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身不用百端绮

出自:清代·吴妍因《民军谣》

拼音:[zhāng][shēn][bù,fǒu][yòng][bǎi][duān][qǐ]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巨炮一声天地骇,黄鹤白云颜色改。
民军四起百城开,势如天吴倒沧海。
问君何所求,荣封不用万户侯,但为民族争自由。
问君何所喜,彰身不用百端绮,但使民权奠厥底。
问君何所欲,食禄不用千钟粟,但愿民生裕以足。
我家大国踞亚东,山环海抱江河通。
五千馀年文化古,四百兆众风习同。
况秉遗教民为贵,至治一本天下公。
但得小康亦讲武,守土讵敢怠事功。
故能安坐抚戎狄,存亡续绝济困穷。
孰知子孙铸大错,忘却全民恣独乐。
君权日长民气消,散沙一盘势历落。
遂用纷纷变于夷,金戈铁马滋侵略。
篡夺诡称天命归,满洲牧竖亦龙飞。
南面巍巍圣天子,千牙百爪噬择肥。
吁嗟民之肉,日日果其腹。
吁嗟民之皮,夜夜供寝宿。
彼为刀俎民禽犊,婢膝奴颜久觳觫。
君不见民苦饥,彼肉糜,民号寒,彼锦衣。
民栖荆棘彼金墀,民步艰难彼玉螭。
利用厚生孰与谋,艰危穷困谁提携。
尤恨中原窃据久,忝颜视之若固有。
开门长揖碧眼儿,捉襟不觉辄露肘。
鸦片战后七十年,全国利权丧八九。
罔知更始作新民,但行狙术愚黔首。
爱国志士屡诛锄,黄花新骨积成阜。
自云太阿朕所持,弗与家奴宁赠友。
嗟我堂堂七尺躯,岂甘久作辕下驹。
脱羁释轭在今夕,奋身不更待须臾。
碌碌文籍徒,投笔辞草庐。
蚩蚩垄亩夫,辍耕相与俱。
工不陈绳墨,贾不较锱铢。
更有梁家娘子花家姝,裙腰不繫双明珠。
一夫援鼓桴,万众投袂呼。
殒元残骸讵所惜,誓欲北缚南单于。
君不见巴黎公社血如雨,民主之旗初以举。
北美独立战八年,共和业绩差可许。
接踵继武今其三,尽善尤冀青出蓝。
民族民权与民生,骊龙之珠在必探。
但愿民之倒悬得解放,存仁取义心所甘。
亦期功成身勇退,卖刀买犊乐且耽。
呜呼,民国之民贤于帝国之天子,民之成军旨在此。
我今奋起伸此旨,此旨不伸不如死。

查看原文

注释

【不用】1.不听从;不采纳。 2.不应用;废弃。 3.不为所用。 4.不必;无须。 5.中医术语。肢体失去活动能力谓之不用。
【百端】1.多种多样;百般。亦谓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 2.百感;众多思绪。 3.犹百匹。谓锦帛之多。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彰】

彰【寅集下】【彡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諸良切,音樟。《說文》文彰也。《韻會》文章飾也。从章,从彡。毛髮貌。謂鳥獸羽毛之文。

《集韻》通作章。《詩·小雅》織文鳥章。

《廣韻》明也。《正韻》著也。《書·伊訓》嘉言孔彰。

《正韻》著明之也。《書·臯陶謨》彰厥有常。

叶之戎切,音終。《薛綜·騶虞頌》奮威揚德,豈弟之風。聖德極盛,騶虞乃彰。

【身】

身【酉集中】【身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失人切《集韻》《韻會》《正韻》升人切,音申。《說文》躬也,象人之身。《爾雅·釋詁》我也。《疏》身,自謂也。《釋名》身,伸也。可屈伸也。《廣韻》親也。《九經韻覽》軀也。總括百骸曰身。《易·艮卦》艮其身。

《繫辭》近取諸身。《書·伊訓》檢身若不及。《孝經·開宗明義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詩·大雅》大任有身。《傳》身,重也。《箋》重爲懷孕也。《疏》以身中復有一身,故言重。

告身。《唐書·選舉志》擬奏受皆給以符,謂之告身。

《史記·西南夷傳》身毒國。《註》索隱曰:身音捐。

《韻補》叶尸連切。《楊方·合歡詩》我情與子合,亦如影追身。寢共織成被,絮用同功綿。

【不】

不【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

《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

《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

《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

《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

《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䳡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䳡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䳕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謂之隹,揚州人亦然。

