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芦叶鬅鬙

出自:近现代·单人耘《宣城石赠驾采》

拼音:[luàn][lú][yè,xié][péng][sēng]

平仄:仄平平平平

贺采善采撷,采撷到宣城。
跋涉数千里,崎岖深涧行。
四山美而秀,深涧澄且清。
滩边多奇石,上有太古纹。
磊砢卧百千,朱紫缭纷纭。
对之双睛明,掇之喜且惊。
贺老焕童颜,叩之声铿铿。
挟裹如怀璧,归来示友朋。
昨访一勺庵,四石幻像生。
一鲤跃于池,鳃鳍鼓兢兢。
一窗稀疏棂,兰芽数箭萌。
前者紫血澌,后者丹砂凝。
不知何人笔,邈远意浑成。
一山倚褐雾,乱芦叶鬅鬙
有如战国壶,水陆兵马腾。
又如岩壁画,长发舞僰人。
一水沉蕴藻,涟漪泛薄冰。
群鯈倏已去,云影半鲜晶。
知我爱石友,共尊四皓迎。
勺庵留其二,山峙水为泓。
灯下独静对,感君有至诚。
已结金石交,又与奇石盟。
石奇不在石,奇在识石人。
羡彼涧中石,与世无所争。
昭昭映白日,潺潺濯清粼。
古于陶皿片,丹原始情。
早于甲骨字,图写浑沌分。
乃是女娲用,上有灼炼痕。
亦是燧人取,各留火精魂。
朱绶虽缠腰,从不趋阶楹。
紫绡虽披身,亦不佐调羹。
色灿比梵高,不求艺苑旌。
笔胜毕加索,不须欧亚倾。
非若庸画手,戋戋乃骄矜。
好古无古法,薄古无所凭。
倘得此奇石,必沽利与名。
爱石当护石,护石还仗君。
岂不闻深山美石作悲鸣:“毋使我辈离乡井,毋使我辈戴冠缨。
市廛之人欲壑总难平,市廛之人几人能如君。

查看原文

注释

【鬅鬙】1.头发散乱貌。 2.喻山石花木等参差散乱。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乱】

乱【子集上】【乙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6画

《正字通》俗亂字。(亂)〔古文〕鑾去聲。紊也。《爾雅·釋詁》亂,治也。《說文》从乙。乙,治之也。《玉篇》理也。《書·臯陶謨》亂而敬。《孔傳》有治而能敬謹。

《盤庚》亂越我家。《梓材》厥亂爲民。《洛誥》四方迪亂,亂爲四輔。《立政》丕乃俾亂之類,皆訓治也。

不治也,凡事物不理皆曰亂。《爾雅·釋訓》夢夢,訰訰,亂也。《書·周官》制治於未亂。《周禮·地官》司虣掌憲巿之禁令,禁其鬥囂與其虣亂。

兵寇也。

事未定之時。《禮·檀弓》仲梁子曰:夫婦方亂。《註》喪次男女哭位未成列也。

樂之卒章曰亂。《論語》關雎之亂。

古賦末皆有亂,總一賦之終,發其要指也。

《爾雅·釋水》水正絕流曰亂。《註》橫流而濟之也。《書·禹貢》亂于河。《詩·大雅》涉渭爲亂。

《韻補》叶力眷切,音戀。《揚雄·交州牧箴》周公攝胙,白雉自獻。昭王陵遲,周室昏亂。

叶力敬切,夌去聲。《揚戲李正方贊》不協不和,忘節言亂。疾終惜始,實惟厥性。(亂)

【芦】

芦【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集韻》與芐同。或作音盧。《說文》蘆菔也。一曰薺根。《爾雅·釋草》葖,蘆萉。

《玉篇》葦之未秀者爲蘆。

藥名。《本草》黎蘆,一名蔥葵。

城名。《北史·皮豹子傳》宋以文德爲武都王,守葭蘆城。

水名。《水經注》長蘆水又東徑九門波故縣也。

關名。《杜甫詩》少留周家窪,欲出蘆子關。

《集韻》淩如切,音閭。亦藥名。《本草》漏蘆。《博雅》飛廉,漏蘆也。

【叶】

叶【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玉篇》古文協字。《後漢·律曆志》叶時月正日。餘詳十部六畫。

《集韻》同旪。《前漢·五行志》次四曰旪用五紀。《註》師古曰,旪讀曰叶。

《正韻》同汁。《張衡·西京賦》五位相汁,以旅于東井。《註》汁、叶同。(葉)《唐韻》與涉切《集韻》《正韻》弋涉切,音枼。《說文》草木之葉。《陸游詩註》吳人直謂桑曰葉。

世也。《詩·商頌》昔在中葉,有震且業。

《博雅》聚也。

書冊。《歐陽修曰》唐人藏書皆作卷軸,後有葉子,似今策子。

姓。《通志·氏族略》葉氏,舊音攝,後世與木葉同音。

與䔾通。《儀禮·士冠禮》贊者洗於房中,側酌醴,加柶,覆之面葉。《註》古文葉爲䔾。

式涉切,音攝。《左傳·及葉註》葉,今南陽葉縣。

《韻補》叶,逆約切,音虐。《易林》桑芳將落,隕其黃葉。

叶於急切。《易林》同本異葉,樂人上德。東鄰慕義,來興吾國。

《集韻》徒協切,音牒。與䈎同,書篇名。《韻會》或作,非。

【鬅】

鬅【亥集上】【髟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步崩切《集韻》蒲登切,音朋。鬅鬙,被髮。

【鬙】

鬙【亥集上】【髟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蘇增切《集韻》《正韻》思登切,音僧。鬅鬙,髮短。《類篇》髮亂。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