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鹰未饱松江鲙

出自:金朝·密璹《漫赋》

拼音:[jì][yīng][wèi][bǎo][sōng][jiāng][kuài]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贫知囊底一钱无,老觉人间万事虚。
富贵傥来终作么,勋名便了又何如。
季鹰未饱松江鲙,鲁望将成笠泽书。
自是杜门无客过,不关多病故人疏。

查看原文

注释

【松江】吴淞江的古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季】

季【寅集上】【子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居悸切,音記。《說文》少稱也。《玉篇》稚也。《左傳·文十八年》髙辛氏有才子八人,以伯仲叔季爲序。

物之稚者亦曰季。《周禮·地官·山虞》凡服耜斬季材。《疏》服與耜宜用穉材,尚柔忍也。

細也,小稱也。《管子·乗馬篇》季絹三十三。

《儀禮·特牲饋食》掛於季指。《註》季指,小指也。

《廣韻》末也,凡四時之末月曰季月。末世曰季世。《左傳·昭三年》叔向問晏子曰:齊其何如。晏子曰:此季世也。叔向曰:然,雖吾公室,亦季世也。

姓。魯大夫季友,漢季布。《說文》从子从稚省,稚亦聲。

【鹰】

鷹【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集韻》《韻會》於陵切,音膺。《玉篇》鷙鳥。李時珍曰:鷹以膺擊,故謂之鷹。陸佃云:一歲曰黃鷹,二歲曰鴘鷹,鴘次赤也。三歲曰鶬鷹,今通謂之角鷹,頂有毛角微起。一曰題肩,一曰征鳥,一曰爽鳩。《左傳·昭十七年》爽鳩氏。《註》鷹也,一作鶆鳩。《爾雅·釋鳥》鷹鶆鳩。

《本草》虎鷹,翼廣丈餘,能搏虎。《裴氏新書》鷹在衆鳥閒,若睡寐然,故積怒而後全剛生焉。詩大雅:維師尚父,時維鷹揚。言其武之奮揚也。《正字通》鷹雄形小雌體大,生於窟者好眠,巢於木者常立,雙骹長者起遲,六翮短者飛急。禮月令,季夏,鷹乃學習。註:鶵學飛。

季秋,鷹乃祭鳥。註:欲食鳥,先殺鳥不食。毛氏曰:本作䧹,後人加鳥字,不知䧹已从隹矣。徐鍇曰:鷹隨人指縱,故从人。

【未】

未【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

《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

《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

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饱】

飽【戌集下】【食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博巧切,包上聲。《說文》厭也。《玉篇》飽滿也。《廣韻》食多也。《易·漸卦》飮食衎衎,不素飽也。《禮·文王世子》嘗饌善,則世子亦能食。嘗饌寡,世子亦不能飽。

《陸機·豪士賦》心翫居常之安,耳飽從諛之說。

姓。《正字通》宋添差通判臨江軍事飽安盈。

《五音集韻》許旣切,音欷。飫也。

古通有韻。《詩·小雅》牂羊墳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鮮可以飽。

叶彼五切,音補。《吳子·治兵篇》適其水草,節其飢飽。冬則溫廐,夏則凉廡。

【松】

松【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㮤梥庺《唐韻》詳容切《集韻》思恭切《正韻》息中切,音淞。木也。《字說》松,百木之長,猶公,故字从公。《禮·禮器》如松柏之有心也,故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史記·龜筴傳》千歲之松,上有兔絲,下有茯苓。《摭遺》吳鄧夫人傷臉,以琥珀屑滅痕。《註》琥珀,松脂入地千年所化。

甘松,香草名。《廣志》細葉,蔓生,可合諸香。

長松。《本草》一名仙茆,能治風。

州名。《韻會》本河關之西南羌也,唐置松州。

江名。松江,《禹貢》三江之一。或作淞。

【江】

江【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古雙切,音杠。水名。《風俗通·山澤篇》江者,貢也。出珍物,可貢獻也。《釋名》江,共也。小江流入其中,所公共也。《說文》水出蜀湔氏徼外岷山,入海。《書·禹貢》岷山導江。《家語》夫江始於岷山,其源可以濫觴。及其至江津也,不舫舟,不避風雨,不可以涉。

《書·禹貢》三江旣入。《韋昭國語註》吳松江,錢塘江,浦陽江。《郭璞·山海經註》岷山,大江水所出。崍山,南江水所出。崌山,北江水所出。南江,北江,皆東流注於大江。《庾闡·揚都賦註》松江,東北行七十里得三江口,東北入海爲婁江,東南入海爲東江,幷松江爲三。《前漢·地理志註》三江,謂北江、中江、南江。

九江,在荆州。《書·禹貢》九江孔殷。《正義》江以南,水無大小,俗人皆呼爲江。

州名。春秋時爲吳楚地,秦爲九江郡,晉爲潯陽郡,卽古江州。《地理通釋》漢九江郡,本在江北,而今所謂江州者,實武昌郡之柴桑縣。後以江北之潯陽幷柴桑而立郡,又自江北徙治江南,以故江南得有潯陽之名。後又因潯陽而攺爲江州,實非古江州地也。

姓。本伯益之後,爵封于江,後以國爲氏。

星名。《史記·天官書》天潢旁江星。江星動,人涉水。

帝江,神鳥。出天山,識歌舞。見《山海經》。

《韻補》叶古紅切,音公。《楚辭·九章》將運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去終古之所居兮,今逍遙而來東。今滇語呼江爲公。

名江魚爲公魚。

【鲙】

鱠【亥集中】【魚部】康熙筆画:24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集韻》《正韻》古外切,音膾。細切肉也。《干祿字書》膾通鱠。

《博物志》吳王江行食魚膾,棄殘餘於水,化爲魚,名膾殘,卽今銀魚。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