珥笔开千卷

出自:明代·沈鍊《送施武陵之盐官丞》

拼音:[ěr][bǐ][kāi][qiān][juàn,juǎn]

平仄:仄仄平平仄

世皆卑道拙,余独叹才难。
珥笔开千卷,抠衣博一官。
戒行车骑急,饯别酒杯宽。
吴会多山水,题诗好寄看。

查看原文

注释

【珥笔】1.古代史官﹑谏官上朝,常插笔冠侧,以便记录,谓之"珥笔"。 2.指诉讼。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珥】

珥【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仍吏切《正韻》而至切,音餌。《說文》瑱也。《徐曰》瑱之狀,首直而末銳,以塞耳。《玉篇》珠在耳。《韻會》一名耳璫。《史記·外戚世家》夫人脫簪珥叩頭。《前漢·東方朔傳》迺下殿去簪珥。《註》珥,音餌。珠玉飾耳者也。

《博雅》劒珥謂之鐔。《楚辭·九歌》撫長劎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琅。《註》珥,音餌。

同咡。《淮南子·覽㝠訓·蠶咡絲而商弦絕註》咡,或作珥,弄絲于口也。

插也。《左思詩》七葉珥漢貂。《通典》漢侍中插左,常侍插右。

日旁氣也。《前漢·天文志》抱珥蜺。《註》孟康曰:皆日旁氣也。珥形點黑也。如淳曰:凡氣在日上爲冠爲戴,在旁直對爲珥。

《周禮·地官·山虞》致禽而珥焉。《註》珥者,取禽左耳以效功也。

與衈同。《周禮·春官·肆師》以歲時序其祭祀,及其祈珥。《註》珥當爲餌。鄭曰:珥,當爲衈。祈衈者,釁禮之事。

《集韻》《韻會》《正韻》忍止切,音耳。義同。

《集韻》如蒸切,音仍。割牲以釁也。引周禮,珥于社稷。○按《夏官·小子》掌珥于社稷。《鄭註》珥當爲衈。今从玉。

【笔】

笔【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集韻》與筆同。詳筆字註。

【开】

開【戌集上】【門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侅。《說文》張也。《廣韻》解也。《韻會》啟也。《爾雅·釋言》闢也。

《五音集韻》通也。《易·乾卦疏》亨通也。會合萬物,令使開通而爲亨也。

發也。《禮·學記》故君子之敎喻也。開而勿達。《註》開謂發頭角。《疏》但爲學者,開發大義頭角而已。

釋也。《易·乾坤卦文言疏》諸卦及爻,皆從乾坤而出,故特作文言,以開釋之。《書·多方》殄戮多罪,亦克用勸,開釋無辜,亦克用勸。

《韻會》條也。

始也。《後漢·馮衍傳》開歲發春兮,百卉含英。《註》開、發,皆始也。《禮·檀弓》曩者爾心或開予。《註》開,謂諫爭有所發起。

星名。《史記·天官書北斗七星註》春秋運斗極云:斗第六開陽。

《集韻》州名。本漢朐䏰縣地,後魏置開州鎭。

縣名。《史記·高祖紀》與偕攻開封。

《功臣年表》開封侯陶舍。《註》縣名。屬河南。

《集韻》人名。《左傳·襄二十三年》曹開御戎。《註》齊臣。

《韻會》姓也。

《集韻》通作闓。詳闓字註。

《集韻》輕煙切,音牽。山名。在雍州。通作汧。

《韻補》叶音虧。《謝惠連·擣衣篇》盈篋自余手,幽緘君開。腰帶準疇昔,不知今是非。

叶音欺。《左思·蜀都賦》宣化之闥,崇禮之闈。華闕雙邈,重門洞開。

【千】

千【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蒼先切《集韻》《韻會》《正韻》倉先切,音阡。《說文》十百也。

《廣韻》漢複姓。

《韻補》叶雌人切,請平聲。《劉劭趙都賦》宮妾盈兮數百,食客過兮三千。越信孟之體,慕姬旦之懿仁。

【卷】

卷【子集下】【卩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居倦切《集韻》《韻會》古倦切《正韻》吉掾切,音眷。《說文》厀曲也。

書卷。《揚子·法言》一卷之書,必立之師。《增韻》可舒卷者曰卷。編次者曰帙。

《唐韻》居轉切《集韻》《韻會》《正韻》古轉切,眷上聲。《廣韻》舒卷之卷。《韻會》或作捲。

卷耳,艸名。《詩·周南》采采卷耳。

卷舌,星名。《前漢·劉向傳》客星見昴卷之閒。《註》師古曰:見於昴與卷舌之閒也。

《唐韻》巨員切《集韻》《韻會》逵員切,音權。《集韻》曲也。《詩·大雅》有卷者阿。

《中庸》一卷,石之多。《註》猶區也。

《韻會》大卷,黃帝樂名。《周禮·大司樂註》卷者,卷聚之義。

通作惓。《前漢·賈捐之傳》敢昧死竭卷卷。

《集韻》《韻會》《正韻》驅圓切,音㒽。《集韻》縣名,在河南。《前漢·周勃傳》周勃,沛人,其先卷人也。

《集韻》一曰冠武。

《正韻》古本切,音袞。《禮·王制》三公一命卷,天子卷冕。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