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置轩窗中

出自:明代·李昌祺《题周参政所藏山水小景》

拼音:[huàn][zhì][xuān][chuāng][zhōng,zhòng]

平仄:仄仄平平平

天壤有异境,描摹付良工。
佳山与秀水,幻置轩窗中
村村陌陌皆胜处,花竹园林饶雅趣。
过鸟疑飞却不飞,行人欲去何曾去。
松坡竹坞叠更重,雪瀑倒泻青芙蓉。
冈峦岛洞尽在眼,樵牧耕钓俱可容。
九曲溪流漾清泚,荒渡斜阳见舟尾。
石上吟翁镇日留,栏前眺客经年倚。
我观风物似杭州,树木云霞分外幽。
岂必西湖有奇胜,展图高兴亦悠悠。

查看原文

注释

【轩窗】见"轩窗"。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幻】

幻【寅集下】【幺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㕕《集韻》胡慣切,音患。《說文》从反予,相詐惑也。《書·無逸》民無或胥,譸張爲幻。

《廣韻》化也。《金剛經》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

《增韻》幻,妖術也。或作眩。《前漢·張騫傳》犛靬眩人。《註》眩,讀與幻同。卽今吞刀吐火,植瓜種樹,屠人截馬之類皆是也。

《唐韻》《集韻》胡辨切,音莧。義同。

叶熒絹切,音院。《陸機·刻漏賦》來像神造,去猶鬼幻。因勢相引,來靈自薦。

【置】

置【未集中】【网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智。《說文》赦也。《註》徐鍇曰:从直,與罷同意。置之則去之也。

《玉篇》立也。《廣韻》設也。《書·說命》王置諸其左右。《周禮·天官·大宰》三曰廢置,以馭其吏。《註》退其不能者,舉賢而置之祿。《前漢·周勃傳》不知置辭。《註》師古曰:置,立也。

《玉篇》安置也。

《廣雅》郵置,關驛也。《前漢·曹參傳》取狐父祁善置。《註》師古曰:置,若今之驛也。

《集韻》直吏切,音㯰。樹也。周禮,凡試廬事,置而搖之。

【轩】

軒【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集韻》《韻會》虛言切,音掀。《說文》曲輈轓車也。《徐曰》載物則直輈。軒,大夫以上車。轓,兩旁壁也。《左傳·閔二年》鶴有乘軒者。《註》軒,大夫車。《又》歸夫人魚軒。《註》魚軒,夫人車。

《定九年》與之犀軒。《註》犀軒,卿車。夫人車以魚爲飾,卿車以犀皮爲飾也。

車前高曰軒,前下曰輊。《詩·小雅》戎車旣安,如輊如軒。《註》輊,車覆而前也。軒,車却而後也。《後漢·馬援傳》居前不能令人輊,居後不能令人軒。《註》言爲人無所輕重也。

檐宇之末曰軒。《左思·魏都賦》周軒中天。《註》周軒,長廊有窗而周迴者。

殿堂前檐特起曲椽無中梁者亦曰軒。天子不御正座而御平臺,曰臨軒。《前漢·史丹傳》天子自臨軒檻。《註》軒檻,欄版也。

軒縣,樂縣也。《周禮·春官·小胥》諸侯軒縣。《註》軒縣三面,其形曲,故又謂之曲縣。

笑貌。《後漢·方技傳》軒渠笑自若。《天祿外史》韓王軒然仰笑。

舞貌。《淮南子·道應訓》軒軒然迎風而舞。

自得之貌。《唐書·孔戣傳》軒軒自得。

與憲通。《禮·樂記》致右憲左。《註》憲讀爲軒,足仰也。

黎軒,國名。《史記·大宛傳》北有奄蔡、黎軒。《註》國在西海之西。

姓。黃帝號軒轅,後因爲氏。

軒丘,複姓。梁相軒丘豹。

《集韻》《韻會》許建切,音憲。《禮·內則》麋鹿田豕,麕皆有軒。《註》切肉大如藿葉也。

《集韻》居言切,音鞬。人名。《前漢·功臣表》衆利侯伊卽軒。

《集韻》許偃切,音幰。車軾。

《篇海》呼旱切。與䍐通。人名。鄭有軒虎。

叶許斤切,音欣。《陸雲·夏府君誄》丘園靡滯,鸞驥憑軒。豈方伊類,捉髮躬勤。

【窗】

窗【午集下】【穴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與牕同。《說文》本作囪。在牆曰牖,在戸曰囪。或作窗。《釋名》窗,聰也。於外窺內爲聰明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四旁雨夾窗。《註》助戸爲明。亦作牕。

