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日灵輀回故土

出自:清代·缪重熙《哭舅氏洪芝舲师四首 其一》

拼音:[tā][rì][líng][ér][huí][gù][tǔ]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外家禄秩合绵延,作令如何弗永年。
湖左政成偏即世,粤东累重遽游仙。
枉教学究天人策,未得吟传恺悌篇。
他日灵輀回故土,清风不愧孝廉船。

查看原文

注释

【他日】1.以往;昔日;过去的某一天或某一时期。 2.过些天;日后;将来的某一天或某一时期。
【灵輀】丧车。
【故土】故乡;怀念~丨~难离。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他】

他【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託何切《正韻》湯何切,音拖。與佗它通。彼之稱也,此之別也。《左傳·莊二十二年》光遠而自他有耀者也。《詩·鄘風》之死矢靡他。

《小雅》人知其一,莫知其他。

《玉篇》誰也。

邪也。《揚子·法言》君子正而不他。

凡牛馬載物曰負他。

《集韻》唐佐切,同䭾。亦畜負物也。

《司馬相如·上林賦》不被創刃,怖而死者,他他藉藉,塡坑滿谷。《註》他音〈口〉。言禽獸僵死交相積也。

《正字通》方言呼人曰他。讀若塔平聲。

【日】

日【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博雅》君象也。《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

《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說卦》離爲火爲日。《周禮·天官·九註》日者天之明。《禮·祭義》日出於東。《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

《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

《洪範》五紀,三曰日。《傳》紀一日。《疏》從夜半以至明日夜半,周十二辰爲一日。

《禮·曲禮》外事以剛日,內事以柔日。《疏》十日有五奇五偶,甲丙戊庚壬五奇爲剛,乙丁己辛癸五偶爲柔也。

《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註》迎長日者,建卯而晝夜分,分而日長也。

《左傳·文七年》日衞不睦。《註》日,往日也。

《左傳·桓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諸侯有日御。《註》皆典歷數者。

《史記·日者傳註》卜筮占時日,通名日者。

《集韻》而力切,音眲。義同。

《韻補》叶而至切。《李嵩·述志賦》審機動之至微,思遺餐而忘寐。表略韻於納素,託精誠於白日。《類篇》唐武后作。

【灵】

灵【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郞丁切,音靈。《字類》小熱貌。

《正字通》俗靈字。(靈)〔古文〕霛郞丁切,音鈴。《玉篇》神靈也。《大戴禮》陽之精氣曰神,隂之精氣曰靈。《書·泰誓》惟人萬物之靈。《傳》靈,神也。《詩·大雅》以赫厥靈。

《大雅·靈臺傳》神之精明者稱靈。

《詩·鄘風》靈雨旣零。《箋》靈,善也。

《廣韻》福也。

《廣韻》巫也。《楚辭·九歌》思靈保兮賢姱。

靈氛,古之善占者。《屈原·離騷》欲從靈氛之吉占兮。

《周禮·地官·鼓人》以靈鼓鼓社祭。《註》靈鼓,六面鼓也。

《禮·檀弓》塗車芻靈。《註》芻靈,束茅爲人。

《左傳·定九年》載蔥靈。《註》蔥靈,輺車名。

《楚辭·天問》曜靈安臧。《註》曜靈,日也。

《揚雄·羽獵賦》上獵三靈之旒。《註》如淳曰:三靈,日月星垂象之應也。

《廣韻》寵也。

《禮·禮運》何謂四靈,麟鳳龜龍。《爾雅·釋魚》二曰靈龜。《註》卽今觜蠵龜。一名靈蠵,能鳴。《史記·龜筴傳》下有伏靈,上有兔絲。

《諡法》亂而不損曰靈,不勤成名曰靈,死而志成曰靈,死見神能曰靈,好祭鬼怪曰靈,極知鬼神曰靈。

州名。《史記·匈奴傳》丁靈。《註》魏略云:丁靈,在康居北。《後漢·西羌傳》擊零昌於靈州。《韻會》魏武置靈州,取靈武縣名。

姓。《廣韻》風俗通云:齊靈公之後。或云宋公子靈圉龜之後。

叶靈年切,音連。《道藏歌》冥化自有數,我眞法自然。妙曲發空洞,宮商結仙靈。《說文》本作。

【輀】

輀【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韻會》《正韻》如之切《集韻》人之切,。

【回】

回【丑集上】【囗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戸恢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隈切,音洄。《說文》从囗,中象回轉之形。《徐鍇曰》渾天之氣,天地相承。天周地外,隂陽五行,回轉其中也。

