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饮老坚锋芒遒

出自:清代·翁同和《蓉洲王丈所藏宋拓小字仙坛记庚申之冬曾为题句蓉丈既卒其家请濒石杨公铭墓因以此拓赠之今藏其嗣吉南献叔处辛丑正月持以见示开卷怆然用前题诗韵》

拼音:[jiē][yǐn][lǎo][jiān][fēng][máng][qiú]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

蓉丈书律守晋法,濒兄笔妙兼刚柔。
二公一质一通敏,我获师友同时求。
道光以来台阁体,峻拔竞尚柳与欧。
元和脚硬瘦金峭,更有北派浩莫收。
颜公此书信奇绝,蹙缩寻丈归寸璆。
不知巧工谁著手,黄仙鹤辈烦雕锼。
忆当春明庙市盛,金鱼换此珊瑚钩。
道州嘉善两题记,皆饮老坚锋芒遒
馀年四十亦赓续,芜词颣句黄茅稠。
略如少陵拜杜宇,颇疑天实开龙湫。
呜呼,定陵北狩日,神京门户勤绸缪。
吾侪未暇论文史,时时北望云山愁。
中兴大政焕一变,干戈渐戢礼乐修。
如何客星犯帝座,又见华盖西南流。
乾坤苍莽倏卌载,故人零落俱千秋。
草堂人日客携示,墨痕依旧春云浮。
抚时怀旧百虑集,安能竟学忘机沤。
老夫浪语客莫笑,世论于今多谬悠。

查看原文

注释

【锋芒】1.刀剑的尖端,多比喻事物的尖利部分:斗争的~指向帝国主义。 2.比喻显露出来的才干:~外露。‖也作锋铓。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皆】

皆【午集中】【白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古諧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諧切,音街。《說文》俱詞也。《小爾雅》同也。《易·解卦》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鄭康成讀皆如懈,非。

《字彙補》居之切,音箕。《前漢·孟喜傳》箕子者,萬物方荄茲也。《師古註》荄,音皆。古皆荄與箕音同。

叶舉里切,音几。《詩·周頌》以治百禮,降福孔皆。《傳》皆,遍也。與偕通。《荀勗東西廂歌》降福孔偕。《說文》白字兩見,一在自部,自部之白,疾二切,卽自字。皆字載自部中,則應从白。《集韻》或作皆,非。

【饮】

淾【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集韻》㱃,古作淾。註詳欠部十一畫。

【老】

老【未集中】【老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栳。《說文》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須髮變白也。《禮·曲禮》七十曰老而傳。《公羊傳·宣十一年》使帥一二耋老而綏焉。《註》六十稱耋,七十稱老。

《詩·鄭風》與子偕老。《疏》沒身不衰也。《禮·祭義》貴老。爲其近于親也。

《周禮·地官·鄕老註》老,尊稱也。

《儀禮·聘禮》授老幣。《註》老賔之臣。《疏》大夫家臣稱老。

《禮·曲禮》國君不名卿老。《註》卿老亦卿也。

《禮·王制》天子之老。《註》老謂上公。

《禮·禮運》三老在學。《註》乞言,則受之三老。《左傳·昭三年》三老凍餒。《註》三老,謂上壽、中壽、下壽,皆八十已上。

《左傳·隱三年》桓公立,乃老。《註》老,致仕也。

《列子·天瑞篇》老,耄也。

姓。《廣韻》宋有老佐。

《韻補》叶朗口切。《釋名》老,朽也。《史記·律書》酉者,萬物之老也。

《韻補》叶滿補切,姥當以此得聲。《班固·西都賦》若臣者,徒觀迹於舊墟,聞之乎故老。十分未得其一端,故不能徧舉也。

【坚】

堅【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古賢切《集韻》《韻會》《正韻》經天切,音肩。實也,固也,勁也。《詩·大雅》實堅實好。《禮·月令》季冬之月,水澤腹堅。

將在中軍曰中堅。《後漢·光武紀》衝其中堅。

姓。見《姓苑》。

《諡法》彰義掩過曰堅。

叶居銀切,音巾。《後漢·雷義傳》鄕里語曰:膠桼自謂堅,不如雷與。

【锋】

鋒【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敷容切,音丰。《說文》兵耑也。本作鏠。省作鋒。《釋名》刀其末曰鋒,言若鋒刺之毒利也。

《前漢·東方朔傳》變詐鋒起。《荀子·王制篇》嘗試之說鋒起。《註》如鋒刃齊起而難犯。

軍之前列。《前漢·黥布傳》布爲前鋒。

星名。《史記·天官書》斗杓端有兩星,一內爲矛招搖,一外爲盾天鋒。

國名。《史記·五帝紀》帝嚳娶豐。

劒名。《典論》寶劒有三,其二曰華鋒。

【芒】

芒【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莫郞切《集韻》《正韻》謨郞切,,霜擊其芒。

大貌。《詩·商頌》宅殷土芒芒。

多貌。《束皙·補亡詩》芒芒其稼。

罷倦貌。《孟子》芒芒然歸。

光芒。《晏子·諫上篇》列舍無次,變星有芒。《史記·天官書》作作有芒。

《禮·月令》其神句芒。

草名。《爾雅·釋草》葞,春草。《註》一名芒草。《山海經》姦山有木,狀如棠,赤葉,名曰芒草,可以毒魚。

地名。《前漢·地理志》沛郡芒。《註》世祖更名臨睢。

水名。《蜀志·後主傳》姜維率衆至芒水。

門名。《水經注》穀水逕淸陽門,亦曰芒門。

姓。《史記·秦本紀》擊芒卯,華陽破之。《註》芒卯,魏將。

通茫。《詩·商頌》洪水芒芒。《陸機·歎逝賦》嗟予今之方殆,何視天之芒芒。

通邙。《後漢·恭王祉傳》葬于洛陽北芒。

通鋩。《後漢·陳忠傳》氣洩針芒。《張載·七命》建雲髦,啓雄芒。《註》芒,鋒刃也。

《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武方切,音亡。義同。

呼光切,讀作荒。《史記·曆書》大芒駱。《爾雅》芒作荒。《莊子·至樂篇》芒平芴乎,而無從出乎。

《集韻》虎晃切,音慌。昏也。

《韻補》母朗切,讀作莽。《道藏歌》玉虛範女像,高會通冥想。二曜無停暉,明眞煥雲芒。

【遒】

遒【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逎《唐韻》自秋切《集韻》字秋切《韻會》《正韻》慈秋切,進,遒相迫些。《註》遒,亦迫也。

《玉篇》盡也,忽也。《楚辭·九辯》歲忽忽而遒盡兮。

《玉篇》固也。《詩·豳風》四國是遒。

《正字通》聚也。《詩·商頌》百祿是遒。《註》遒,聚也。

《正字通》終也。通作酋。《詩·大雅》似先公酋矣。《註》言善始而善終也。

《正韻》遒人,宣令之官。

《正韻》健也,勁也。《鮑照詩》獵獵晚風遒。《鄭愔詩》魏國文雅遒。

《集韻》逡遒,縣名,在淮南。

《廣韻》卽由切《集韻》將由切,音揫。《爾雅·釋木》枹遒木。《註》謂木叢生。

《集韻》雌由切,音秋。《說文》行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