《集韻》《韻會》麤叢切,音怱。通孔也,竈突也。《韻會》案集韻,麤叢切,類篇韻補俱同。或作䆫牕。《鮑昭·玩月詩》蛾眉蔽珠櫳,玉鉤隔銷䆫。三五二八時,千里與君同。《陶潛詩》有酒有酒,閒飮東牕。願言懷人,舟車靡從。則䆫字合又於東韻收入。

【中】

中【子集上】【丨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忠。《書·大禹謨》允執厥中。《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五禮防民僞,而敎之中。《左傳·成十三年》劉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

《左傳·文元年》舉正於中,民則不惑。《註》舉中氣也。

司中,星名。在太微垣。《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

《前漢·律歷志》春爲陽中,萬物以生。秋爲隂中,萬物以成。

中央,四方之中也。《書·召誥》王來紹上帝,自服于土中。《註》洛爲天地之中。《張衡·東京賦》宅中圓大。

正也。《禮·儒行》儒有衣冠中。《周禮·秋官·司刺》以此三法者求民情,斷民中,施上服下服之罪。《註》斷民罪,使輕重得中也。

心也。《史記·韓安國傳》深中寬厚。

內也。《易·坤卦》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老子·道德經》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半也。《列子·力命篇》得亦中,亡亦中。《魏志·管輅傳》鼓一中。《註》猶言鼓一半也。

成也。《禮·禮器》因名山升中于天。《註》中,猶成也。燔柴祭天,告以諸侯之成功也。

滿也。《前漢·百官表》制中二千石。《註》謂滿二千石也。《索隱》漢制,九卿已上,秩一歲,滿二千石。

穿也。《周禮·冬官考工記》中其莖。《註》謂穿之也。

盛算器。《禮·投壺》主人奉矢,司射奉中。《註》士鹿中,大夫兕中,刻木如兕鹿而伏,背上立圓圈,以盛算也。

《禮·深衣註》衣有表者,謂之中衣。與衷通。

俚語。以不可爲不中。《蕭參希通錄》引左傳成公二年,無能爲役。杜預註:不中爲之役使。

《禮·鄕飲酒義》冬之爲言中也。中者,藏也。

姓。漢少府卿中京。

中行,中英,中梁,中壘,中野,皆複姓。

《廣韻》《集韻》《韻會》陟仲切,音妕。矢至的曰中。《史記·周本紀》養由基去柳葉百步,射之,百發百中。

著其中曰中。《莊子·達生篇》中身當心則爲病,猶醫書中風,中暑是也。

要也。《周禮·春官》凡官府鄕州及都鄙之治中,受而藏之。《註》謂治職簿書之要也。

應也。《禮·月令》律中大簇。《註》中猶應也。

合也。《左傳·定元年》季孫曰:子家子亟言於我,未嘗不中吾志也。

《類篇》《正韻》直衆切。與仲通。《禮·月令》中呂,卽仲呂,又讀作得。《周禮·地官》師氏掌國中失之事。《註》故書中爲得。陸德明云:中,杜音得。

《韻補》叶陟良切,音章。師古曰:古讀中爲章。《吳志·胡綜傳·黃龍大牙賦》四靈旣布,黃龍處中。周制日月,是曰太常。

叶諸仍切,音征。《劉貢父·詩話》關中讀中爲》天期乗祚受爵漢中。叶下秦。古東韻與庚陽通。俗讀中酒之中爲去聲。中與之中爲平聲。◎按《魏志·徐邈傳》:邈爲尚書郞,時禁酒。邈私飮沈醉,趙達問以曹事,曰中聖人。時謂酒淸爲聖人,濁者爲賢人。蘇軾詩:公特未知其趣耳,臣今時復一中之。則中酒之中,亦可讀平聲。《通鑑》:周宣王成中與之名,註:當也。杜詩:今朝漢社稷,新數中與年。則中與之中亦可讀去聲。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