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脱羁鞅

出自:近现代·魏幼禽《自三坡下岭道路崎岖岩谷幽险亦一妙景》

拼音:[wǒ][rú][tuō][jī][yāng,yàng]

平仄:仄平平平平

白日瘴烟高,群峰各俯仰。
向背撑青空,阴阳殊众象。
高冈气脉厚,细岭各依仗。
又如洪涛头,万叠争奔放。
合遝径中分,蜿蜒纡客往。
绝顶入云雾,霾雨薄榛莽。
时或入幽峡,静籁觉森爽。
四壁如瓮中,人语众山响。
岩树曳狝狲,洞蒿迷魍魉。
前行疑无路,徐寻鸟道上。
出谷见人烟,观天如覆盎。
下山达十里,旋径殊百枉。
一笑谢山灵,我如脱羁鞅

查看原文

注释

【脱羁】原指马脱笼头﹐后即谓不受羁绊。
【羁鞅】1.亦作"羇鞅"。 2.羁﹐马络头。鞅﹐牛缰绳。泛指驾驭牲口的用具。 3.喻束缚。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我】

我【卯集中】【戈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俄上聲。《說文》施身自謂也。《廣韻》已稱也。

稱父母國曰我,親之之詞。《春秋·隱八年》我人祊。

姓。古賢人,著書名我子。

《說文》或說我,頃頓也。○按頃頓,義與俄同。然字書從無作俄音者,存考。

《韻補》叶與之切,音台。《揚子·太經》出我入我,吉凶之魁。《註》我音如台小子之台。

叶阮古切,音五。《張衡·鮑德誄》業業學徒,童蒙求我。濟濟京河,實爲西魯。,篆文我。

【如】

如【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人諸切《集韻》《韻會》《正韻》人余切,音鴽。《說文》从隨也。一曰若也,同也。《書·舜典》如五器,如岱禮,如初,又然也。《易·離卦》突如其來如。《前漢·揚雄傳》雄家產不過十金,晏如也。

往也,至也。公如棠,如齊。見《左傳》。《劉伶·酒德頌》幕天席地,縱意所如。

月名。《爾雅·釋歲》二月爲如。

語助辭。《論語》恂恂如也。《孟子》驩虞如也,皥皥如也。

凉如。縣名。《前漢·郊祀志》上遂北巡朔方,還釋兵凉如。

肥如,古國名,在遼西郡。《應劭曰》肥子奔燕,燕封于此。

姓。如羅氏,攺爲如氏,見《統譜》。

本覺爲如,今覺爲來,見《道院集》。

眞如,有變易性相,如如常住不遷,見《禪燈錄》。

見《山海經》。

通作而。《前漢·五行志》引左傳,星隕如雨。《註》如,而也,星隕而且雨。

《廣韻》人恕切《集韻》《韻會》如倨切,音茹。《東方朔·七諫》忽容容其安之兮,超荒忽其焉如。苦衆人之難信兮,願離情而遠舉。《註》舉去聲。

《集韻》《類篇》乃箇切,音那。亦若也。

【脱】

脫【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韻會》《正韻》徒活切,音奪。《說文》消肉臞也。《玉篇》肉去骨《韻會》一曰壤斷。《增韻》物自解也。《博雅》脫,離也。《爾雅·釋器》肉曰脫之。《註》剝其皮也。《疏》治肉,除其筋膜,取好者。

《韻會》免也。《前漢·高五王傳》自以爲不得脫長安。《註》脫,免也。

略也。《史記·禮書》凡禮始乎脫。《註》脫,猶疏略也。《後漢·向栩傳》及之官,時人謂其必當脫素從儉。《註》脫易素。

《博雅》脫,遺也。《禮·冠義知其能弟長而無遺矣註》遺,猶脫也。

過去也。《莊子·天地篇》老子曰:夫巧知神聖之人,吾自以爲脫焉。《註》脫,過去也。

除也。《公羊傳·昭十九年》復加一飯,則脫然愈。《註》脫然,疾除貌。

《韻會》誤也。

或然之辭。

草名。《爾雅·釋草》倚商,活脫。《山海經》升山,其草多寇脫。《註》寇脫草生南方,高丈許,似荷葉,而莖中有瓤,正白。

鳥名。《博雅》籠脫,鷂也。

山名。《山海經》東七十里,曰脫扈之山。

龍脫,地名。《史記·樊酈傳》戰龍脫。《註》在易州。

《廣韻》《集韻》《正韻》他括切《韻會》他活切,音捝。義同。

《集韻》欲雪切,音悅。蟲新出,皮悅好貌。司馬彪說。《莊子·至樂篇》蝴蝶,胥也。化而爲蟲,生於竈下,其狀若脫。《註》脫,新出皮也。

《集韻》吐外切。與娧同。娧娧,舒遲貌。一曰喜也。《詩·召南》舒而脫脫兮。《禮·儒行·麤而翹之又不急爲也註》又必舒而脫脫焉。《釋文》脫,吐外反。

《淮南子·精神訓》脫然而喜矣。《註》脫,舒也。

《韻補》叶音退。《孔稚圭·北山移文》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眄。屣萬乗其如脫。《註》脫,叶徒對反。

叶音託。《蘇軾·范景仁銘》君實旣來,遁歸於洛。縶而維之,莫之勝脫。

【羁】

羈【未集中】【网部】康熙筆画:25画部外筆画:19画

〔古文〕䩭《廣韻》《集韻》《韻會》,或作羈。馬絆也。

馬絡也。《廣雅》勒也。《急就篇註》羈,絡頭也,謂勒之無銜者也。《禮·檀弓》如皆守社稷,則孰執羈靮以從。《左傳·僖二十四年》臣負羈絏。《註》馬羈。

《釋名》羈,檢也,所以檢持制之也。《左傳·昭十三年》爲羈終世。

髻也。《禮·內則》男角女羈。《註》午達曰羈。《疏》一縱一橫曰午。今女剪髮,留其頂上,縱橫各一,相交通達,故曰午達。不如兩角相對,但縱橫各一,在頂上,故曰羈。羈者,隻也。

【鞅】

鞅【戌集中】【革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於兩切《集韻》《韻會》《正韻》倚兩切,音怏。《說文》頸組也。《廣韻》牛羈也。《左傳·襄十八年》抽劒斷鞅。《釋名》鞅,嬰也。喉下稱嬰,言纓絡之也。其下飾樊纓,其形樊樊而上屬纓也。

《詩·小雅》或王事鞅掌。《傳》鞅掌,失容也。《箋》鞅,猶何也。掌,謂捧之也。負何捧持以趨走,言促遽也。《疏》傳以鞅掌爲煩勞之狀,故云失容,言事煩鞅掌然,不暇爲容儀也。今俗語以職煩爲鞅掌,其言出於此。鄭以鞅掌爲事煩之實,故言鞅猶荷也。鞅讀如馬鞅之鞅,以負荷物則須鞅持之,故以鞅表負荷也。

人名。《左傳》晉有士鞅。

《揚子·方言》强也,懟也。《史記·韓信傳》居常鞅鞅。通作怏。

《集韻》於良切,音央。馬頸革。

於郞切,音鴦。《博雅》鞅㒺,無賴也。

於亮切,音怏。馬駕之具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