未定之辭也。《陶潛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

姓。《晉書》汲郡人不準。◎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轉注古音,音彪。

《正韻》芳無切。與柎通。花萼跗也。《詩·小雅》鄂不韡韡。《鄭箋》承華者,鄂也。不當作柎。鄭樵曰:不象萼蔕形。與旉通。《陸璣詩疏》柎作跗。《束皙·補亡詩》白華絳趺。《唐詩》紅萼靑趺皆因之。

華不注,山名,在濟南城東北。《左傳·成二年》晉卻克戰于鞌,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伏琛齊記》引摯虞畿服經,不,與詩鄂不之不同。李白詩:兹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蓋因華跗而比擬之。胡傳讀不如卜,非。

《古詩·日出東南隅行》使君謝羅敷,還可共載不。羅敷前致辭,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〇按愚當讀若吾,疑模切,與敷不夫叶。敷不夫本同模韻,《正字通》不改音符,叶夫愚,非是。

與丕同。《書·大誥》爾丕克遠省。馬融作不。《秦·詛楚文》不顯大神巫咸。《秦·和鐘銘》不顯皇祖。與詩周頌不顯不承同。不顯不承,猶書云丕顯丕承也。

《韻補》叶補美切,音彼。《荀子·賦篇》然易知,而致有理者與。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與。所不謂小人所鄙也。《正字通》不字在入聲者,方音各殊,或讀逋入聲,或讀杯入聲。司馬光切韻圖定爲逋骨切,今北方讀如幫鋪切,雖入聲轉平,其義則一也。

【用】

用【午集上】【用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五用哉。

《廣韻》使也。《左傳·襄二十六年》惟楚有材,晉實用之。《杜甫詩》古來才大難爲用。

功用。《易·繫辭》顯諸仁,藏諸用。《疏》謂潛藏功用,不使物知,是藏諸用也。《論語》禮之用,和爲貴。

貨也。《書·大禹謨》正德利用厚生。《疏》謂在上節儉,不爲糜費,以利而用,使財物殷阜。《禮·王制》冢宰制國用,必於歲之杪,五穀皆入,然後制國用。

以也。《詩·小雅》謀夫孔多,是用不集。《古樂府》何用識夫壻,白馬從驪駒。

庸也。《論語》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增韻》器用也。《書·微子》今殷民乃攘竊神祇之犧牷牲用以容。《傳》器實曰用。《左傳·襄二十五年》我先王賴其利器用也。

《廣韻》通也。

姓。漢有用蚪,爲高唐令。

《韻補》叶餘封切,音容。《詩·小雅》謀臧不從,不臧覆用。《陸賈新語》大化絕而不通,道德施而不用。《又》立則爲太山衆本之宗,仆則爲萬世之用。

《六書正譌》周伯琦曰:用,古鏞字,鐘也。古㱁識,商鐘寅簋鐘字皆作用,後人借爲施用字。

【百】

百【午集中】【白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博陌切,音伯。《說文》十十也。从一白。數十十爲一百。百,白也。十百爲一貫。貫,章也。《徐曰》章,以詩言之一章也。百亦成數。會意字。《前漢·律歷志》紀于一,協于十,長于百,大于千,衍于萬。

眾多也。《易·繫辭》百官以治。《書·堯典》平章百姓。《後漢·明帝紀》百蠻貢職。

百里,劒名。百錬,刀名。見《古今注》。

百鷯。鳥名。見《大戴禮》。

百足,蟲名。《博物志》百足,一名馬蚿。

百合,草名。《譚子化書》山蚯化爲百合。

地名。隋百泉縣,唐百文縣。

國名。《北史·百濟傳》百濟國,馬韓之屬,在遼東之東。

姓。百豐,列子弟子。

複姓。《風俗通》秦百里奚之後,其先虞人,家于百里,因氏焉。

《韻會》《正韻》莫白切,音陌。勵也。《左傳·僖二十八年》距躍三百,曲踴三百。《註》言每跳皆勉力爲之。

唐謂行杖人曰五百。《後漢·曹節傳註》五百字,本爲伍佰。伍,當也。佰,道也。使之導引,當道陌中,以驅除也。《續志》五百赤幘絳褠,卽今行鞭杖者,亦作伍佰。

叶伯各切,音博。《前漢·季布傳》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諾。《易林》營城洛邑,周公所作。世建三十,歷年八百。

叶畢吉切,音必。《歐陽修·潭園詩》一華聊一醉,盡醉猶須百。而我病不㱃,對花空嘆息。

【端】

端【午集下】【立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耑《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多官切,音偳。《說文》直也,正也。《禮·曲禮》振書端書于君前。《註》端,正也。《玉藻》目容端。《前漢·賈誼傳》選天下之端士,孝悌博聞,有道術者,以衞翼之。

