蠹粉花蟫

出自:近现代·詹安泰《丹凤吟 高吹万先生属题风雨勘诗图》

拼音:[dù][fěn][huā][yín,xún]

平仄:仄仄平平

黤黯悲沉何世,废垒烟芜,严城寒掠。
谁招仙侣,闲梦水云帘阁。
琴尊换了,旧人知否,蠹粉花蟫,解颐灵铎。
唤起湘累万古,暮倚犹妨,残泪分付寥廓。
几度家山念破,老来但觉凋剑萼。
痛共青鹃诉,剩殊乡心赏,冰纨凄托。
白头吟望,莫说等闲哀乐。
最是伤情,前社客、尽飘零天各。
妒风怨雨,痴傍灯焰落。

查看原文

注释

【粉花】1.古时妇女点在额上的花状装饰,五出如梅花。 2.借指妓女。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蠹】

蠹【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24画部外筆画:18画

〔古文〕螙《唐韻》《集韻》當故切《韻會》《正韻》都故切,音妒。《說文》木中蟲也。《莊子·人閒世》以爲門戸則液樠,以爲柱則蠹,是不材之木也。《註》蟲在木中謂之蠹。

《前漢·南粵傳》桂蠹一器。

《續博物志》積穀則生蠹。

蠹書。《穆天子傳》天子東遊,次雀梁,蠹書于羽陵。《註》暴書中蠹蟲,使不藏匿也。《徐陵·玉臺新詠序》辟惡生香,聊防羽陵之蠹。

《爾雅·釋蟲》蜭,毛蠹。《註》卽蛓也。《說文》作蠹,省作螙,象䖵在木中形。《集韻》亦作。《韻會》別作蠧,非。

【粉】

粉【未集上】【米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方吻切《集韻》《韻會》《正韻》府吻切,分上聲。《篇海》米粉。《釋名》分也。硏米使分散也。《周禮·天官》修籩之實,糗餌粉餈。《註》豆屑也。

《說文》傅面者也。《韻會》古傅面亦用米粉。

染之爲紅粉,後乃燒鉛爲粉。《博物志》燒鉛成胡粉。《釋名》胡粉,胡餬也,脂和以塗面也。

《正韻》設采潤色謂之粉澤。

煆石爲白灰,塗牆壁曰粉。《白居易詩》文昌新入有光輝,紫界金牆白粉闈。《註》尙書省皆以粉圖壁,畫古賢列士,曰畫省,亦曰粉省。

《事文類聚》海粉母如墨魚形,大三四寸,冬畜家中,春種海濵田內,色綠如荷包,海粉卽所溲也。或曰插竹枝田中,母緣枝吐出成粉。

《正字通》凡物磑之如屑者,皆爲粉。粉通稱,非獨米也。

竹名。《閩部疏》粉竹舂絲,爲佳紙料者,美于江南之白苧。

地名。《水經》堵水出自上粉縣。《注》孟達爲太守,治房陵,故縣有粉水,縣居其上,故曰上粉。取此水漬粉,皓耀鮮潔,縣水皆取名焉。

《集韻》方問切,音奮。傳也。飾也。《字彙補》粉,白飾也,从上聲。所以傳物曰粉,从去聲。《字彙》皆作府刎切,非。

【花】

花【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蘤《唐韻》《集韻》《正韻》呼瓜切,音譁。《正字通》草木之葩也。《歐陽修·花品序》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曰花。

地名。《廣州志》南海縣有花田。

姓。唐有花驚定。《杜甫詩》成都猛將有花卿。《通志·氏族略》宋有尚書郞花尹。

《韻補》音訶。《棗據詩》延首觀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榦,一歲再三花。《說文》本作華。榮也。从艸,象華葉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唐韻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

云:肆雕章之腴旨,咀文藝之英華。花字與華用。而五經、諸子、楚辭、先秦、兩漢之書,皆古文相傳,凡華字未有攺爲花者。考太武帝始光二年三月初造新字千餘,頒之遠近,以爲楷式,如花字之比,得非造于魏晉以下之新字乎。

【蟫】

蟫【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餘針切《韻會》《正韻》夷斟切,音淫。《說文》白魚也。《爾雅·釋蟲》蟫,白魚。《註》衣書中蟲。一名蛃魚。《爾雅翼》蟫,始則黃色,旣老,則身有粉,視之如銀,故名白魚。

《集韻》徒南切,音覃。義同。

《韻會》徐心切,音尋。動貌。《後漢·馬融傳》蝡蝡蟫蟫。《註》動貌也。《王逸·九思》貒貉兮蟫蟫。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