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墨胶轻描黛易

出自:清代·樊增祥《上江虹 㤅伯师集中有叠韵四阕,绮情瑶想,销魂黯然,和之如其数 其一》

拼音:[luó][mò][jiāo][qīng][miáo][dài][yì]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小楷簪花,闲写遍、砑罗金扇。
偏柳色、青青如此,上楼亲见。
春瘦不禁珠钏重,夜长争得芳衾暖。
甚南邻、遥见北邻花,红墙短。
寻笛谱,书钗券。
双鹊喜,单莺怨。
隔云屏几曲,离花未远。
螺墨胶轻描黛易,鸾?齿涩梳头懒。
算东风、开到粉蔷薇,无心看。

查看原文

注释

【螺墨】见"螺子墨"。
【描黛】画眉毛。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螺】

螺【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集韻》盧戈切,音騾。與蠃同。

【墨】

墨【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莫北切《集韻》《韻會》《正韻》密北切,朗墨又次之。

《禮·玉藻》卜人定龜,史定墨。《註》凡卜,必以墨畫龜,乃鑽之,觀所坼以占吉凶。

度名。《小爾雅》五尺爲墨,倍墨爲丈。《周語》不過墨丈尋常之閒。

五墨。

哀容。《孟子》歠粥面深墨。

氣色下也。《左傳·哀十三年》晉定公,吳夫差,會于黃池。司馬寅曰:肉食者無墨。

闇昧也。《劉向·新序》師曠對晉平公曰:國有墨。墨而不危者,未之有也。

墨灰。《西京雜記》武帝鑿昆明池,悉灰墨,無復塊土。西域人曰:大刼將盡,則有刼燒。灰墨,其餘燼也。

與默通。《史記·商君傳》武王諤諤以興,紂墨墨以亡。《前漢·竇嬰傳》嬰墨墨不得志。

太史公論六家之要旨,墨家儉而難遵,然其彊本節用,不可廢也。六家:隂陽、儒、墨、名、法、道也。

地名。卽墨,故齊地。《史記·齊世家》樂毅下齊七十餘城,惟卽墨不下。今卽墨乃漢之不其縣。

墨山,在卽墨東北,墨水發源于此。《前漢·郊祀志》帝以方士言祀太室于卽墨,卽此山也,一在衞輝縣西北。《九州要記》墨子居墨山,採茯苓餌之,五百歲不死。

姑墨,國名。南與于闐接,又康居國有附墨城。見《前漢·西域傳》。

姓。禹師墨如。見《王符潛夫論》。周墨翟,明墨麟。《姓纂》墨氏卽墨胎氏,孤竹君後。

老馬腹中有物曰墨,猶狗寶也,見《本草綱目》。

《集韻》旻悲切,音眉。墨杘,默詐貌。

軟弱貌。

《集韻》莫佩切,音昧。諡法,貪以敗官,讒言敗善,曰墨。

【胶】

胶【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韻會小補》與交同。日月之交道也。(膠)《唐韻》古肴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肴切,音交。《說文》昵也。作之以皮。《徐曰》昵,黏也。《玉篇》煮用其皮,或用角。《廣韻》膠漆。《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施膠必厚。

《弓人》凡相膠,欲朱色而昔。昔也者,深瑕而澤,紾而摶廉。鹿膠靑白,馬膠赤白,牛膠火赤,鼠膠黑,魚膠餌,犀膠黃。凡昵之類,不能方。《註》昔音錯。純赤之中,文又交錯也。澤,表裏有文,色潤澤也。紾,縝密。摶,音團,團圓也。廉,利也。昵,本作。不方柔韌,不取其方整也。