《篇海》萌也,始也,首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心,五行之端也。《公羊傳·隱元年註》上係天端。《疏》天端,卽春也。春秋說云:以元之深,正天之端。以天之端,正王者之政也。《左傳·文元年》先王之正,時也,履端于始。《疏》履,步也,謂推步曆之初始,以爲術曆之端首。《孟子》惻隱之心,仁之端也。《註》端者,首也。人皆有仁義禮智之首,可引用之。

《廣韻》緒也,等也。《揚子·方言》緒,南楚或曰端。

《增韻》審也。《戰國策》郤疵對智伯曰:韓魏之君,視疵端而趨疾。

專也。《戰國策》敢端其願。《註》端,猶專也。

布帛曰端。《禮·記疏》束帛,十端也。丈八尺爲端。《小爾雅》倍丈謂之端,倍端謂之兩,倍兩謂之疋。

《周禮·春官》其齊服有端。

地名。《山海經》號山,端水出焉,東流注于河。

國在流沙中者,墩端璽㬇。《史記·趙世家》與韓魏分晉,封晉君以端氏。《註》端氏,澤州縣也。《前漢·地理志》蒼梧郡有端溪。

姓。孔子弟子端木賜。

宮門名。《後漢·黃瓊傳》舉吏,先試之于公府,又覆之于端門。《註》端門,太微宮南門也。

獸名。《後漢·鮮傳》禽獸異于中國者,野馬,原羊,角端牛,以角爲弓,俗謂之角端弓。

《正韻》尺兗切。與喘同。《荀子·勸學篇》端而言。《註》端,讀爲喘。喘,微言也。

《韻會小補》美辨切。同冕。大夫以上冠也。《禮·玉藻》諸侯端以朝,日于東門之外。《註》端,皆音冕。

《韻補》叶都元切。《陸機·文賦》罄澄心以凝思,眇衆慮而爲言。籠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

叶多汪切。《楊戲贊秦子敕》正方受遣,豫聞後綱。不不僉,造此異端。

【绮】

綺【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墟彼切《集韻》去倚切,音觭。《說文》文繒也。《釋名》綺,敧也。其文敧邪,不順經緯之縱橫也。《前漢·高帝紀》賈人無得衣錦繡綺縠紵罽。《註》師古曰:綺,文繒,卽今之細綾也。

《正韻》墟里切,音。義同。

姓。《史記·留侯世家》綺里季。

《集韻》語綺切,音螘。人名。莊子有士成綺。

相关诗句
此旨不伸不如死 我今奋起伸此旨 民之成军旨在此 民国之民贤于帝国之天子 呜呼 卖刀买犊乐且耽 亦期功成身勇退 存仁取义心所甘 但愿民之倒悬得解放 骊龙之珠在必探 民族民权与民生 尽善尤冀青出蓝 接踵继武今其三 共和业绩差可许 北美独立战八年 民主之旗初以举 君不见巴黎公社血如雨 誓欲北缚南单于 殒元残骸讵所惜 万众投袂呼 一夫援鼓桴 裙腰不繫双明珠 更有梁家娘子花家姝 贾不较锱铢 工不陈绳墨 辍耕相与俱 蚩蚩垄亩夫 投笔辞草庐 碌碌文籍徒 奋身不更待须臾 脱羁释轭在今夕 岂甘久作辕下驹 嗟我堂堂七尺躯 弗与家奴宁赠友 自云太阿朕所持 黄花新骨积成阜 爱国志士屡诛锄 但行狙术愚黔首 罔知更始作新民 全国利权丧八九 鸦片战后七十年 捉襟不觉辄露肘 开门长揖碧眼儿 忝颜视之若固有 尤恨中原窃据久 艰危穷困谁提携 利用厚生孰与谋 民步艰难彼玉螭 民栖荆棘彼金墀 彼锦衣 民号寒 彼肉糜 君不见民苦饥 婢膝奴颜久觳觫 彼为刀俎民禽犊 夜夜供寝宿 吁嗟民之皮 日日果其腹 吁嗟民之肉 千牙百爪噬择肥 南面巍巍圣天子 满洲牧竖亦龙飞 篡夺诡称天命归 金戈铁马滋侵略 遂用纷纷变于夷 散沙一盘势历落 君权日长民气消 忘却全民恣独乐 孰知子孙铸大错 存亡续绝济困穷 故能安坐抚戎狄 守土讵敢怠事功 但得小康亦讲武 至治一本天下公 况秉遗教民为贵 四百兆众风习同 五千馀年文化古 山环海抱江河通 我家大国踞亚东 但愿民生裕以足 食禄不用千钟粟 问君何所欲 但使民权奠厥底 彰身不用百端绮 问君何所喜 但为民族争自由 荣封不用万户侯 问君何所求 势如天吴倒沧海 民军四起百城开 黄鹤白云颜色改 巨炮一声天地骇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