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淡傲无俦

出自:明代·邱云霄《对雪》

拼音:[gū][dàn][ào][wú][chóu]

平仄:平仄仄平平

僵卧闭湥户,端居拥短裘。
同云千嶂合,朔气六霙投。
带雨完偏损,牵风落仍浮。
轻盈怜舞态,消没似娇羞。
柳絮惊三月,蓬壶梦十洲。
无情窥户牖,随意度帘钩。
野径行应断,长江湛不流。
远征愁堕指,老去感搔头。
扫径情偏懒,烹茶兴不侔。
新诗怀蹇骑,狂叫喜登楼。
秋月迷清昼,天河洗赤陬。
影沉知过鹭,声起得眠鸥。
凛凛为谁烈,飘飘不自由。
暂因留市郭,终只恋林丘。
阴极亨阳德,光寒夺夜篝。
终为江海泽,不作沼池沤。
直拟山川重,应贻鸟鼠愁。
太平先有象,孤淡傲无俦
玄兔迷湥穴,苍鹰懒下鞲。
梅姿争自媚,柳脆怯枝柔。
隐几怀中立,浮槎忆子猷。
欲披王氏氅,更泛剡溪舟。

查看原文

注释

【孤淡】见"孤澹"。
【无俦】没有能够与之相比。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孤】

孤【寅集上】【子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古乎切《集韻》《韻會》《正韻》攻乎切,音姑。《說文》無父也。《釋名》孤,顧也,顧望無所瞻見也。《禮·曲禮》君子已孤不更名。

窮民之一曰孤。《禮·月令》養幼少,存諸孤。

王侯謙稱。《禮·玉藻》凡自稱小國之君曰孤。《曲禮》諸侯與民言,自稱曰寡人。其在凶服,曰適子孤。

官名,三公之次也。《書·周官》立少師,少傅,少保,曰三孤,貳公弘化。《註》三孤,雖三公之副貳,非其官屬,故曰孤。

凡孑處亦曰孤。《禮·學記》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玉篇》特也。《書·禹貢》嶧陽孤桐。《註》特生之桐也。

《集韻》負也。《李陵·答蘇武書》陵雖孤恩,漢亦負德。《毛曰》凡孤負之孤,當作孤。俗作辜,非。

獨孤,複姓。《徐鉉曰》于文子瓜爲孤,瓜聲也。子不見父,則泣呱呱也。會意。

【淡】

淡【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正韻》徒覽切《集韻》《韻會》杜覽切,音啖。《說文》薄味也。《急就篇註》平薄謂之淡。《史記·叔孫通傳》呂后與陛下攻苦食啖。《註》啖,亦作淡。《如淳曰》食無菜茹爲淡。

甘之反也。《禮·表記》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壞。

《廣韻》徒敢切,音噉。淊淡,水滿貌。《前漢·揚雄傳》秬鬯泔淡。

《廣韻》《集韻》《正韻》以冉切,音琰。澹淡,水播蕩貌。《枚乗·七發》湍流遡波,又澹淡之。

隨風貌。《司馬相如·上林賦》隨風澹淡。

淡淡,安流平滿貌。《宋玉·高唐賦》潰淡淡而入。

《廣韻》《集韻》徒甘切,音談。水貌也。或作澹。

與痰通。《王羲之·初月帖》淡悶千嘔。《黃伯思云》淡,古痰字。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徒濫切,音餤。水味也。《中庸》淡而不厭。

《集韻》以贍切,音豔。水貌。《列子·湯問篇》淡淡焉若有物存。張湛讀。

【傲】

傲【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五到切《集韻》牛到切《韻會》疑到切《正韻》魚到切,敖去聲。慢也,倨也。《書·益稷》無若丹朱傲。《禮·曲禮》傲不可長。

《荀子·勸學篇》不問而告謂之傲。本作傲。或借奡,慠通。傲字原刻从作。

【无】

无【卯集下】【无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唐韻》武夫切,音巫。《說文》。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易·乾卦》无咎。《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

《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無)〔古文〕而無傲。

《益稷》懋遷有無化居。

《爾雅·釋詁》虛無之閒也。《註》虛無皆有閒隙。《老子·道德經》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周子·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

《禮·三年問》無易之道也。《註》無,猶不也。

縣名。《前漢·地理志》越巂郡會無縣。

姓。《正字通》漢無且明,無能。

《廣韻》漢複姓無庸無鉤,俱出自楚。

文無,藥名。《古今注》相別贈之以文無。文無,一名當歸。

《說文奇字作无。《玉篇》虛无也。周易無字俱作无。

《集韻》或作亡。《詩·衞風》何有何亡。

通作毋。書,無逸。《史記·魯世家》作毋逸。

通作毛。《後漢·馮衍傳》飢者毛食。《註》衍集:毛作無。今俗語猶然。或古亦通乎。《佩觿集》河朔謂無曰毛。《通雅》江楚廣東呼無曰毛。

《集韻》或作武。◎按禮器:詔侑武方。註:武當爲無,聲之誤也。鄭註:明言其誤。集韻合無,武爲一。非。《集韻》無或作橆。韻會,,尤非。

按讀書通云:通作勿莫末沒蔑微不曼瞀等字,或止義通,或止音近,實非一字也。讀書通誤。

梵言,南無呼那謨。那如拏之上聲,謨音如摩,猶云歸依也。

【俦】

儔【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4画

〔古文〕音酬。衆也,等類也。《梁元帝·懷舊序》臨水登山,命儔嘯侶。《楚辭·王逸註》二人爲匹,四人爲儔。

通作疇。《前漢·韓信傳》其疇十三人。

誰也。《揚子·法言》儔克爾。與疇同。

《集韻》大到切。與翿同。《說文》翳也。《玉篇》隱蔽也。

叶如切,音除。《韓愈·盧夫人墓誌銘》伊昔淑哲,或圖或書。嗟咨夫人,孰與爲儔。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