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瀹皋卢

出自:清代·杨芳灿《百字令 初九夜月适姚春木吴兼山过寓同周倬云夜话三叠前韵》

拼音:[míng][yuè][gāo,háo][lú]

平仄:平仄平平

晚云齐敛,又月华满地,新弦刚上。
佳客翩然欣入座,风引画帘低飏。
茗瀹皋卢,火添商陆,静听瓶笙响。
门无剥啄,閒中颇惬幽赏。
莫话蜀道风尘,吴江烟水,人海飘零想。
差喜清光千里共,排闷且沽春酿。
境自空明,人俱疏俊,我亦甘流浪。
一声铜钵,敲残更促清唱。

查看原文

注释

【皋卢】1.亦作"皐卢"。 2.木名。叶状如茶而大﹐味苦涩﹐可代饮料。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茗】

茗【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正韻》爲飯,茗飮作漿。《杜甫詩》茗飮蔗漿攜所有。

花名。《述異記》巴東有眞香茗,其花色白,如薔薇。

《南方草木狀》耶悉茗,南人憐其芳香,競植之。

茗邈,高貌。《張載·七命》搖刖峻挺,茗邈苕嶢。

山名。《水經注》沅水,又東入溪水,南出茗山。

通酩。《韓愈詩》茗艼馬上知爲誰。

【瀹】

瀹【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7画

《唐韻》以灼切《集韻》《韻會》《正韻》弋灼切,音藥。《說文》漬也。《儀禮·士喪禮》菅筲三,其實皆瀹。《註》皆湛之湯,不用食道,所以爲敬。

《玉篇》煮也。《齊民要術》有瀹雞子法。

《篇韻》同鬻。謂內肉及菜湯中薄熟出之。

疏瀹,開滌也。《莊子·知北遊》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

潭瀹,動搖之貌。

㶒瀹,水流漂疾貌。《郭璞·江賦》㶖㴸㶒瀹。

《集韻》弋笑切,音燿。水淸也。《集韻》或作。

【皋】

皋【午集中】【白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古勞切《集韻》《韻會》居勞切《正韻》姑勞切,皋舞。《註》皋,告之也,告國子當舞者舞也。

長聲也。《禮·禮運》升屋而號告曰:皋某復。《註》皋者,引聲之言也。

緩也。《左傳·哀二十一年》齊人歌曰:魯人之皋,數年不覺,使我高蹈。《疏》緩聲而長引之,是皋爲緩也。

《玉篇》澤也。《韻府》岸也。《詩·小雅》鶴鳴于九皋。《傳》九折之澤。《左傳·襄二十五年》牧隰皋。《疏》皋爲澤之坎,是水岸也。《前漢·賈山傳》江皋河瀕。《註》皋,水邊淤地也。

《集韻》局也。《張衡·西京賦》實惟地之奧區神皋。《註》謂神明之界局也。

《廣韻》高也。《禮·明堂位》天子皋門。《註》皋之言高也。

《釋名》高祖,高,皋也。最在上皋,鞱諸下也。

《爾雅·釋訓》皋皋,刺素食也。《疏》皋皋,不治之貌。《詩·大雅》皋皋訿訿。《傳》皋皋,頑不知道也。

月名。《爾雅·釋天》五月爲皋。

神名。《史記·武帝紀》紀皋山用牛。《封禪書》一作澤山。

禽名。《汲冢周書》文翰者若皋雞。《註》皋雞似鳧,冀州謂之澤特。

乾皋,鸚䳇別名。《埤雅》乾皋斷舌,則坐歌。孔雀拍尾,則立舞。

寒皋,鸜鵒別名。《本草綱目》皋,告也。天寒欲雪,羣飛如告。故名寒皋。

皋比,虎皮也。《左傳·莊十年》蒙皋比而先犯之。

皋蘭,山名。《前漢·武帝紀》西至皋蘭。

水名。《山海經》皋水出章山。

皋舟,吳地。《左傳·襄十四年》吳人自皋舟之隘要而擊之。

姓。皋陶之後。《左傳》越大夫皋如。

複姓。東山皋落氏,赤狄別種。

同鼛。《周禮·冬官考工記》䩵人爲皋鼓。《註》大鼓也。《又》爲皋陶。《註》鼓木也。

一作睾。《荀子·大略篇》望其壙皋如也。《註》高貌。《莊子·危言篇》《列子·天瑞篇》俱作睾如。

《後漢·馬融傳》皋牢陵山。《註》皋牢,猶牢籠也。《荀子·王霸篇》作睾牢。

或作滜。《史記·歷書》百艸奮興,秭鴂先滜。《註》子規先出,野澤而鳴也。

與羔通。《禮·檀弓》高子皋。《註》孔子弟子,名柴。《論語》作子羔。皋羔古字通用。

《集韻》乎刀切《正韻》胡刀切,音嗥。呼也。《周禮·春官·大祝》來瞽令皋舞。《註》皋,讀爲嗥。謂呼之入也。與號号唬通。

《集韻》後到切《韻會》胡到切,音號。周禮皋舞。劉昌宗讀。或作譹。

《集韻》攻乎切,音姑。橐皋,地名。在壽春。《前漢·孟康註》橐皋,音拓姑。《類篇》隸作臯。《經傳》作臯。

【卢】

盧【午集中】【皿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洛乎切《集韻》《正韻》龍都切《韻會》籠都切,路平聲。《說文》飯器也。《字彙》盛火器也。《六書正譌》別作鑪爐,非。

