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畀魑魅乡

出自:明代·李昌祺《蝻冢》

拼音:[tóu][bì][chī][mèi][xiāng]

平仄:平仄平仄平

七月月生魄,蝻出溱洧傍。
始焉学跃跳,倏忽羽翅长。
所过赭郊坰,矧复遗稻粱。
坐令饫饱腹,立化饥馁肠。
督民殄斯类,晨夕纷遑遑。
隳突践垄亩,炬火明山冈。
燎焚弱质烬,扑击微骸僵。
卒夫载朽胔,络绎持筥筐。
穿穴掩腥秽,作冢官道傍。
罪浮彼破镜,虽死安能偿。
蝮蛇实摇毒,已疾传医方。
蜜蜂诚小物,亦解奉其王。
畜蚕必吐缕,世赖充衣裳。
畏蚊恐噆体,帱幕席与床。
青蝇奚足憎,赤虿应可防。
编竹蚁知报,勤诵萤聚光。
致雨蜥蜴验,起痹全蝎良。
原性殊善恶,稼穑咸无伤。
惟兹口吻酷,黍稷争先戕。
乾坤百虫夥,去尔庸何妨。
吾将告宰造,投畀魑魅乡
从今乐耕凿,岁岁歌丰穰。

查看原文

注释

【投畀】抛弃;放逐。
【魑魅】1.古谓能害人的山泽之神怪。亦泛指鬼怪。 2.常喻指坏人或邪恶势力。 3.指荒凉﹑边远的地区。语本《左传.文公十八年》﹕"投诸四裔﹐以御螭魅。"
【魅乡】指荒凉的边远地区。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投】

投【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頭。《說文》擿也。○按擿,卽擲也。《廣韻》棄也。《禮·曲禮》無投與狗骨。《疏》投,致也。棄其骨與犬也。

贈也。《詩·衞風》投我以木瓜。

《增韻》納也。《禮·樂記》投殷之後於宋。《註》舉徙之詞也。

適也,託也。《後漢·張儉傳》儉得亡命,望門投止。

掩也。《詩·小雅》相彼投兔,尚或先之。《箋》視彼人將掩兔,尚有先驅走之者。

姓。周郇伯之後。桓王伐鄭,投先驅以策。其後氏焉。漢有光祿投調。

《集韻》《韻會》《正韻》大透切,音豆。句讀之讀通作投。《馬融·長笛賦》聆曲引者,觀法於節奏,察度於句投。

與逗同。止也。

物相逗合也。《杜甫詩》遠投錦江波。

酒再釀曰酘。亦通作投。《字林》重醞也。《梁元帝·樂府》宜城投酒今行熟。

【畀】

畀【午集上】【田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畁《集韻》必至切《正韻》浦至切,音比。《爾雅·釋詁》畀,賜也。《書·洪範》不畀洪範九疇。《傳》畀,與也。《詩·衞風》彼姝者子,何以畀之。《傳》畀,予也。

人名。楚昭王妹季芉,字畀我。見《左傳·定四年》。《正韻》从田从丌,或从廾,誤。

【魑】

魑【亥集上】【鬼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音摛。《說文》鬼屬。詳魅字註。

【魅】

魅【亥集上】【鬼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明祕切,音媚。《說文》鬽,或作魅。《左傳·文十八年》投諸四裔,以禦螭魅。《註》螭魅,山林異氣所生,爲人害者。

《宣三年》螭魅罔兩。《註》怪物。《史記·五帝紀註》螭魅,人面獸身四足,好惑人。

【乡】

鄕【酉集下】【邑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許良切《集韻》《韻會》《正韻》虛良切,音香。《釋名》鄕,向也,衆所向也。《廣韻》萬二千五百家爲鄕。《前漢·食貨志》五家爲鄰,五鄰爲里,四里爲族,五族爲黨,五黨爲州,五州爲鄕,是萬二千五百戸也。

上聲。《韻會》《正韻》許兩切,與響同。《前漢·董仲舒傳》如影鄕之應形聲。

《字彙補》與饗通。《前漢·文帝紀》尃鄕獨美其福。

去聲。《集韻》《正韻》許亮切。與嚮同。《禮·曲禮》則必鄕長者所視。《又》請席何鄕。

《爾雅·釋宮》兩階閒謂之鄕。《註》人君南鄕當階閒。

窻牖名。《禮·明堂位》刮楹達鄕。《疏》每室四戸八窻,窻戸皆相對。

《儀禮·士虞禮》祝從啓牖鄕如初。《註》鄕,牖一名也。《疏》北牖名鄕,鄕亦是牖,故云一名也。

《正字通》昔也,曩也。往者在前,來者從後,故往者謂之鄕者,往日謂之鄕日。《論語》鄕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

姓。《集韻》通作向。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