颦蹙拜新欢

出自:清代·吴妍因《息夫人》

拼音:[pín][cù][bài][xīn][huān]

平仄:平仄仄平平

霸图宁与己,颦蹙拜新欢
搀学楚腰舞,欲言良亦难。

查看原文

注释

【颦蹙】皱眉皱额,比喻忧愁不乐。如:双眉颦蹙。
【新欢】1.新的欢乐﹐新的欢快。 2.新的情人或恋人。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颦】

顰【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24画部外筆画:15画

《玉篇》《正韻》毗賓切,音貧。《玉篇》顰蹙,憂愁不樂之狀也。《易·復卦》作頻。《註》謂頻蹙之貌。

通作矉。《莊子·天運篇》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醜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里。《李白詩》蛾眉不可學,况乃效其矉。亦作嚬。

【蹙】

蹙【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子六切,音噈。《說文》迫也。《詩·大雅》今也日蹙國百里。《禮·禮器》不然則已蹙。《疏》則太急蹙。

《集韻》七六切。與蹴同。《禮·曲禮》蹙路馬芻有誅。《釋文》蹙,本又作蹴。

《廣韻》蹙,近也。

通作顣。《孟子》已頻顣曰。《朱傳》顣與蹙同。

《集韻》倉歷切,音戚。《類篇》蹙蹙,小貌。《詩·小雅》蹙蹙靡所騁。《箋》蹙蹙,小之貌。《爾雅·釋訓》蹙蹙,鞠也。

【拜】

拜【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不再拜也。八,褒拜,謂答拜也。九,肅拜,謂直身肅容而微下手,如今婦人拜也。

膜拜,舉兩手伏地而拜也。《天子傳》膜拜而受。

《荀子·大略篇》平衡曰拜。《註》謂磬折,頭與腰平。

朝廷授官曰拜。《史記·淮隂侯傳》至拜大將,乃信也。《後漢·左雄傳》拜除如流,缺動百數。

屈也。《詩·召南》蔽芾甘棠,勿翦勿拜。《詩詁》攀下其枝,如人之拜也。

草名。《爾雅·釋草》拜蔏藋。《註》疑卽商陸。本作。

【新】

新【卯集下】【斤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音辛。《說文》取木也。

《博雅》初也。《易·大畜》日新其德。《書·胤征》咸與惟新。《詩·豳風》其新孔嘉。《禮·月令》孟秋,農乃登穀,天子嘗新,先薦寢廟。

《唐書·禮樂志》正旦羣臣上千秋萬歲壽,制曰履新之慶。

姓。《晉語》新穆子。

複姓。《史記·魯仲連傳》新垣衍。《註》索隱曰:新垣,姓。衍,名也,爲梁將。

州名。漢屬合浦郡,梁立新州。

《詩·小雅》薄言采芑,于彼新田。《朱傳》田一歲曰葘,二歲曰新田。

《韻補》叶蘇前切。《道藏歌》終劫複始劫,愈覺靈顏新。道林蔚天京,下光諸他仙。

【欢】

歡【辰集下】【欠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8画

〔古文〕呼官切,音讙。《說文》喜樂也。《徐曰》喜動聲氣,故从欠。《禮·檀弓》啜菽飮水盡其歡。

《樂記》欣喜歡愛,樂之官也。亦作懽。《孝經·孝治章》故得萬國之懽心,以事其先王。

作驩。《孟子》驩虞如也。《前漢·王褒傳》驩然交欣。

合歡,漢殿名。《班固·西部賦》後宮則有合歡增成。

樹名。《崔豹·古今注》合歡樹似梧桐,枝葉繁,互相交結,樹之階庭,使人不忿。

竹名。《僧贊寧·筍譜》雙稍竹出九疑山,筍長,獨莖。及生枝葉卽分爲兩梢,謂之合歡竹。

橘名。《廣輿記》荆州江陵有合歡橘。

歡伯,酒也。《焦氏易林》酒爲歡伯,除憂來樂。

《韻補》叶許元切,音暄。《魏韋誕·親蠶頌》同碩慶于生民,發三靈之永歡。苞繁祐于萬國,卷福釐以言旋。《集韻》或作孉。亦作〈女歡〉。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