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醉翔千仞

出自:明代·林大春《戏题醉客扇》

拼音:[yī][zuì][xiáng][qiān][rèn]

平仄:平仄平平仄

酒中有妙理,一醉翔千仞
酒中有真味,劝子何不饮。
世人饮酒空饮醇,宁知厚薄皆殊品。
倘遇神仙笑相接,高歌动处白云歇。
会须吸尽天河水,江汉为枯沧海竭。

查看原文

注释

【千仞】形容极高或极深。古以八尺为仞。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一】

一【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1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

《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

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

《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

均也。《唐書·薛平傳》兵鎧完礪,徭賦均一。

誠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

正一。《唐書·司馬承楨傳》得陶隱居正一法,逮四世矣。

一一。《韓非子·內儲篇》南郭處士請爲齊宣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韓愈詩》一一欲誰憐。《蘇軾詩》好語似珠穿一一。

《星經》天一星,在紫微宮門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太一,山名,卽終南山。一名太乙。

三一。《前漢·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註》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氣也。

尺一,詔版也。《後漢·蕃傳》尺一選舉。《註》版長尺一,以寫詔書。

百一,詩篇名,魏應璩著。

姓,明一炫宗。

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婁氏,後改婁氏。

一二三作壹貳叄。《大學》壹是皆以修身爲本。《史記·禮書》總一海內。《前漢·霍光傳》作總壹。《六書故》今惟財用出納之簿書,用壹貳叄以防姦易。

《韻補》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吳都賦》藿蒳豆蔲,薑彙非一。江蘺之屬,海苔之類。

叶弦雞切,音兮。《參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樞,其數名一。

【醉】

醉【酉集下】【酉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將遂切,音檇。《正韻》爲酒所酣曰醉。《書·酒誥》德將無醉。《詩·大雅》旣醉以酒。

心醉。《莊子·應帝王》列子見之而心醉。《文中子·事君篇》心醉六經。

骨醉。《唐書·武后紀》高宗王后蕭良姊爲武昭儀所誣,囚之,武氏置二人釀甕中,曰令二姬骨醉。

心和神全曰醉。《淮南子·覽冥訓》通于大和者,惛若純醉而甘臥以遊其中,不知其所由也。

《字彙補》醉李,地名。與檇李同。《公羊傳·定十四年》於越敗吳于醉李。

《字彙補》精崔切,音嶉。《李世澤·韻圖》醉字有平去二音。《說文》醉,卒也。卒其度量,不至於亂也。一曰潰也。《正字通》醉必伐德喪儀,酒誥、賓筵言之甚詳,未有醉能卒其度量不至亂者。因卒立義,說文誤。

【翔】

翔【未集中】【羽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似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徐羊切,音詳。《說文》回飛也。《爾雅·釋鳥》鳶烏醜,其飛也翔。《註》布翅翱翔。《易·豐卦》天際翔也。《詩·鄭風》河上乎翱翔。

《禮·曲禮》室中不翔。《註》行而張拱曰翔。

《禮·玉藻》朝廷濟濟翔翔。《註》莊敬貌。

《禮·三年問》過其故鄉回翔焉。

《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前弱則俛,後弱則翔。《註》翔,回顧也。《集韻》通作鴹。

【千】

千【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蒼先切《集韻》《韻會》《正韻》倉先切,音阡。《說文》十百也。

《廣韻》漢複姓。

《韻補》叶雌人切,請平聲。《劉劭趙都賦》宮妾盈兮數百,食客過兮三千。越信孟之體,慕姬旦之懿仁。

【仞】

仞【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而振切,音刃。《孔安國曰》八尺曰仞。《禮·祭義》築宮仞有三尺。《前漢·賈誼傳》鳳凰翔於千仞。

度深曰仞。《左傳·昭三十二年》仞溝洫。

與認通。《列子·天瑞篇》天地萬物不相離,仞而有之,皆惑也。《註》仞卽認。《淮南子·人閒訓》非其事者,勿仞也。仞人之事者敗。

與牣通。滿也。《司馬相如·子虛賦》充仞其中。

地名。《左傳·文十六年》楚子貝自仞以伐庸。《註》仞入庸道。一作軔。《孟子》掘井九軔。《正字通》古以周尺八尺爲仞,中人之身,長八尺,兩臂尋之,亦八尺,兩足步之,亦八尺。度高深以仞,度短長以尋,度地以步。《小爾雅》四尺曰仞,王肅从之。包咸鄭謂七尺曰仞。《書》爲山九仞。《釋文》仞,七尺也。《應劭·漢書註》:五尺六寸曰仞。顏師古非之曰:八尺曰仞,取人申臂之一尋也。顏說與孔安國同,顏以八尺爲仞是也。《說文》以仞爲申臂一尋,非。一尋止六尺耳。或曰古尺短,周尺八尺,以今度之一寸,又減二分,應劭之說據漢尺也。《莊子·庚桑楚》步仞之丘註:七尺曰仞,亦非。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