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光秉蔼

出自:隋代·无名氏《齐北郊乐歌六首 其一 昭夏乐谢超宗》

拼音:[héng,hèng][guāng][bǐng][ǎi]

平仄:平平仄仄

诏礼崇营,敬飨玄畤。
灵正丹帷,月肃紫墀。
展荐登华,风县凝锵。
神惟戾止,郁葆遥庄。
昭望岁芬,环游辰太。
穆哉尚礼,横光秉蔼

查看原文

字义

【横】

橫【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戸盲切《集韻》《韻會》《正韻》胡盲切,音黌。《說文》闌木也。

《唐韻》縱橫也。東西曰縱,南北曰橫。亦作從橫。《史記·蘇秦傳》合從連衡。《漢書音義》利合爲從,威權相脅爲橫。

《呂覽·離謂篇》失從之意,失橫之事。《註》關東六國爲從,關西爲橫。一曰以六攻一爲從,以一離六爲橫。

《楚辭·招隱》不知橫之與縱。《註》緯曰橫,經曰縱。

星名。《前漢·天文志》王梁之旁有八星絕漢,曰天橫。

縣名。《前漢·地理志》橫縣,屬琅邪郡。

學舍也。與黌通。《後漢·鮑德傳》修起橫舍。

姓。《風俗通》韓王子成號橫陽君,其後爲氏。

《唐韻古音》胡光切,音黃。《楚辭·九辯》收恢台之孟夏兮,然欿傺而沈藏。葉菸邑而無色兮,枝煩挐而交橫。

《集韻》草名。《爾雅·釋草》傅,橫目。《註》一名結縷。俗謂之鼓箏草。

《集韻》姑黃切,音光。漢門名。

《集韻》《正韻》戸孟切,衡去聲。不順理也。《孟子》待我以橫逆。《前漢·吳王傳》吳王日益橫。

卜兆名。《前漢·文帝紀》卜之,兆得大橫。

《唐韻》《集韻》古曠切,音桄。盛氣充滿也。《禮·樂記》鐘聲鏗鏗以立號,號以立橫,橫以立武。

《類篇》俎跗,橫木也。

【光】

光【子集下】【儿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炗廣平聲。《說文》从火在人上。本作灮,今作光。《徐曰》光明意也。《易·需卦》有孚光亨。《程傳》有孚則能光明而亨通。《正韻》輝光,明耀華彩也。

《集韻》太歲在辛曰重光。

諡法,能紹前業曰光。

姓。《廣韻》田光後,秦末子孫避地,以光爲氏。晉有光逸。

《集韻》古曠切,廣去聲。飾色也。或作䊯。

【秉】

秉【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兵永切《集韻》《韻會》《正韻》補永切,音丙。禾盈把也。《詩·小雅》彼有遺秉。《疏》秉,把也。《禮·聘禮》四秉曰筥。《註》此秉謂刈禾盈手之秉,筥穧名,今萊易閒刈稻聚把有名爲筥者。

米數。《禮·聘禮》十斗曰斛,十六斗曰籔,十籔曰秉。

《小爾雅》鐘二謂之秉,秉十六斛。○按《儀禮》禾米之秉,字同異。惟徐氏《韻譜》二石爲秉,又是一說。蓋石卽斛也。冉子與粟五秉。據《儀禮》爲八十石,據徐氏止十石,多寡迥別,俟考正。

執持也。《禮·禮運》天秉陽垂日,星地秉隂竅於山川。《詩·大雅》民之秉彝。《書·君奭》秉德明恤。

去聲,陂病切。與柄同。《史記·天官書》二十八舍主十二州,斗秉兼之。《絳侯世家》許負相周亞夫曰:君後三歲而侯,侯八歲爲將相,持國秉。

姓。○按《說文》秉,从又持禾,《正字通》兼載鐘鼎文从殳。

【蔼】

藹【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6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于蓋切,音靄。《玉篇》晻藹,樹繁茂貌。《揚雄·河東賦》鬱蕭條其幽藹。

《爾雅·釋訓》藹藹。《註》賢士盛多之容止。《詩·大雅》藹藹王多吉士。《傳》藹藹,濟濟也。

姓。《通志·氏族略》齊南海太守藹燠。

《韻會》倚亥切,音靉。草叢雜貌。

《韻補》叶音翳。《揚雄·羽獵賦》車騎雲會,登降闇藹。泰華爲旒,熊耳爲綴。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