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斸鹄卵出苍璧

出自:宋代·王庭圭《次前韵酬刘大虚惠端砚》

拼音:[yè][zhú][hú][luǎn][chū][cāng][bì]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端溪之水深莫测,千夫挽绠下取石。
溪翁采得归不眠,夜斸鹄卵出苍璧
君从何处得此宝,赠我惭非玉堂客。
况无健笔写银钩,墨汁徒翻老鸦黑。

查看原文

注释

【鹄卵】鹤之卵。形体较大。比喻大材。鹄,通"鹤"。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夜】

夜【丑集下】【夕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耶去聲。日入爲夜,與晝對。《夏小正》時有養夜。《註》猶言永夜也。《周禮·秋官·司寤氏》以星分夜,以詔夜士夜禁。《衞宏·漢舊儀》晝漏盡,夜漏起,省中黃門持五夜。《註》晝有朝禺中晡夕,夜有甲乙丙丁戊。漢制,金吾掌宮外,戒非常,惟元夜弛禁,前後各一日,謂之放夜。

宣夜,窺天之器。《蔡邕·釋誨》言天體者有三,一曰周髀,二曰宣夜,三曰渾天。

夜明,祭月之坎。《禮·祭法》夜明,祭月也。

武宿夜,武舞曲名。《禮·祭統》舞莫重於武宿夜。

子夜,晉曲名。《樂府·解題》昔女子名子夜者造此聲,其聲甚哀。

國名。西夜,去長安萬三百五十里,見《前漢·西域傳》。

夜郞,在播州。見《蜀記》。

《史記·夏本紀》桀鑿池爲夜宮。

使夜,漢宮官名,見《外戚傳》。

不夜,城名,在西夏。《杜甫詩》無風雲出塞,不夜月臨關。《邵氏聞見錄》無風塞,不夜城,西夏有其地,王詔經略西邊至其處。《齊地記》齊有不夜城,古者有日夜照于東境,萊子立此城,以不夜爲名。

墓穴曰夜臺,一曰長夜。《古詩》築此長夜室。

嘉夜,草名。《前漢·禮樂志郊祀歌》俠嘉夜,蘭芳。《註》俠挾同。嘉夜,芳草也。《楊愼·轉注》作液,非。

姓,見《通志》。

《集韻》夷益切,音亦。東海縣名。

他歷切,音惕。列子湯問篇,師曠方夜擿耳,俛首而聽之,弗聞其聲,見《古今轉注》。

通御韻。《屈原·離騷》吾令鳳凰飛騰兮,繼之以日夜。飄風屯其相離兮,率雲霓而來御。

古通箇韻。《作叶,非。

叶羊洳切,音豫。《詩·唐風》夏之日,冬之夜。叶下居,居音倨。

叶以灼切,音龠。《詩·小雅》三事大夫,莫肯夙夜。叶下惡。《說文》夜舍也,天下休舍也。从夕,。

【斸】

斸【卯集下】【斤部】康熙筆画:25画部外筆画:21画

《唐韻》陟玉切《集韻》《韻會》株玉切,音瘃。《說文》斫也。《爾雅·釋器》斪斸謂之定。互詳斪字註。《玉篇》同钃。

《五音集韻》之角切,音琢。義同。

【鹄】

鵠【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胡沃切,音翯。《說文》鴻鵠也。《顏師古曰》鵠,水鳥,其聲鵠鵠。《本草》鵠大於鴈,羽毛白澤,其翔極高,而善步。一名天鵝。《史記·陳涉世家》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黃鵠。《玉篇》黃鵠仙人所乗。《前漢·賈誼傳》黃鵠之一舉知山川之紆曲,再舉知天地之圓方。

鵠立。《後漢·袁紹傳》瞻望鵠立。《註》企佇之狀,如鵠立也。

鵠蒼,犬名。見《博物志》。

《爾雅·釋器》象謂之鵠。《郭註》鵠,治樸之名,謂治其樸未成器也。

《後漢·吳良傳》大儀鵠髮。《註》鵠髮卽鶴髮。

《集韻》《正韻》姑沃切,音牿。《周禮·天官·司裘》王大射,則共虎侯豹侯,設其鵠。《鄭司農云》鵠,鵠毛也。四尺曰鵠,謂之鵠者,取名於鳱鵠。鵠小鳥難中,是以中之謂雋。一說鵠,鳥之大者,有力飛遠,故正鵠取此。《禮·射儀》循聲而發,不失正鵠。《註》畫布曰正,棲皮曰鵠。鵠之言梏也。梏直,言人正直乃能中也。

