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谱得、新翻花样

出自:清代·钱湘《金缕曲 柳线》

拼音:[gēng,gèng][pǔ][dé,děi,de][xīn][fān][huā][yàng]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

一缕柔丝漾。
被东风、烟拖雨曳,锁成万丈。
转绿回黄匀染就,垂遍三春陌上。
更谱得、新翻花样
线脚分明浮水面,只鸳鸯、绣出从人仿。
日色映,紫丝障。
深闺莫倚楼头望。
记长条同心曾绾,几时重放。
金线年年辛苦压,只是这般情况。
渐散作、吴绵飘荡。
待得穿针时节近,早乱丝、憔悴添惆怅。
系不住,青春鞅。

查看原文

注释

【新翻】新改编。
【翻花】1.形容马蹄腾疾的样子。 2.方言。指一个人唠唠叨叨,说长道短。 3.中医用语。指皮肉破裂溃烂,形如花翻的症状。
【花样】(~儿)1.花纹的式样。也泛指一切式样或种类:~繁多 ㄧ~翻新 ㄧ~滑冰。 2.绣花用的底样,多用纸剪成或刻成。 3.花招儿:玩~ㄧ这又是他闹的什么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更】

更【辰集上】【曰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玉篇》㪅今作更。《集韻》隷作更。○按更字,諸韻書作㪅字重文。《正字通》云俗字,非。

【谱】

譜【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正韻》博古切《集韻》《韻會》彼五切,音補。《說文》籍錄也。《廣雅》牒也。《玉篇》屬也。《釋名》布也,布列見其事也。《文心雕龍》總領黎庶,則有譜籍簿錄。譜者,普也。註序世統事資周普,鄭氏譜詩,蓋取乎此。《詩序》以立斯譜。《孔疏》譜亦是序類。避子夏序名,以其列諸侯世及詩之次,故名譜也。《史記·三代世表》自殷以前,諸侯不可得而譜。《前漢·劉歆傳》歆著《三統歷譜》。《舊唐書·經籍志》譜系以紀世族繼序。

《集韻》或作諩。《春秋序》譜第。《註》譜,本又作諩。《說文》本作。

【得】

得【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德。《說文》行有所得也。《玉篇》獲也。《韻會》凡有求而獲皆曰得。

賦受亦曰得。《易·乾卦》知得而不知喪。《禮·曲禮》臨財毋苟得。《左傳·定九年》凡獲器用曰得,得用焉曰獲。《孟子》求則得之。

貪也。《論語》戒之在得。

《韻會》與人契合曰相得。《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聚精會神,相得益章。

得得,唐人方言,猶特地也。《全唐詩話》貫休入蜀,以詩投王建曰:一瓶一鉢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來。

叶都木切,音篤。《老子·道德經》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易林》入市求鹿,不見頭足,終日至夜,竟無所得。《集韻》或作㝶。

【新】

新【卯集下】【斤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音辛。《說文》取木也。

《博雅》初也。《易·大畜》日新其德。《書·胤征》咸與惟新。《詩·豳風》其新孔嘉。《禮·月令》孟秋,農乃登穀,天子嘗新,先薦寢廟。

《唐書·禮樂志》正旦羣臣上千秋萬歲壽,制曰履新之慶。

姓。《晉語》新穆子。

複姓。《史記·魯仲連傳》新垣衍。《註》索隱曰:新垣,姓。衍,名也,爲梁將。

州名。漢屬合浦郡,梁立新州。

《詩·小雅》薄言采芑,于彼新田。《朱傳》田一歲曰葘,二歲曰新田。

《韻補》叶蘇前切。《道藏歌》終劫複始劫,愈覺靈顏新。道林蔚天京,下光諸他仙。

【翻】

翻【未集中】【羽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集韻》孚袁切《韻會》浮袁切《正韻》孚艱切,音番。《說文·新附字》飛也。《張衡·西京賦》衆鳥翩翻。

《增韻》反覆也。通作幡。

通作反。

《韻補》叶孚愔切《鄭曼季·贈陸雲詩》鴛鴦于飛,徘徊翩翻。載頡載頏,命侶鳴羣。

《韻補》叶孚焉切,西京賦與旃同叶。《集韻》或作飜。亦作拚。

【花】

花【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蘤《唐韻》《集韻》《正韻》呼瓜切,音譁。《正字通》草木之葩也。《歐陽修·花品序》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曰花。

地名。《廣州志》南海縣有花田。

姓。唐有花驚定。《杜甫詩》成都猛將有花卿。《通志·氏族略》宋有尚書郞花尹。

《韻補》音訶。《棗據詩》延首觀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榦,一歲再三花。《說文》本作華。榮也。从艸,象華葉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唐韻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

云:肆雕章之腴旨,咀文藝之英華。花字與華用。而五經、諸子、楚辭、先秦、兩漢之書,皆古文相傳,凡華字未有攺爲花者。考太武帝始光二年三月初造新字千餘,頒之遠近,以爲楷式,如花字之比,得非造于魏晉以下之新字乎。

【样】

样【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與章切《集韻》餘章切,音陽。《廣韻》槌也。《方言》懸蠶柱,自關而東謂之槌,齊謂之样。

《集韻》徐羊切,音詳。

兹郞切,音臧。義同。(樣)《集韻》似兩切,音象。栩實。橡或作樣。詳橡字註。

《集韻》弋亮切《韻會》餘亮切,音漾。法也。《廣韻》作㨾。《唐書·柳公權傳》公權在元和閒書法有名,劉禹錫稱爲柳家新㨾。《長編》宋太祖謂陶穀曰:聞草制皆檢舊本,依樣畫葫蘆。《文獻通考》政和八年,令禮部造履三十副,下開封府舖戸爲樣。原作柳家新樣。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