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桥属猪人

出自:明代·黄仲昭《怀古》

拼音:[chén][qiáo][shǔ,zhǔ][zhū][rén]

平仄:平平仄平平

吾闻庖羲氏,爰始开鸿荒。
庖羲既已往,乃复生神农。
厥后有轩辕,继统为三皇。
鼎湖龙去后,尧德益辉煌。
有虞受其禅,恭已垂衣裳。
禹承精一传,克绍唐虞芳。
猗欤叹日跻,复见商成汤。
穆穆歌敬止,亦有周文王。
嗣武建皇极,周德日以昌。
圣神相继作,治道弥昭彰。
所以八荒内,淳风浩无疆。
唐虞既辽邈,三代亦荒凉。
诸侯纷僣窃,列国互争强。
危舌利如戟,巧言媚如簧。
孔孟思济时,辙迹周四方。
徘徊无所遇,怀宝徒悲伤。
陵夷至嬴氏,不啻豺与狼。
治道已荡然,淳风亦沦亡。
芒砀龙一奋,仗剑扶颓纲。
所悲杂霸术,垂统未甚良。
累叶称善治,不过臻小康。
东京既失御,群雄起陆梁。
伏龙徒奋迅,凤雏空翱翔。
天意挽不回,炎精竟无光。
六朝迭兴废,四海日扰攘。
忽生龙凤姿,唐祚开晋阳。
奈何同气亲,战血流宫墙。
牝晨秽宸极,麀聚渎天常。
治道杂王霸,奕叶多昏狂。
比之炎汉时,已不相颉颃。
回首视唐虞,深渊与穹苍。
有唐既迄运,刘石遂披猖。
中原数千里,幻作征战场。
皇天命贤主,挥戈扫欃枪。
陈桥属猪人,遂著龙袍黄。
立国尚忠厚,颇胜汉与唐。
惜哉三百载,教化未汪洋。
遂令三代前,淳风竟茫茫。
端居茅檐下,感此心傍徨。
仰天动长吟,浮云自悠扬。

查看原文

字义

【陈】

陳【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饋八簋。

《史記·李斯傳》所以飾後宮,充下。《註》下陳,猶後列也。

《廣韻》故也。《詩·小雅》我取其,食我農人。《史記·平準書》太倉之粟,陳陳相因。

久也。《書·盤庚》失于政,爲久之義。

《廣韻》張也。《禮·表記》事君欲諫,不欲謂言其過於外也。

《廣韻》衆也。

《爾雅·釋宮》堂途謂之陳。《註》堂下至門徑也。《釋名》言賔主相迎。《註》北當階,其南接門內霤。

國名。《廣韻》周武王封舜後胡公滿於州。

姓。胡公滿之後,子孫以國爲氏。

《玉篇》或作塵。

《廣韻》《集韻》直刃切。同陣。軍伍行列也。詳前陣字註。

叶都年切,音顚。《易林》秋糧未成,無從至。關音涓。

【桥】

橋【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巨嬌切《集韻》《韻會》渠嬌切《正韻》祁堯切,音喬。《說文》水梁也。从木喬聲。喬高而曲也。橋之爲言趫也,矯然也。《史記·秦本紀》昭王五十年,初作河橋。

懸繩以度曰絚橋。《水經注》罽賔之境,絚橋相引。

器之有橫樑者曰橋。《儀禮·士昏禮》笲加于橋。《註》橋以庋笲。

桔橰上衡也。《淮南子·主術訓》橋直植立而不動,俯仰取制焉。

橋泄,嫚也。《荀子·榮辱篇》橋泄者,人之殃也。

戾也。《呂覽·離謂篇》聽言而不可知,其與橋言無擇。

木名。《尚書大傳》橋木高而仰,梓木晉而俯,以喩父子。

陽橋。《春秋》魯地。

姓。《統譜》黃帝葬橋山,子孫守塚,因爲氏。《史記·貨殖傳》橋姚致馬千匹,牛倍之。

《集韻》丘妖切,音蹺。《史記·河渠書》山行乗橋。《註》橋,一作,直轅車也。

《集韻》居勞切,音高。勁疾貌。《莊子·則陽篇》欲惡去就,於是橋起。

《韻會》渠廟切,音嶠。《禮·曲禮》奉席如橋衡。《疏》左低右昂,如橋之衡。

屈橋,壯健貌。《揚雄·河東賦》千乗霆亂,萬騎屈橋。嘻嘻旭旭,天地稠㟼。

《正韻》古弔切,音叫。義同。

《正韻》吉了切,音皎。《荀子·儒効篇》橋飾其情性。《前漢·武帝紀》陳湯橋發兵斬郅支。

《集韻》居夭切,音矯。人名。秦有盛橋。

【属】

属【寅集上】【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正字通》俗屬字。(屬)《廣韻》《集韻》之欲切《韻會》朱玉切,音燭。《說文》連也。从尾蜀聲。《徐曰》屬,相連續,若尾之在體,故从尾。《廣韻》聚也,會也。《周禮·州長》正月之吉,各屬其州之民而讀灋。註屬聚也。《孟子》乃屬其耆老而告之。