姓。見《萬姓統譜》。

《正字通》音告。地名。鵠澤。《詩·唐風》從子于鵠。《毛傳》鵠,曲沃邑也。《前漢·地理志》鵠澤。《註》孟康讀告。

《呂覽》鵠乎其羞周智慮也。《註》鵠讀如浩,大也。○按《正字通》云:《轉註古音》《讀書通》俱云鵠通作鶴。《淮南子·覽冥訓》:鴻鵠,鶬鶴,莫不驚憚伏竄。《班固·西都賦》:鶴白鷺,黃鵠鵁鸛。《左思·吳都賦》:鳥則鸘鵠、鶄鶴。皆分鵠、鶴爲二,至於《別鶴操》雄鵠、雌鵠,《劉孝標·辨命論》龜鵠千歲,《費昶·擣衣》詩開韞舒龜鵠,古本皆作鶴,俗譌爲鵠,豈可據此謂鵠卽鶴也。鶴不過叶音同鵠耳,《嵆康·琴賦》鶴與曲叶讀如鵠,豈可言鵠卽是鶴,故鶴不宜與鵠通。

【卵】

卵【子集下】【卩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盧管切《集韻》《韻會》《正韻》魯管切,鸞上聲。《說文》凡物無乳者卵生。鳥卵中黃爲隂,外白爲陽。魂魄相待也。《禮·曲禮》士不取麛卵。《前漢·貨殖傳》蝝魚麛卵。《註》師古曰:卵,鳥卵也。

《左傳·哀十六年》子西曰:白公勝如卵,子翼而長之。《註》今撫育人曰卵翼,言如鳥孚卵也。

《蘇軾詩》相逢卵色五湖天。《註》俗攺卵色爲柳色,非。

音鯤。魚子也。《禮·內則》濡魚卵醬實蓼。

【出】

出【子集下】【凵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赤律切《集韻》《韻會》《正韻》尺律切,春入聲。《說文》進也。《廣韻》見也,遠也。《增韻》出入也,吐也,寫也。

生也。《爾雅·釋訓》男子謂姊妹之子爲出。《左傳·成十三年》康公,我之自出。《註》秦康公,晉之甥也。

《周禮·秋官·大司》其不能改而出圜土者殺。《註》出謂越獄逃亡也。

《增韻》斥也。《正韻》亦作黜絀。

《唐韻》《集韻》《韻會》尺類切《正韻》蚩瑞切,推去聲。自中而外也。

《正韻》凡物自出,則入聲。非自出而出之,則去聲。然亦有互用者。

叶尺僞切,吹去聲。《詩·小雅》匪舌是出,維躬是瘁。

叶敕律切,音黜。《馬融·圍棋賦》熒惑窘乏兮無令詐出,深念遠慮兮勝乃可必。

《韻補》叶側劣切,音茁。《曹植·卞后誄》詳惟聖善,岐嶷秀出。德配姜嫄,不忝先哲。

叶赤知切,音侈。《穆天子傳·西王母謠》白雲在天,丘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閒之。

叶赤至切,音熾。《楚辭·九章》竊快在其中心兮,揚厥憑而不竢。芳與澤其雜糅兮,羌芳華自中出。《靈樞經》男內女外,堅拒勿出。謹守勿內,是謂得氣。

【苍】

蒼【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音倉。《說文》草色也。《易·說卦傳》震爲蒼筤竹。《臨川吳氏註》蒼,深靑色。《詩·王風》悠悠蒼天。《禮·玉藻》大夫佩水蒼玉。《疏》似水之蒼而雜有文。

《博雅》茂也。《書·益稷篇》至于海隅蒼生。《傳》蒼蒼然生草木。

老也。《詩·秦風》蒹葭蒼蒼。《釋文》物老之狀。

《前漢·陳勝傳》蒼頭。《註》士卒靑帛巾。

《綱目集覽》蒼黃,急遽貌。

姓。《通志·氏族略》蒼氏。《註》《風俗通》云:八愷,蒼舒之後。

《韻會》采朗切,倉上聲。莽蒼,寒狀。一曰近郊之色。《莊子·逍遙遊》適莽蒼者,三飡而反。《唐書·韋述傳》蒼卒犇逼。《白居易詩》寒銷春蒼茫。亦作倉。《禮·月令》駕倉龍,服倉玉。《史記·蕭望之傳》倉頭廬兒。《直音》作蒼。蒼字从艸作。

【璧】

璧【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北激切《集韻》《韻會》必益切《正韻》必歷切,音辟。《說文》瑞玉,圜器也。《玉篇》瑞玉圜以象天也。《白虎通》璧者,外圜象天,內方象地。《詩·衞風》如圭如璧。《爾雅·釋器》肉倍好謂之璧。《註》肉,邊也。好,孔也。

星名。《詩·衞風·定之方中疏》璧居南則在室東,故因名東璧也。通作辟。

《韻補》叶必洛切,音近博。《江淹·擬曹植雜詩》君王禮英賢,不吝千金璧。從容冰井臺,淸池映華薄。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