拭檀奴珠汗

出自:清代·樊增祥《洞仙歌 用坡公韵》

拼音:[shì][tán][nú][zhū][hàn,hán]

平仄:仄平平平平

曾持绣帕,拭檀奴珠汗
奉倩余香袖罗满。
记招凉、玉砌双扑流萤,娇喘定,茉莉钗旁发乱。
鉴鸾羞照影,重抿鬟云,俗粉庸脂薄花汉。
底物喻郎心,比似春驹,拚一日、绕花千转。
算不栉、才人最怜才,把钿合香囊,尽将诗换。

查看原文

注释

【檀奴】女子对丈夫或情郎的昵称。
【珠汗】汗珠。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拭】

拭【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賞職切《集韻》《韻會》設職切,。

【檀】

檀【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徒干切《集韻》唐干切《正韻》唐闌切,音壇。《說文》木也。《詩·小雅》爰有樹檀。《註》善木。《鄭風》無折我樹檀。《註》强韌之木。《周禮·冬官考工記》鄭註:輻以檀。

《本草》紫檀白檀。《綱目》總謂之旃檀。

州名。《前漢·地理志》白檀縣,屬漁陽郡。唐置檀州。

姓。《統譜》齊公族有食瑕丘檀城,因以爲氏。

《集韻》時戰切,音善。人名。春秋饔人檀。

【奴】

奴【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㚢《廣韻》乃都切《集韻》《韻會》《正韻》農都切,音孥。《說文》奴婢,古之罪人。《周禮·秋官·司厲》男子入于罪隸,女子入于舂藳。凡有爵者,與七十者,未齔者,皆不爲奴。《前漢·衞靑傳》人奴之生,得無笞罵足矣,安望封侯乎。

地名。雍奴,漢縣,屬漁陽郡。建武二年,封恂爲雍奴侯。見《後漢書》。

澤名。四面有水曰雍,不流曰奴。見《水經注》。

姓。廬奴之後。見《統譜》。

念奴,官妓名。《元稹·連昌宮詞》力士傳呼覓念奴。

梵言䭾索迦,華言奴。

飛奴,鴿也。張九齡家養羣鴿,每與親知書信,繫鴿尾上,依所敎投之。

燭奴,燭檠也。申王以檀木刻童子執畫燭,名曰燭奴。見《天寶遺事》。

酪奴,與茗爲奴。齊王肅品題食物,惟酪不中與茗爲奴,見《洛陽伽藍記》。

木奴,柑橘號。《杜甫詩》方同楚客憐鄕樹,不學荆州利木奴。見《玉堂閑話》。

竹奴,靑奴,世所稱竹夫人,所以憩臂休膝者,見《黃庭堅集》。

錫奴,溫足缾也。荔枝奴,龍眼也。狸奴,獺也。見《玉堂閑話》。

《類篇》奴故切,音砮。亦賤稱也。

【珠】

珠【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章俱切《集韻》鍾輸切《正韻》專于切,珠曁魚。《周禮·天官·玉府》若合諸侯,則共珠槃玉敦。

《博物志》江珠,琥珀別名。

《正字通》山海經濫水注:漢水多之魚,狀如覆銚,是生珠玉數,歷山楚水多白珠,蜀郡平澤出靑珠。左思云:靑珠黃環,西國琅玕碧珠,皆寶石名之以珠者也。

地名。《前漢·武帝紀》珠厓儋耳。《註》二郡在大海中,崖岸之邊出眞珠,故曰珠崖。《穆天子傳》天子舍于珠澤。《註》珠澤在越巂。《水經注》若水旁有光珠穴。

木名。《山海經》開明北有視玉珠樹。《註》論衡云:珠樹似珠,非眞珠也。

連珠,文家篇名。《傅序》連珠興於漢章帝之世,班固,賈逵,傅毅三子受詔作之,不指說事情,假喻達旨,合古詩勸興之義,欲使歷歷如貫珠,易睹而可悅也。《沈約·註連珠表》竊尋連珠之作,始於子雲,謂辭句連續,互相發明,若珠之結排也。

《韻補》叶音周。《易林》老猾大偸,東行盜珠。

【汗】

汗【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集韻》《韻會》侯旰切《正韻》侯幹切,音翰。《說文》人液也。《關尹子·八籌篇》心悲物淚出,心愧物汗出。《本草》李時珍曰:汗出於心,在內爲血,在外爲汗。故曰奪汗者無血,奪血者無汗。《易·渙卦》渙汗其大號。《史記·蘇秦傳》揮汗成雨。《前漢·劉向傳》出令如出汗。汗,出而不反者也。出而反之,是反汗也。《文心雕龍》其出如綍,不反若汗。

泮汗,水無涯貌。《左思·吳都賦》潰渱泮汗。

澔汗,符采映耀貌。《司馬相如·上林賦》采色澔汗。

瀾汗,長貌。《木華·海賦》洪濤瀾汗。

汗汗,水廣大無際貌。《郭璞·江賦》汗汗沺沺。

質汗,藥名。

《唐韻》胡安切《集韻》《韻會》《正韻》河干切,音寒。可汗,酋長之稱。讀若克韓。

番汗,漢縣名。音盤寒,屬遼東郡。

《唐韻》古寒切《集韻》居寒切,音干。餘汗,縣名。《前漢·地理志》屬豫章郡。《應劭註》汗音干。

《韻補》叶彤甸切,音莧。《蘇轍·夏夜詩》老人氣如縷,枕簟亦流汗。褰帷竟不寐,夜氣淨如練。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