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日烘兰炷

出自:近现代·刘蘅《蝶恋花 送秋》

拼音:[zhèn][rì][hōng][lán][zhù]

平仄:仄仄平平仄

帘幕新寒笼薄雾。
怕捡吴棉,镇日烘兰炷
篱菊欲留秋小住。
霜风不肯容庭树。
秋去应知何处去。
啼雁声中,黯黯云边路。
无限芦花江水暮。
愁多莫向衡阳度。

查看原文

注释

【镇日】整天,从早到晚:镇日乱纷纷|幽窗镇日闻莺啼。
【兰炷】线香的美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镇】

鎮【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0画

《字彙》俗鎭字。

【日】

日【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博雅》君象也。《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

《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說卦》離爲火爲日。《周禮·天官·九註》日者天之明。《禮·祭義》日出於東。《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

《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

《洪範》五紀,三曰日。《傳》紀一日。《疏》從夜半以至明日夜半,周十二辰爲一日。

《禮·曲禮》外事以剛日,內事以柔日。《疏》十日有五奇五偶,甲丙戊庚壬五奇爲剛,乙丁己辛癸五偶爲柔也。

《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註》迎長日者,建卯而晝夜分,分而日長也。

《左傳·文七年》日衞不睦。《註》日,往日也。

《左傳·桓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諸侯有日御。《註》皆典歷數者。

《史記·日者傳註》卜筮占時日,通名日者。

《集韻》而力切,音眲。義同。

《韻補》叶而至切。《李嵩·述志賦》審機動之至微,思遺餐而忘寐。表略韻於納素,託精誠於白日。《類篇》唐武后作。

【烘】

烘【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呼東切《集韻》《韻會》呼公切《正韻》呼洪切,。《爾雅·釋言》烘,燎也。《廣韻》火貌。《詩·小雅》卬烘于煁。

《廣韻》戸公切《集韻》胡公切,音洪。義同。

《集韻》居容切,音恭。《詩·小雅》卬烘于煁。《釋文》孫炎音恭。

《集韻》《類篇》渠容切,音蛩。義同。

《廣韻》《集韻》胡貢切,音閧。《廣韻》火貌。

《集韻》一曰火乾物。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呼貢切,音戇。《廣韻》火乾也。《集韻》或作灴。

【兰】

蘭【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7画

《唐韻》落干切《集韻》《韻會》《正韻》郞干切,音闌。《說文》香草也。《陸甸云》闌艸爲蘭,闌不祥也。《陸璣詩疏》其莖似藥草澤蘭,廣而長節,漢諸池苑及許昌宮中皆種之。《易·繫辭》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左傳·宣三年》鄭文公妾燕姞,夢天與蘭,曰:蘭有國香,人服媚之。《屈原·離騷》紉秋蘭以爲佩。《爾雅翼》一榦一花而香有餘者蘭。

《本草》木蘭。《屈原·離騷》朝搴阰之木蘭兮。

《管子·小匡篇》輕罪入蘭盾、鞈革二戟。《註》蘭卽所謂蘭錡,兵架也。

脈也。《史記·扁鵲傳》夫以陽入隂支蘭藏者生。《註》支者順節,蘭者橫節。隂支蘭,膽藏也。

布名。《華陽國志》蘭干細布。蘭干,獠言紵也。

人名。《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張堪註》凡物不知生謂之蘭。《殷敬順曰》《史記》無符傳出入謂之闌。此蘭子謂以技妄遊,義與闌同。

姓。《通志·氏族略》漢有太守蘭廣。

萑蘭。《前漢·息夫躬傳》涕泣流兮萑蘭。《註》萑蘭,淚闌干也。

芄蘭。《揚子·太經》陽氣親天,萬物芄蘭。《註》芄蘭,茂密也。

通欄。《後漢·東夷傳》徙于馬蘭。《註》蘭卽欄。

通斕。《吳志·孫權傳》童謠曰:黃金車,斑蘭耳。

《韻補》陵延切,音連。《宋玉·招䰟》川谷徑複流潺湲,光風轉蕙氾崇蘭,經堂入奧塵朱筵。

【炷】

炷【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之戍切《集韻》《韻會》朱戍切,音注。《玉篇》燈炷也。《正韻》火炷燼所著者。《讀曲歌》然燈不下炷,有油那得明。

《廣韻》之庾切《集韻》《韻會》《正韻》腫庾切,音主。義同。《集韻》本作主。◎按說文主字註云:鐙中火主也。徐鉉曰:今俗別作炷,非是。然炷與主分相沿已久。今皆从火。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