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把御题封护

出自:清代·樊增祥《买陂塘》

拼音:[hǎo,hào][bǎ,bà][yù][tí][fēng][hù]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倚高楼、万重烟水,风荷撩乱如许。
夕阳十刹今何在,打桨谩寻前浦。
芳草渡。
看水面、虹梁遥接天边路。
红墙又阻。
但忆得当时,云房雾阁,玉辇往来处。
西风起,内苑萧兰漫赋。
鸾肠无限悽楚。
春阴琼岛苔花涩,好把御题封护
君且住。
看白塔。
当帘远出烟中树。
宫莺自语。
问昔日妆楼,珊钩反挂,阅尽几朝莫。

查看原文

注释

【御题】1.天子亲笔题写;亦指天子亲笔题写的诗或字。 2.天子命名诗文题目。
【题封】封缄题签。
【封护】封缄保护。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好】

好【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蒿上聲。美也,善也。《詩·鄭風》琴瑟在御,莫不靜好。

相善也。《詩·衞風》永以爲好也。

好會也。《周禮·春官》琬圭以結好。《左傳·文十二年》藉寡君之命,結二國之好。

人名。張好好,年十三,姣麗善歌,杜牧置樂籍中。見《唐書·杜牧傳》。

曲名。武夷君于山頂會鄕族,仙樂競奏,唱人閒好。見《武夷山志》。

《廣韻》呼到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到切,音耗。《說文》愛而不釋也。女子之性柔而滯,有所好,則愛而不釋,故於文,女子爲好。《詩·唐風》中心好之。

孔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璧羨尺好,三寸以爲度。《註》羨,徑也。璧羨,以起度也。好,璧孔也。

姓。見《纂文》。

叶呼厚切,音吼。《王褒·講德論》毛嬙西施,善毀者不能蔽其好。嫫母倭傀,善譽者不能揜其醜。

叶滂佩切,音配。《楚辭·九章》自前世之嫉賢兮,謂蕙若其不可佩。妒佳冶之芬芳兮,母姣而自好。

叶呼切,音詬。《詩·唐風》豈無他人,維子之好。叶上究。

【把】

把【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博下切《集韻》《正韻》補下切《韻會》補瓦切,巴上聲。《說文》握也。《孟子》拱把之桐梓。《楚語》烝嘗不過把握。

《廣韻》持也。《增韻》執也。《戰國策》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胷。《史記·殷本紀》湯自把鉞,以伐昆吾。《前漢·王溫舒傳》擇郡中豪敢往吏爲爪牙,皆把其陰重罪,而縱使督盜賊。

《釋名》把,播也。所以播除物也。

《唐韻》《集韻》《韻會》蒲巴切,音杷。與爬通。《前漢·貢禹傳》農夫捽草把土。《註》把,手掊之也。

《郊祀志》掊視得鼎。《註》掊,手把土也。

批把,樂器,推手前曰批,引手後曰把。詳批字註。

姓。《廣韻》本東樓公之後,避難改焉。西魏有襄州刺史把秀。

《正韻》必駕切,音霸。與弝通。《禮·曲禮》左手承弣。《疏》弣,弓把也。《釋文》把音霸。手執處也。《正字通》把與杷別。韻會小補通作杷。引漢書譌本,合把杷爲一,非。

【御】

御【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禦。《說文》使馬也。《徐鍇曰》卸解車馬也。从彳从卸,皆御者之職。《詩·小雅》徒御不驚。

《正韻》統也。《賈誼·過秦論》振長策而御宇內。

《韻會》凡天子所止曰御。前曰御前,書曰御書,服曰御服,皆取統御四海之內。《蔡邕·獨斷》御者,進也。凡衣服加於身,飮食適於口,妃妾接於寢皆曰御。《釋名》御,語也。尊者將有所欲,先語之也。亦言職,尊者有所勤御,如御牛馬然也。《禮·王制》千里之內以爲御。《註》御謂衣食。《疏》御是進御所須,故爲衣食。

《廣韻》侍也,進也。《詩·小雅》飮御諸友。《傳》御,進也。《箋》御,侍也。吉甫遠從鎬地來,飮之酒,使諸友侍之。

《正韻》勸侑也。《禮·曲禮》御食于君。《註》勸侑曰御。

主也。《禮·曲禮》問大夫之子,長曰能御矣,幼曰未能御也。《註》御猶主也。《疏》謂主事也。

禦也。《詩·邶風》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傅御,日御,御史,官名。《詩·大雅》王命傅御,遷其私人《箋》傅御貳王治事,謂冢宰也。《左傳·桓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諸侯有日御。《註》日官,日御,典曆數者。《前漢·百官表》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秩千石,有繡衣直指。《後漢·百官志》侍御史掌察舉非法,受公卿郡吏奏事,有違失,劾舉之。凡郊廟朝會,則二人監威儀,有違失,則劾奏。

