本紀》項王都彭城。《正義》徐州縣。《後漢·郡國志》彭城國,彭城縣,古大彭邑。

彭亡,聚名。《後漢·郡國志》武陽有彭亡聚。

《岑彭傳》彭至武陽,所營地名彭亡。

彭蠡,湖名。《書·禹貢》彭蠡旣豬。《前漢·地理志》豫章郡彭澤縣,彭蠡澤在西。

彭門,山名。《後漢·郡國志》蜀郡湔氐道縣前有兩石,對如闕,號曰彭門。

姓。《史記·楚世家》陸終生六子,三曰彭祖。《註》虞翻曰:名剪,爲彭姓,封於大彭。《鄭語》彭姓豕韋諸稽,則商滅之矣。《廣韻》左傳,楚有彭仲爽,漢有大司空彭宣。

《韻會》逋旁切《正韻》博旁切,榜平聲。《玉篇》多貌。《詩·齊風》行人彭彭。《釋文》彭,必旁反。

《玉篇》盛也。《韻會》壯也。《詩·大雅》駟騵彭彭。《集韻》强盛貌。

《廣韻》行也。《詩·小雅》四牡彭彭。《傳》彭彭,不得息也。

《廣韻》道也。

《集韻》晡橫切,音閍。衆車聲也。

《韻會》《正韻》蒲光切,音旁。《韻會》近也。《正韻》旁也。《易·大有》九四匪其彭,无咎。《疏》彭,旁也。

《類篇》彭亨,驕滿貌。《韓愈·城南聯句》苦開腹彭亨。

《詩·魯頌》有驪有黃,以車彭彭。《劉歆·遂初賦》求仁得仁,固其常兮。守信保己,比老彭兮。

與魴通。《公羊傳·成十八年》晉侯使士彭來乞師。《註》二傳士彭作士魴。

【湖】

湖【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戸吳切《集韻》《韻會》《正韻》洪孤切,音胡。《說文》大陂也。《周禮·夏官·職方氏》楊州,其浸五湖。《水經注》五湖,謂長塘湖,太湖,射貴湖,上湖,滆湖。

水名。《水經注》湖水,出桃林塞之夸父山。

州名。《廣輿記》屬浙江,吳曰吳興,隋唐曰湖州,今爲湖州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