托也,付也。《左傳·隱三年》宋穆公疾,召大司馬孔父,而屬殤公焉。《史記·留侯世家》漢王之將,獨韓信可屬大事,當一面。

恭也。《禮·禮器》屬屬乎其忠也。《註》屬屬,恭貌。

續也。《史記·信陵君傳》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於魏。

《晉語》必屬怨焉。《註》屬,結也。

足也。《左傳·昭二十八年》願以小人之腹,爲君子之心,屬厭而已。《註》屬,足也,言小人知厭足,君子當亦然。

《左傳·僖二十三年》其左執鞭弭,右屬櫜鞬,以與君周旋。《註》著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察車之道,欲其樸屬而微至。《註》附著堅固也。

恤也。《書·梓材》至于敬寡,至于屬婦。《傳》屬,存恤也。婦,婦妾也。

甲札之數。《前漢·法志》魏氏武卒,衣三屬之甲。《如淳註》上身一,髀褌一,脛繳一,凡三屬,皆相連屬也。

《廣韻》市玉切《集韻》《韻會》殊玉切《正韻》神六切,音蜀。《小雅·常棣》鄭箋,屬者,昭穆相次序也。

《增韻》隸也,系屬也,官寮也。《禮·王制》千里之外設方伯,五國以爲屬,屬有長。

《書·周官》各率其屬,以倡九牧。

九族也。《史記·田單傳》田單者,齊諸田疎屬也。

類也,儕等也。《史記·留侯世家》今陛下起布衣,以若屬取天下,而所封皆蕭曹故人。

從也。《史記·項羽本紀》羽渡淮,騎能屬者百餘人耳。

《前漢·賈誼傳》善屬文。《師古註》屬謂綴輯之也。

《左傳·成二年》韓厥曰:下臣不幸,屬當戎行。《註》屬,適也。

《書·禹貢》涇屬渭汭。《傳》屬,逮也。馬云:人也。

《五音集韻》朱戍切,音著。注也。《儀禮·士昏禮》酌元酒三屬於尊。《註》屬,註也。

《晉語》若先,則恐國人之屬耳目於我也。《註》屬,注目也。

《屈原·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

叶殊遇切,音樹。《詩·小雅》君子有猷,小人與屬。叶上附。

叶直略切,音著。《班固·西都賦》陵隥道而超西墉,混建章而連外屬。叶上閣下爵擢。《正字通》俗作属嘱,非。(屬)

【猪】

猪【巳集下】【犬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俗豬字。(豬)《唐韻》陟魚切《集韻》《韻會》張如切,經》出野見虛,有虎牧豬。

山豬,卽豪豬也。詳前豪字註。

嶺南有嬾婦豬。《桂海虞衡志》嬾婦似山豬而小,喜食禾。田夫以機軸織絍之器掛田所,則不復近。

貓豬。《楊愼·丹鉛錄》毛犀卽彖也。善知吉凶,古人呼爲貓豬,交廣人謂之豬神。

石豬。《蜀志》蜻蛉縣有石豬,子母數千頭,傳言夷昔牧豬于此,一朝豬化爲石。

官名。《魏志·東夷傳》夫餘國以六畜名官,一曰豬加。

草名。《博雅》伏豬,木禾也。

藥名。《本草綱目》陶弘景曰:豬苓,其塊黑似豬屎,故名。互詳前豕豨二字註。

山水名。《山海經》渠豬之山,渠豬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

湫名。《北夢瑣言》邛州有湫,有牝豕出入,號豬龍湫。

州名。《唐書·地理志》豬拔州,隸隴右道。

《廣韻》豬口,地名。亦作䐗。《晉書·甘卓傳》軍次豬口。

《閔公承傳》作䐗口。

《韻會》通作瀦,水所停也。《書·禹貢》大野旣豬。《孔傳》大野,澤名。水所停曰豬。《蔡傳》水蓄而復流者,謂之豬。《左傳·襄二十五年》規偃豬。《註》下濕之地。

孟豬,澤名。通作諸。《書·禹貢》被孟豬。《蔡傳》地志,在梁國睢陽東北,今南京虞城縣西北孟諸澤是也。《左傳·僖二十八年》及《爾雅·釋地》作孟諸。

《字彙補》照迦切,音遮。《左傳·定十四年》宋野人歌曰:旣定爾婁豬,盍歸吾艾豭。干寶讀。《廣韻》俗作猪。

【人】

人【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一人,君也。《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

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左人,中人,翟國二邑。

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

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

蒲人,艾人,見《歲時記》。

姓。明人傑。

左人,聞人,俱複姓。

《韻補》叶如延切,音然。《劉向·列女頌》望色請罪,桓公嘉焉。厥後治內,立爲夫人。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