女官。《周禮·天官·女御》掌御敘于王之燕寢。《周語》內官不過九御。

姓。《正字通》周有御鞅。

《類篇》偶舉切,馭上聲。止也。《左傳·襄四年》季孫不御。《註》御,止也。《釋文》御,魚呂反。

魯邑名。《左傳·襄二十二年》雨過御叔,御叔在其邑。《註》御叔,魯御邑大夫。《釋文》御,魚呂反。

御龍,複姓。《史記·夏本紀》劉累學擾龍,以事孔甲,孔甲賜之姓,曰御龍氏。

《集韻》魚駕切,牙去聲。相迎也。《詩·召南》百兩御之。《箋》御,迎也。《禮·曲禮》君命召,雖賤人,大夫士必自御之。《集韻》或作迓。

【题】

題【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杜溪切《集韻》《韻會》田黎切,音啼。《說文》頟也。《小爾雅》頭也。《禮·王制》南方曰蠻,雕題交阯。《爾雅·釋言》顁,題也。《註》題,額也。《史記·越世家》雕題。《註》謂刻其頞,涅以丹靑也。

《廣韻》書題。《博雅》書稱題。題,諦也。審諦其名號也。《正字通》註疏有孟子題辭,所以題號孟子之書。

《韻會》椽頭玉飾曰琁題、玉題,亦名璧璫。

題目也。《杜甫詩》天老看題目。

品題也。《李白·上韓荆州書》一經品題,便作佳士。

國名。《南史·裴子野傳》有白題及滑骨入貢。

縣名。《前漢·功臣表》題侯張富昌。

《釋名》平題,鏑也。

《廣韻》獨計切,音第。視也。《詩·小雅》題彼脊令。《傳》題,視也。《孔子·丘陵歌》題彼泰山。

【封】

封【寅集上】【寸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崶。《說文》爵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徐曰》各之其土也,寸守其法度也。本作封,隸作封,从圭所執也。《周禮·春官·大宗伯》王大封,則告后土。《註》封,土地之事也。

《大戴禮》五十里而封。

《前漢·法志》同十爲封,封十爲畿,畿方千里。

封疆之官曰封人。《周禮·地官》封人掌設王之社壝,爲畿封而樹之。

《大司徒之職》凡造都鄙,制其地域,而溝封之。《註》封,起土界也。土在溝上謂之封,封上樹木以爲固也。

大也。《詩·商頌》封建厥福。《書·舜典》封十有二山。《孔傳》封,大也。每州之名山殊大者,以爲其州之鎮。

封禪,祭名。積土增山曰封,爲墠祭地曰禪。《孝經緯》封於泰山,禪於梁甫。《白虎通》王者封禪以告太平。金泥銀繩,封以印璽。孔子登泰山,觀易姓而王可得而數者,七十餘封是也。

聚土曰封。《周禮·地官·冢人》以爵等爲丘封之度與樹數。

培也。《吳語》封殖越國。《註》壅本曰封。

富厚也。《史記·貨殖傳》無秩祿之奉,爵邑之入,而樂與之比者,命曰素封。

凡專利自私曰封。《詩·周頌》無封靡于爾邦。《禮·王制》名山大澤不以封。《鄭註》與民同財,不得障管也。

緘也。漢制,奏事皁囊封板,以防宣泄,謂之封事。

《前漢·平帝紀》諸乗傳者,持尺五木傳信,封以御史大夫印。

國名。《禮·明堂位》封父龜。《註》封父,國也。

州名。蒼梧郡地,隋爲封州。

姓。黃帝時有封鉅。

賁氏改封氏。

穿封,複姓。

土精。《白澤圖》物如小兒手,無指,名封。食之多力。

封豕,大豕名。

去聲。《廣韻》芳用切,音葑《書·蔡仲之命》往卽乃封。徐邈讀。

叶府良切,音方。《韓愈·李道古銘》本支于今,其尚有封。叶下亡。封字从从寸作。

【护】

護【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害也。《晉書·紀瞻傳》帝使謂瞻曰:卿雖病,但爲朕臥護六軍,所益多矣。

官名。《前漢·百官公卿表》護軍都尉,秦官。

《西域傳》武帝時,西域內屬者三十六國,置使者校尉領護之,宣帝攺爲都護。《唐書·百官志註》龍朔閒攺左右庶子爲左右中護。

樂名。《呂覽·古樂篇》湯乃命伊尹作《大護》。《周禮·春官·大司樂賈疏》作大濩。《字彙補》與頀同。

曲名。《唐書·禮樂志》《丁都護》,晉宋閒曲也。

草名。《本草綱目》景天一名護火。

薺一名護生草。

《名醫別錄》神護草。李時珍曰:物類志謂之護門草,王筠詩,風驚護門草,卽此也。

地名。《爾雅·釋地》周有焦護。《郭註》今扶風池陽縣瓠中是也。

諸羌州名。《唐書·地理志》隴右道有護卬、久護、護川三州,俱開元十七年置。

叶黃郭切,音穫。《庾闡·弔賈誼文》雖有惠音,莫過《韶護》。雖有騰蛇,終仆一壑。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