《爾雅·釋詁》膠,固也。《疏》膠者,所以固物。《詩·小雅》德音孔膠。《傳》膠,固也。

《博雅》欺也。

戾也。《史記·司馬相如傳》蜿灗膠戾。《註》膠戾,邪曲也。

《廣韻》太學也。《正字通》東膠,周學名。周之學,成均居中,左東序,右瞽宗。東膠卽東序也。

《集韻》糾也。《禮·王制》養國老於東膠。《註》膠之言糾也。

《正韻》黏泥不通。《莊子·逍遙遊》置杯焉則膠。

膠葛,氣也。《前漢·揚雄傳》撠膠葛,騰九閎。《註》膠葛,上淸之氣也。

《韻會》和也。《詩·鄭風》雞鳴膠膠。《傳》膠膠,猶喈喈也。

詐也。《揚子·方言》膠,譎詐也。涼州西南之閒曰膠。

《韻會》水名。萊州有膠水。

地名。《戰國策》以膠東委於燕。

姓。《前漢·古今人表》膠鬲。

《廣韻》古孝切《集韻》居效切,音敎。義同。

《韻會》《正韻》古巧切,音絞。動撓貌。《莊子·天道篇》膠膠擾擾乎。《音義》交卯反。

《集韻》女巧切,音橈。澩膠,雜亂貌。

乎刀切,音豪。戾也。《楚辭·九辯》何况一國之事兮,亦多端而膠加。《註》膠加,戾也。音豪。

《五音集韻》口交切,音敲。面不平也。(膠)

【轻】

輕【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卿。《說文》輕車也。《廣韻》重之對也。

去聲。《廣韻》虛正切《集韻》《韻會》牽正切《正韻》丘正切,音慶。《集韻》疾也。《左傳·桓十二年》絞小而輕,輕則寡謀。

《僖三十三年》秦師輕而無禮。

【描】

描【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武鑣切《集韻》《韻會》《正韻》眉鑣切,音苗。摹畫也。《六書故》描摹聲相近,描輕而摹重。

《唐韻》莫交切《集韻》謨交切,音茅。打也。

《集韻》眉敎切,音貌。擲也。

【黛】

黛【亥集下】【黑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徒耐切《集韻》《韻會》待戴切《正韻》度耐切,音代。《說文》畫眉也。《釋名》黛,代也。滅眉毛去之,以此畫代其處也。《楚辭·大招》粉白黛黑。《註》黛畫眉鬒,黑而光淨。

靑黛,似空靑而色深。

【易】

易【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亦。《說文》蜥易,蝘蜓,守宮也。象形。祕書說:日月爲易,象隂陽也。《易·繫辭》《易》者,象也。《疏》《易》卦者,爲萬物之形象。《又》生生之謂易。《註》隂陽轉易,以成化生。《疏》隂陽變轉。《周禮·春官·大卜》掌三《易》之灋: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註》易者,揲蓍變易之數,可占者也。《孔穎達·周易正義》夫易者,變化之總名,改換之殊稱。《朱子·周易本義》《易》,書名也。其卦本伏羲所畫,有交易、變易之義,故謂之《易》。

《易·乾卦》不易乎世。《註》不爲世所移易也。

《易·繫辭》日中爲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公羊傳·宣十二年》交易爲言。《註》交易,猶往來也。

《書·堯典》平在朔易。《傳》謂歲改易。

《禮·祭義》易抱龜南面。《疏》占易之官也。

《史記·項羽紀》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里。《註》正義曰:開張易舊處。

姓。《姓氏急就篇》易氏,易牙之後。

水名。《水經》易水出涿郡故安縣閻鄕西山。

州名。《廣韻》趙分晉得中山,秦爲上谷郡,漢置涿郡,隋爲易州,因水名之。

《廣韻》《集韻》《韻會》以豉切《正韻》以智切,音異。《易·繫辭》乾以易知。《疏》《易》謂《易略》。

《易·繫辭》辭有險易。《註》之泰則其辭易,之否則其辭險。《疏》易,說易也。

《禮·檀弓》易墓非古也。《註》易謂芟治草木。《孟子》易其田疇。《註》易,治也。

《禮·祭義》外貌斯須不莊不敬,而慢易之心入之矣。

《公羊傳·文十二年》俾君子易怠。《註》易怠,猶輕惰也。

《公羊傳·宣六年》是子之易也。《註》易,猶省也。

《論語》喪,與其易也,寧戚。《何晏註》和易也。《朱傳》易,治也。

《爾雅·釋詁》平、均、夷、弟,易也。《註》皆謂易直。《疏》易者,不難也。

《莊子·刻意篇》聖人休休焉,則平易矣。

《史記·禮書》能慮勿易。《註》易,謂輕易也。

《韻補》叶余支切。《詩·小雅》爾還而入,我心易也。還而不入,否難知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