與鑪罏壚通。《類篇》賣酒區也。《前漢·食貨志》令官作酒,率開盧以賣。

《司馬相如傳》文君當盧。《註》累土爲盧,以居酒瓮,四邊隆起,其一面高,形如鍜盧。《史記》作當鑪。《晉書·阮籍傳》作當罏。《王戎傳》作酒壚。

借爲黑色之稱。《集韻》黑弓也。通作玈。或作黸。《書·文侯之命》盧弓一,盧矢百。《左傳·僖二十八年》作玈弓矢。《揚子·法言》作黸。

《釋名》土黑曰盧。盧然解散也。

《水經注》奴盧縣有黑水,故池水黑曰盧,不流曰奴,因以爲名。

《韻會》湛盧,越劒名,歐冶子所鑄。言湛然如水黑也。

勃盧,矛屬。《集韻》長謂之勃盧。

呼盧,摴蒱戲,五子皆黑曰盧,最勝采也。《晉書·劉毅傳》挼喝五木成盧。

與矑通。目中黑子也。《前漢·揚雄甘泉賦》玉女無所,眺其淸盧。《註》盧,目童子也。《文選》作矑。本作〈目〉。

與獹通。良犬名。《詩·齊風》盧令令。《傳》盧,田犬。《張華·博物志》韓國有黑犬,名盧。《博雅》作韓獹。

與顱通。頭盧,首骨也。《前漢·武五子贊》頭盧相屬於道。《史記》作頭顱。俗作髗。

當盧,馬首飾。《詩·大雅·鉤膺鏤鍚箋》眉上曰鍚,刻金飾之,今當盧也。《正義》當馬之額盧。

的盧,馬名。《埤雅》顙有白毛,謂之的盧。俗云的顱,非也。

與鸕通。水鳥名。《前漢·司馬相如·上林賦》箴疵鳷盧。《註》鸕鷀也。《史記》作鸕。

與蘆通。觚盧,草名。《前漢·司馬相如子虛賦》蓮藕觚盧。《註》扈魯也。《史記》作菰蘆。

《廣韻》葦未秀者曰蘆。《禮·中庸》夫政也者,蒲盧也。《朱註》蒲,葦也。《鄭註》蒲盧,蜾蠃,謂土蜂也。《爾雅·釋蟲》果蠃,蒲盧。《註》卽細腰蜂也。《解頤新語》瓠細腰者曰蒲盧。蜂細腰者一曰蒲盧。

與。

水名。《宋史·河渠志》有胡盧河。《五代史·突厥傳》牛蹄突厥,其水曰瓠河。

與櫨通。柱上柎,卽今之斗也。《釋名》盧在柱端,都盧負屋之重也。《爾雅·釋宮》作櫨。《疏》斗栱也。

與籚廬通。都盧,國名。一曰戲伎名。《前漢·地理志》南入海有都盧國。《註》其國人勁捷,善緣高,故張衡西京賦云:都盧尋橦。《程大昌·演繁露》唐人以緣橦爲都盧緣。○按《晉語》侏儒扶盧,韋氏謂扶緣也。盧矛戟之柲,緣之以爲戲。《說文》作扶籚。《周禮·冬官考工記》作廬器。註:廬,力吾反,戈戟殳矛之柄也。是盧與籚廬古字通。

與轤通。鹿盧圜轉木也。《禮·喪大記註》以紼繞閒之鹿盧,輓棺而下之。

鹿盧,劒名。《宋書·禮志》劒不得鹿盧形。《註》古劒首以玉作鹿盧,謂之鹿盧劒。

果名。《爾雅·釋木·邊腰棗註》今謂之鹿盧棗。

若盧,官名。主弩射。《前漢·百官公卿表》少府屬官有若盧令丞。

獄名。主鞫將相大臣。《禮·月令·疏》囹圄,漢曰若盧。

盧牟,猶規矩也。《淮南子·要略篇》盧牟六合。

盧胡,笑也。一作胡盧。《後漢·應劭傳》掩口盧胡而笑。《孔叢子·抗志篇》衞君胡盧大笑。

地名。《左傳隱三年》尋盧之盟也。《註》齊地,今濟北盧縣故城。

山名。《前漢·揚雄·校獵賦》後盧山。《註》單于南庭山也。

姓。《廣韻》姜氏封於盧,以國爲氏。

複姓。《列子》有長盧子,古有尊盧氏,後氏焉。

有盧胥,善弋。《左傳》有盧蒲嫳,漢有索盧恢。《姓苑》有盧妃氏,湛盧氏。《五代周書》有豆盧寧。《魏書》有叱盧,沓盧等氏。

三字姓。《魏書》有吐伏盧,奚斗盧。《北史》有莫胡盧。

《字彙》盧回切,音雷。《周禮·夏官·職方氏》兗州其浸盧維。鄭康成讀。◎按《水經注》:漢封劉豨爲盧縣侯国。《前漢·王子侯表》作雷侯豨。是盧雷古字通。

《正韻》凌如切,音閭。與臚同。《唐書·和逢堯傳》欇鴻盧卿。《前漢·百官公卿表》作鴻臚,秦名典客,漢武帝更名大鴻臚。

與閭同。《前漢·霍去病傳》濟弓盧。《註》水名。《史記》作弓閭。《說文》本从虍从。俗从田作盧,非。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