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寄语婵娟

出自:清代·钱湘《摸鱼儿 九月十五夜对月,送外之楚》

拼音:[píng][jì][yǔ,yù][chán][juān]

平仄:平仄仄平平

玉琴停、几回延伫。
空明摇漾庭宇。
姮娥不管人间别,自放一轮寒素。
从细数。
曾几番、双清人月笼香雾。
明朝何处。
凭寄语婵娟,深宵暂对,莫便向西去。
前身悟。
长记团圞桂树。
清光岁岁如许。
漫将离合同盈缺,再见可能如故。
君此去。
算只有、茫茫江月随行路。
楚山无数。
料月似今宵,片帆孤影,添得几愁绪。

查看原文

注释

【寄语】传话,转告。
【婵娟】1.形态美好、漂亮:蛾眉新画觉婵娟。 2.指美女:家家分影照婵娟。 3.指月亮: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凭】

凭【子集下】【几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扶冰切《集韻》《韻會》皮冰切,音平。《說文》依几也。从几从任。《增韻》倚也。《正韻》隱几也。《山海經》西王母梯几而戴勝。《註》梯几,凭几也。

《唐韻》《集韻》《韻會》皮孕切《正韻》皮命切,音凭。依也,託也。《書·顧命》憑玉几。

姓。

叶蒲蒙切,音蓬。《華覈·自責文》越從朽壤,蟬脫朝中。熙光紫闥,靑瑣是憑。俗作慿,非。

【寄】

寄【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居義切《正韻》吉器切,音記。《說文》托也。《增韻》寓也。《周語》國無寄寓。《註》不爲廬舍以寄羈旅之客也。

《齊語》管子曰:作內政而寄軍令焉。

《廣韻》附也。《增韻》傳也。《禮·王制》東方曰寄。《註》東方通言之官,謂傳寄東方之言也。

郊遂寄棘,屛退不率敎者於遠方曰寄。

《史記·酷吏傳》請寄無所聽。《註》請寄,猶囑托也。

寄生,草名。

寄居,小蟹名。

【语】

語【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魚舉切《集韻》偶舉切《韻會》魚許切《正韻》偶許切,魚上聲。《說文》論也。《徐曰》論難曰語。語者,午也。言交午也。吾言爲語,吾,語辭也。言者直言,語者相應答。《釋名》敘也。敘己所欲說也。《易·頤卦》君子以愼言語,節飮食。《詩·大雅》于時言言,于時語語。《疏》直言曰言,謂一人自言。答難曰語,謂二人相對。《禮·雜記》三年之喪,言而不語。《註》言,自言己事也。語,爲人論說也。《家語》孔子之郯,遭程子于塗,傾蓋而語終日。

國名。《別國洞冥記》勒畢國人長三寸,有翼,善言語戲笑,因名善語國。

《廣韻》牛倨切《集韻》牛據切《韻會》《正韻》魚據切,魚去聲。《廣韻》告也。《增韻》以言告人也。《左傳·隱元年》公語之故。《論語》居,吾語女。

敎戒也。《魯語》主亦有以語肥也。

地名。《前漢·閩粵王傳》錢唐榬終古斬徇北將軍爲語兒侯。《孟康註》語兒,越中地也。今吳南亭是。《師古曰》語,或作篽、籞。

【婵】

嬋【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市連切《集韻》《韻會》時連切,音禪。《說文》嬋娟,態也。

凡物有色態曰嬋娟。《左思·吳都賦》檀欒嬋娟,玉潤碧鮮。《註》言竹色美盛也。《孟浩然詞》花嬋娟,沃春泉。竹嬋娟,籠曉烟。雪嬋娟,不長姸。月嬋娟,眞可憐。

嬋連,親族也。《劉向·九歎》惟楚懷之嬋連。互見娟媛二字註。《六書故》亦作嬗。

【娟】

娟【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於緣切《集韻》《韻會》縈緣切《正韻》縈圓切,音蜎。嬋娟,美好貌。《孟郊詩》蒿蔓轉嬌玉,菱荇咸嬋娟。

連娟,纖弱貌。《漢武帝·悼李夫人賦》美連娟以修嫮。

聯娟,微曲貌。《宋玉·神女賦》眉聯娟以蛾揚。

便娟,輕貌。《謝靈運·雪賦》初便娟于廊廡,末縈盈于帷席。

娟娟,幽遠貌。《杜甫詩》風含翠篠娟娟淨。

女名。《樂府·解題》周女娟,趙子夫人,河津吏之女。

麗娟,漢宮人,善唱回風曲。

《集韻》縈元切,音淵。女字。

《正韻》規淵切,音涓。媚也。

美好貌。通作嬽。或作嬛。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