《說文》邪也,曲也。《詩·小雅》淑人君子,其德不回。《禮·禮器》禮飾回,增美質,措則正,施則行。

《正韻》返也。《後漢·蔡邕傳》回途要至,俯仰取容。

《廣韻》違也。《詩·大雅》求福不回。《又》徐方不回。《註》回猶違也,言不違命也。

《詩·大雅》昭回于天。《註》昭,明。回,旋也。

屈也。《後漢·盧植傳》可加赦恕申宥回枉。《又》抗議不回。

徘回。《說文》徘徊本作裵回。寬衣也,取其裵回之狀。《張衡·思賦》馬倚輈而徘回。《註》言踟躊不進也。

低回,紆衍貌。《史記·孔子世家贊》適魯,觀仲尼車服禮器,余低回留之,不能去。《前漢·揚雄傳》大道低回。

姓。《韻會》古賢者方回之後。《正字通》明宣德中御史回續。

地名。《後漢·郡國志》右扶風有回城,名曰回中。

通作迴。《荀子·儒效篇》圖迴天下於掌上。

通作廻。《史記·鄒陽傳》墨子廻車。

《正字通》回回,國名。西域大食國種也。明丘濬曰:國在玉門關外萬里,隋閒入中國。金元以後,蔓延滋甚,所至輒相親守,其所謂敎門者尤篤,今在在有之。

《集韻》《韻會》戸賄切,音悔。繞也。《左傳·襄十八年》右回梅山。徐邈讀上聲。

《集韻》《韻會》胡對切,音繢。《前漢·趙充國傳》回遠千里。《註》回謂路迂回也,音胡悔反。

畏避也。《前漢·王溫舒傳》卽有避回。《註》謂不盡意,捕擊盜賊。

《蓋寬饒傳》刺舉無所回避。《註》回讀若諱。俗作囬。

【故】

故【卯集下】【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暮切,音顧。《說文》使爲之也。《註》徐鍇曰:故使之也。

《廣韻》事也。《易·繫辭》是故知幽明之故。《疏》故,謂事也。

《廣韻》舊也。《易·雜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周禮·天官·大宰》以八統詔王馭萬民,二曰敬故。《註》不慢舊也。

《書·大禹謨》。

《禮·曲禮·疏》故者,承上起下之語。

《禮·檀弓》非有大故,不宿於外。《註》大故,謂喪憂。

《前漢·藝文志》魯故二十五卷。《註》師古曰:故者,通其指義也。今流俗毛詩,攺故訓傳爲詁字,失眞。

《前漢·蘇武傳》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註》師古曰:物故,謂死也。言其同於鬼物而故也。

《荀子·王霸篇》不隆本行,不敬舊法,而好詐故。《註》故,巧也。

《韻補》叶攻乎切,辜也。《賈誼·弔屈原文》般紛紛其離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歷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懷此都也。○按《史記》故作辜。

叶果五切。《東方朔·客難》悉力慕之,困於衣食,或失門戸,使蘇秦,張儀與僕生於今之世,曾不得掌故。《說文》从攴作故。故字原从攴作。

【土】

土【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正韻》他魯切《集韻》《韻會》統五切,吐上聲。五行之一。《說文》地之吐生物者也。二象地之下,地之中,丨物出形也。《易·離彖傳》百穀草木麗乎土。《書·禹貢》冀州厥土惟白壤,兗州厥土黑墳,靑州厥土白墳,徐州厥土赤埴墳,揚州荆州厥土惟塗泥,豫州厥土惟壤下土墳壚,梁州厥土靑黎,雍州厥土惟黃壤。

《書·禹貢》徐州厥貢惟土五色。《註》諸侯受命,各錫以方色土,建大社于國中,一曰冢土。《詩·大雅》乃立冢土。

后土,取厚載之義。共工氏子句龍爲后土,位在中央,主於四季各十八日。《禮·月令》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黃帝,其神后土。《周禮·冬官考工記》土以黃,其象方。

星土,星所主土。《周禮·春官》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之地。

度也。土圭之土訓度。詳圭字註。

業也。《皇極經世》獨夫以百畝爲土,大夫以百里爲土,諸侯以四境爲土,天子以九州爲土,仲尼以萬世爲土。

星名,一曰鎮星。《漢書》作塡。詳塡字註。

地名。《春秋·僖二十八年》公會晉侯,齊侯,宋公,蔡侯,鄭伯,衞子,莒子,盟于踐土。《註》鄭地。

姓。句龍爲后土,子孫爲氏。

《廣韻》《正韻》徒古切《集韻》《韻會》動五切,音杜。《揚子·方言》東齊謂根曰土,非專指桑根白皮。《郭璞註》《方言》引《詩》作桑土,非。

《集韻》《韻會》《正韻》董五切,音覩。圜土,獄城也。《周禮·秋官》以圜土聚敎罷民。

《介之推龍蛇歌》五蛇從之,周流天下。龍反其淵,安其壤土。下音戸,尸土俱在姥韻。《字彙》作叶音,非。

《集韻》丑下切,音姹。土苴,不眞物。一曰查滓,糞草糟粕之類。

《字彙補》同都切,音徒。土門,北方之族。門音瞞。見周書異域傳。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