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应藐七雄

出自:明代·韩日缵《谒孟庙》

拼音:[tán][yīng,yìng][miǎo][qī][xióng]

平仄:平平仄平平

古庙前朝创,遗言圣代崇。
七篇开众瞆,绝系绍□蒙。
教岂三迁后,泽仍五世中。
荆榛谁自辟,环辙□终穷。
道性尊尧行,閒邪媲禹功。
人禽分夜气,行尼信苍穹。
顾讵安诸子,谈应藐七雄
蹊间宁竟□,□路若为通。
五百期虚应,千秋祀独隆。
低回俎豆□,馀铎振松风。

查看原文

注释

【七雄】指战国时秦﹑楚﹑燕﹑齐﹑韩﹑赵﹑魏七强国。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谈】

談【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徒甘切《正韻》徒藍切,音郯。《說文》語也。《徐曰》談者,和懌而悅言之。《廣韻》談話,言論也。《公羊傳·閔二年》魯人至今以爲美談。《禮·儒行》言談者,仁之文也。《史記·滑稽傳》談言微中。《晉書·阮修傳》王衍當時談宗。

《玉篇》戲調也。《詩·小雅》不敢戲談。

手談。《續博物志》王中郞以圍碁爲坐隱,或亦謂之爲手談。

縣名。《南齊書·州郡志》談縣屬益州始康郡。

蠻州名。《唐書·地理志》嶺南道有談州。

姓。《蜀錄》漢有征東將軍談巴。

《正韻》亦作譚。詳譚字註。

《韻會小補》叶徒黃切,音唐。《急就章》曹富貴,李尹桑。蕭彭祖,屈宗談。

【应】

應【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今作應。

料度辭也。《唐詩》應須,祇應,皆是也。

《周語》其叔父實應且憎。《註》猶受也。

國名。《括地志》故應城,因應山爲名,在汝州葉縣。

姓。出南頓,本周武王後。《左傳·僖二十四年》邗晉應韓,武之穆也。漢有應曜,與四皓偕隱,曜獨不出,八代孫應劭,集解漢書。

通作膺。《書·武成》誕膺天命。《註》當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證切,音譍。《集韻》答也。《廣韻》物相應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

樂名。《周禮·春官·笙師應樂註》應長六尺五寸,象柷,有椎連底,左右相擊,以應柷也。《樂書》應樂,猶鷹之應物,其獲也小,故小鼓小舂謂之應,所以應大也。小鼙曰應鼓。《周禮·春官·小師》擊應鼓。《註》鼙也。

天子之門曰應門。《詩·大雅》廼立應門。《註》正門也。

州名。鴈門地,唐置應州。

叶於容切,音雍。《易·蒙卦》童蒙求我,志應也。初筮告,以剛中也。《陸賈新語》事以類相從,聲以音相應。◎按應字,向來經史皆作平去二音。《正字通》止作去聲,誤。

【藐】

藐【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亡沼切,音眇。《博雅》小也。《左傳·僖九年》以是藐諸孤,辱在大夫。

《孟子》說大人則藐之。《註》輕視貌。

《莊子·逍遙遊》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註》遠也。

《張衡·西京賦》眳藐流盼。《註》藐,好視容也。

《揚子·方言》漸也。

《博雅》廣也。

莫角切,音邈。《爾雅·釋草》藐,茈草。《註》可以染紫,一名茈䓞。

《爾雅·釋詁》藐藐,美也。《詩·大雅》寢廟旣成,旣成藐藐。

《詩·大雅》誨爾諄諄,聽我藐藐。《傳》藐藐然不入也。

《韻補》叶音密。《司馬相如·上林賦》長眉連娟,微睇綿藐。色授魂與,心愉于側。

眉敎切,音貌。亦染草。

【七】

七【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親吉切《集韻》《韻會》《正韻》戚悉切,音桼。少陽數也。《說文》陽之正也,从一,微隂从中衺出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註》七政,日月五星也。《詩·唐風》豈曰無衣七兮。《註》侯伯七命,車服皆以七爲節。

詞家以七名篇,雖八首,問對凡七。七者,問對之別名,始枚乗七發,後傅毅七激,崔駰七依,曹植七啓,張協七命,繼之凡十餘家。

三七,藥名。《本草綱目》言葉左三右四,故名。一說本名山桼。

姓。明七希賢。

人名。《續仙傳》殷七七,名文祥。《蘇軾詩》安得道人殷七七,不論時節遣花開。《正字通》或通作㭍桼漆。柒。

【雄】

雄【戌集中】【隹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赨《集韻》《韻會》胡弓切,音熊。《說文》鳥父也。《爾雅·釋鳥》鳥翼,右掩左雄,左掩右雌。《詩·邶風》雄雉于飛,泄泄其羽。

《集韻》牡也。《詩·齊風》雄狐綏綏。○按詩衞風傳云:飛曰雌雄,走曰牝牡。然齊風言雄狐,狐,走類也,亦曰雄。《正字通》云:物各有雌雄,鱗介至蟣蝨皆然,詩傳分屬獸禽,非。

《集韻》一曰武稱。《左傳·襄二十一年》齊莊公朝指殖綽郭最曰:是寡人之雄也。《人物志》草之精秀者爲英,鳥之將羣者爲雄。張良是英,韓信是雄。

州名。《韻會》本涿郡地,周置雄州。

南雄州,百粵地南,漢置雄州,宋加南字。

《廣韻》亦姓。舜友有雄陶。《集韻》亦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