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芳嚼秀三千龄

出自:明代·王汝玉《潘宅菖蒲歌用谢叠山先生韵》

拼音:[yǐn][fāng][jiáo,jué,jiào][xiù][sān][qiān][líng]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潘夫子,辞雄成,好山入座双眸青。
一拳特立太古上,影落万丈之圆灵。
幽蒲叶绿弄晴旭,劲节默与吾心盟。
长飙卷沙云脚断,臞臞藓啬天无情。
孤花烨烨识者少,不与俗物同条生。
波心蟠根五蹙缩,直气射日凌沧瀛。
斜拖玉杖乘风行,目击意会忘其形。
崧高仙人在何许,齐州九点烟空横。
长林云散月皎皎,密树露滴天冥冥。
乃知造物有深巧,笑谈彷佛成珠庭。
清香一吸九窍洁,饱德不使饥肠鸣。
窗间娟娟晓凝翠,耳畔蓛蔌寒流声。
我闻长生有奇术,便宜寡欲遗尘缨。
我婴旧感浪作赋,种鱼细事空传经。
何如白头梅子贞,饮芳嚼秀三千龄
眇观寰海一杯小,半夜梦落青云城。
我言虽狂有至理,世人闻此猜而惊。
潘夫子,心和平,肤腴貌古神尤清。
逍遥谷中住未夕,药囊到处留馀馨。
潘夫子,不可轻。
江山一揽万里足,孰谓智者无完名。

查看原文

注释

【三千】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 2.泛言数目之多。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千龄】1.犹千年﹑千岁。极言时间久长。 2.用作祝寿之语。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饮】

淾【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集韻》㱃,古作淾。註詳欠部十一畫。

【芳】

芳【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正韻》敷方切,音妨。《說文》香草也。《屈原·離騷》雜杜蘅與芳芷。《註》杜蘅、芳芷,皆香草名。

《玉篇》芬芳,香氣貌。《司馬相如·美人賦》芳香芬烈。

《屈原·離騷》芳與澤其雜糅兮。《註》芳,德之臭也。《晉書·元帝紀》文景垂仁,傳芳于南頓。

《韻會》州名。地多芳草,置在常芳縣。

姓。《通志·氏族略》《風俗通》云:漢有幽州刺史芳垂敷。《韻學集成》作芳。芳字从屮作屮下方。

【嚼】

嚼【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8画

《唐韻》才爵切《集韻》《韻會》《正韻》疾爵切,。

《唐韻》《集韻》才肖切《正韻》在笑切,音誚。同噍。

《集韻》子肖切,音醮。義同。詳前噍字註。

【秀】

秀【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息救切,音繡。榮也,茂也,美也,禾吐華也。《詩·大雅》實發實秀。○按《爾雅》云:禾謂之華,草謂之榮,不榮而實者謂之秀,榮而不實者謂之英。漢儒據此釋《詩》,遂以秀爲不榮而實。李巡曰:分別異名以曉人,故以英、秀對文,其實黍、稷皆先榮後實。《詩·出車篇》云黍稷方華。《生民篇》云實發實秀,是黍、稷有華亦稱秀也。此說甚是。《論語》明言不秀不實,秀實自不容混。朱子釋《論語》秀曰吐華,釋《生民》秀曰始穟。足正漢儒之誤。

凡草皆得言秀。《詩·豳風》四月秀葽。《禮·月令》孟夏苦菜秀。

三秀,芝草。《楚辭·九歌》采三秀於山閒。

秀氣。《禮·禮運》人者,五行之秀氣。《周子·太極圖說》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

秀士,秀才。《禮·王制》命鄕論秀士,升之司徒曰選士。《史記·賈誼傳》吳廷尉爲河南守,聞其秀才,召置門下。《韻會》秀才之名始此,後光武名秀,改爲茂才。

州名。漢屬會郡,五代晉錢元瓘奏置秀州,宋慶元改嘉興府。

姓。

與綉通。《石鼓文》秀弓寺射。《註》綉弓,戎弓也。

叶思久切,音又。《詩·大雅》實發實秀,實堅實好。好叶訐口切。

【三】

三【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弎《唐韻》《集韻》《韻會》蘇甘切《正韻》蘇監切,颯平聲。《說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謂以陽之一合隂之二,次第重之,其數三也。《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史記·律書》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

《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兵無過三其身。

《左傳·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愼,務三而已。一擇人,二因民,三從時。

《晉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

《周語》人三爲衆,女三爲粲,獸三爲羣。

姓。明三成志。

漢複姓。屈原之後有三閭氏,三飯尞之後有三飯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

去聲。《韻會》蘇暫切。《論語》三思而後行。

本作參。《博雅》參,三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參分其股圍。《前漢·與三同。

《韻補》叶疏簪切,音森。《詩·召南》摽有梅,其實三兮。下叶今。叁。

【千】

千【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蒼先切《集韻》《韻會》《正韻》倉先切,音阡。《說文》十百也。

《廣韻》漢複姓。

《韻補》叶雌人切,請平聲。《劉劭趙都賦》宮妾盈兮數百,食客過兮三千。越信孟之體,慕姬旦之懿仁。

【龄】

齡【亥集下】【齒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郞丁切,音靈。《廣雅》齡,年也。古者謂年爲齡。齒亦齡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