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赋笑迎起抑揩

出自:明代·李昌祺《题南溪萧氏山水小景》

拼音:[wǒ][fù][xiào][yíng][qǐ][yì][kāi]

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

西昌有士生名宗,孤高格调冰雪容。
性惟爱山复爱画,画里坐对青芙蓉。
乍观尺素杳难辨,野色川气相溟濛。
初疑为巫峡,列此十二峰,雨馀轻黛增鲜浓。
阳台神女彷佛精灵通,楚襄之梦恍惚当谁穷。
沐猿涧鹿悄无迹,千岩万壑烟霏笼。
又疑是匡庐五老排层穹,乃在彭蠡之北、盆江之东。
凉影倒浸波溶溶,飞英乱舞垂萝风。
吾家翰苑老供奉,揽秀绝顶巢云松。
锦袍骑鲸乘月径返蓬莱宫,开元诸子莫追逐。
吐句尽如仙语真,孤雄仍闻夙昔读。
书处氤氲竟日丹,霞封胡君特来索。
我赋笑迎起抑揩,昏瞳便令挂壁着。
意看其间景象既弗类,运思落笔俱凡庸。
僧繇久逝范宽没,海岳亦往庵居空。
南溪别有奇绝地,春深绿与耶溪同。
杰构隐映苍桧中,二三好客劳过从,酒醅旋压黄粱舂。
幽非桃花源,邃异子午谷,土美俗朴堪耕农。
罕曾袖刺谒时贵,屡尝含哺歌年丰。
我欲携焦桐,飘然谢尘踪。
汲泉采蕨疗饥渴,净扫白石弹秋鸿。
如何病兀絷双足,谩令清兴蟠心胸。
挥毫写罢付君去,殷勤寄示兰陵翁。

查看原文

字义

【我】

我【卯集中】【戈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俄上聲。《說文》施身自謂也。《廣韻》已稱也。

稱父母國曰我,親之之詞。《春秋·隱八年》我人祊。

姓。古賢人,著書名我子。

《說文》或說我,頃頓也。○按頃頓,義與俄同。然字書從無作俄音者,存考。

《韻補》叶與之切,音台。《揚子·太經》出我入我,吉凶之魁。《註》我音如台小子之台。

叶阮古切,音五。《張衡·鮑德誄》業業學徒,童蒙求我。濟濟京河,實爲西魯。,篆文我。

【赋】

賦【酉集中】【貝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法志》畿方千里有稅有賦,稅以足食,賦以足兵。《註》賦,謂發賦斂財也。

《韻會》稟受也,給與也。《禮·中庸》天命之謂性。《註》性者,人所稟受。《朱傳》氣以成形,而理亦賦焉。

布也。《詩·大雅》明命使賦。《傳》賦,布也。《箋》使羣臣施布之也。

鋪今之政敎善惡。《班固·兩都賦序》賦者古詩之流。

貢士曰賦。《前漢·鼂錯傳》乃以臣錯充賦。《註》如淳曰:猶言備數也。臣瓚曰:云如賦調也。

【笑】

笑【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咲音肖。《廣韻》欣也,喜也。《增韻》喜而解顏啓齒也。

嗤也,哂也。《易·萃卦》一握爲笑。《詩·邶風》顧我則笑。《毛傳》侮之也。《禮·曲禮》父母有疾,笑不至矧。《註》齒本曰矧,大笑則見。《左傳·哀二十年》吳王曰:溺人必笑。《論語》夫子莞爾而笑。《註》小笑貌。

獸名。《廣東新語》人熊,一名山笑。

《韻補》思邀切。《詩·大雅》勿以爲笑,叶上囂、下蕘。《淮南子·汜論訓》不殺黃口,不獲二毛,于古爲義,于今爲笑。《古逸詩·趙童謠》趙爲號,秦爲笑。以爲不信,視地上生毛。

入宥韻,音秀。《江總詩》玉臉含啼還自笑,若使琴心一曲奏。或作咲。《前漢·揚雄傳》樵夫咲之。亦省作关。《前漢·薛宣傳》一关相樂。

【迎】

迎【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語京切《集韻》魚京切《韻會》疑京切,。《說文》逢也。《增韻》逆也,迓也。《揚子·方言》自關而東曰逆,自關而西曰迎。《淮南子·覽㝠訓》不將不迎。《註》將,送也。迎,接也。不隨物而往,不先物而動也。

逆數也。《史記·五帝紀》迎日推策。《註》逆數之也。日月朔望,未來而推之,故曰迎日。

《廣韻》魚敬切《集韻》《韻會》《正韻》魚慶切,去聲。《正韻》凡物來而接之則平聲,物未來而往迓之則去聲。《詩·大雅》親迎于渭。

叶吾郞切,音昂。《史記·龜筴傳》理達于理,文相錯迎。使工占之,所言盡當。

叶元具切,音遇。《屈原·離騷》百神翳其備降兮,九嶷迎。皇剡剡其揚靈兮,告余以吉故。

【起】

起【酉集中】【走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杞。《說文》能立也。《釋名》起,舉也。平舉體也。《禮·曲禮》請業則起,請益則起。《孟子》雞鳴而起。

《書·益稷》元首起哉。《疏》言無廢事業。

《禮·孔子閒居》無聲之樂,氣志旣起。《註》起,猶行也。

《禮·儒行》雖危起居,竟信其志。《註》起居,猶舉事動作也。

《論語》起予者,商也。《疏》起,猶發也。

姓。《廣韻》出《何氏姓苑》。

《韻補》叶口舉切。《易林》明德訖終,虎亂滋起。叶上父。

叶去九切。《徐幹·齊都賦》羽族盛興,毛羣盡起。上蔽雲穹,下被臯藪。

,古文。

【抑】

抑【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於力切《集韻》《韻會》乙力切,音億。《說文》按也。《史記·三王世家》緣恩寬忍,抑案不揚。

愼密也。《詩·小雅》威儀抑抑。

治也,塞也。

屈也,逼也。《禮·學記》君子之教喩也,强而弗抑。《疏》但勸强其神識,而不抑之令曉也。《楚辭·懷沙》俛屈以自抑。

遏也,止也。《史記·平準書》抑天下物,名曰平準。《後漢·明帝紀》章奏若有過稱虛譽,尚書宜抑而不省。

美也。《詩·齊風》抑若揚兮。《疏》揚是顙之別名。抑爲揚之貌。

損也,退也。《後漢·蔡邕傳》人自抑損,以塞咎戒。

《班固·傳論》固之序事,不激詭,不抑抗。《註》抑,退也。抗,進也。通作挹。

轉語,亦然之辭。《詩·鄭風》抑磬控忌。

發語辭。《詩·小雅》抑此皇父。《王應麟·詩攷》韓詩,抑,意也。

詩篇名。《楚語》衞武公作懿,戒以自儆。《註》大雅抑之篇,懿讀曰抑。《說文》从反印,或从手作。

【揩】

揩【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口皆切《集韻》《韻會》《正韻》丘皆切,楷平聲。《博雅》磨也。《張衡·西京賦》揩枳落,突棘藩。

《玉篇》《廣韻》苦戒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戒切,音炌。揩排,强突也。

與通。鼓名。《唐書·南蠻驃傳》龜兹部有羯鼓,揩鼓,腰鼓。

《五音集韻》訖黠切,音戛。敔也。擽之以止樂。《禮·明堂位》拊搏玉磬揩擊。《註》揩擊謂柷敔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