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秀兰芝早显时

出自:近现代·叶云峰《寿王益老先生八十 其一》

拼音:[tǐng][xiù][lán][zhī][zǎo][xiǎn][shí]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祥云高覆万年枝,南极星缠晋酒卮。
鹤发飘萧开寿域,凤鸣即立征期颐。
芬芳桃李尽成实,挺秀兰芝早显时
瑞蔼盈门舒藜杖,槐庭郁郁卜昌其。

查看原文

注释

【挺秀】秀异出众;挺拔秀丽。
【兰芝】1.兰草与灵芝。 2.比喻高雅的情趣。 3.喻佳子弟。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挺】

挺【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正韻》徒鼎切《集韻》《韻會》待鼎切,音艇。讀若庭上聲。《說文》拔也。《廣韻》挺出也。《吳語》挺鈹搢鐸。《前漢·師丹傳》挺力田。《註》特拔異力田之人,優寵之也。《晉書·宣帝紀論》以天挺之資,應期受命。

直持也。

寬也。《禮·月令》仲夏挺重,囚益其食。

引也。《前漢·劉屈氂傳》挺身逃亡其印綬。《註》獨引身而逃難也。

縣名。《前漢·地理志》膠東國挺縣。

《集韻》《韻會》他頂切,音珽。讀若㕔上聲。直也。《左傳·襄五年》周道挺挺,我心扃扃。《前漢·蓋寬饒傳》君子直而不挺,曲而不詘。

荔挺,香草名。《禮·月令》仲冬荔挺出。《註》馬䪥也。

與脡通。《儀禮·鄕飮酒禮》薦脯五挺。《註》挺猶膱也。

《唐韻》特丁切《集韻》《正韻》唐丁切,音庭。挺縣別音。

《集韻》丈梗切,棖上聲。亦直也。

【秀】

秀【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息救切,音繡。榮也,茂也,美也,禾吐華也。《詩·大雅》實發實秀。○按《爾雅》云:禾謂之華,草謂之榮,不榮而實者謂之秀,榮而不實者謂之英。漢儒據此釋《詩》,遂以秀爲不榮而實。李巡曰:分別異名以曉人,故以英、秀對文,其實黍、稷皆先榮後實。《詩·出車篇》云黍稷方華。《生民篇》云實發實秀,是黍、稷有華亦稱秀也。此說甚是。《論語》明言不秀不實,秀實自不容混。朱子釋《論語》秀曰吐華,釋《生民》秀曰始穟。足正漢儒之誤。

凡草皆得言秀。《詩·豳風》四月秀葽。《禮·月令》孟夏苦菜秀。

三秀,芝草。《楚辭·九歌》采三秀於山閒。

秀氣。《禮·禮運》人者,五行之秀氣。《周子·太極圖說》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

秀士,秀才。《禮·王制》命鄕論秀士,升之司徒曰選士。《史記·賈誼傳》吳廷尉爲河南守,聞其秀才,召置門下。《韻會》秀才之名始此,後光武名秀,改爲茂才。

州名。漢屬會郡,五代晉錢元瓘奏置秀州,宋慶元改嘉興府。

姓。

與綉通。《石鼓文》秀弓寺射。《註》綉弓,戎弓也。

叶思久切,音又。《詩·大雅》實發實秀,實堅實好。好叶訐口切。

【兰】

蘭【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7画

《唐韻》落干切《集韻》《韻會》《正韻》郞干切,音闌。《說文》香草也。《陸甸云》闌艸爲蘭,闌不祥也。《陸璣詩疏》其莖似藥草澤蘭,廣而長節,漢諸池苑及許昌宮中皆種之。《易·繫辭》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左傳·宣三年》鄭文公妾燕姞,夢天與蘭,曰:蘭有國香,人服媚之。《屈原·離騷》紉秋蘭以爲佩。《爾雅翼》一榦一花而香有餘者蘭。

《本草》木蘭。《屈原·離騷》朝搴阰之木蘭兮。

《管子·小匡篇》輕罪入蘭盾、鞈革二戟。《註》蘭卽所謂蘭錡,兵架也。

脈也。《史記·扁鵲傳》夫以陽入隂支蘭藏者生。《註》支者順節,蘭者橫節。隂支蘭,膽藏也。

布名。《華陽國志》蘭干細布。蘭干,獠言紵也。

人名。《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張堪註》凡物不知生謂之蘭。《殷敬順曰》《史記》無符傳出入謂之闌。此蘭子謂以技妄遊,義與闌同。

姓。《通志·氏族略》漢有太守蘭廣。

萑蘭。《前漢·息夫躬傳》涕泣流兮萑蘭。《註》萑蘭,淚闌干也。

芄蘭。《揚子·太經》陽氣親天,萬物芄蘭。《註》芄蘭,茂密也。

通欄。《後漢·東夷傳》徙于馬蘭。《註》蘭卽欄。

通斕。《吳志·孫權傳》童謠曰:黃金車,斑蘭耳。

《韻補》陵延切,音連。《宋玉·招䰟》川谷徑複流潺湲,光風轉蕙氾崇蘭,經堂入奧塵朱筵。

【芝】

芝【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正韻》旨而切,音之。《說文》神草也。《本草》有靑赤黃白黑紫六色。《註》芝爲瑞草,服之神仙。《王充·論衡》芝生於土,土氣和,故芝草生。《瑞應圖》王者敬事耆老,不失舊故,則芝草生。《白虎通》德至山陵,則景雲出,芝實茂。

《禮·內則》芝栭蔆椇。

《揚雄·甘泉賦》于是乗輿,乃登夫鳳凰兮而翳華芝。《註》華芝,華蓋也。《六書略》隷作㞢,象芝出地。

【早】

早【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子皓切,遭上聲。《說文》晨也。

先也。《易·坤卦》由辨之不早辨也。

與皁同。《周禮·地官·司徒》宜皁物。《註》皁物,柞、栗之屬。《釋文》皁音早。本或作早。《說文》作。从日在甲上。

【显】

顯【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4画

〔古文〕㬎《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呼典切,音憲。《爾雅·釋詁》光也。

見也。《玉篇》明也,覿也,著也。《書·泰誓》天有顯道,厥類惟彰。《傳》言天有明道,其義類惟明。

達也。《左傳·僖二十五年》是求顯也。《孟子》而未嘗有顯者來。《疏》言未嘗有富貴顯達者來家中。

姓。《風俗通》周卿顯甫。

《正韻》曉見切,音韅。覿也。

人名。《禮·檀弓》子顯致命于穆公。《釋文》顯,呼遍切。

叶馨煙切,音羶。《郭璞·朝鮮贊》箕子避商,自,非。

【时】

時【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旹《唐韻》《集韻》《韻會》市之切《正韻》辰之切,音蒔。《說文》四時也。《釋名》四時,四方各一時。時,期也,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至也。《書·堯典》敬授人時。《傳》敬記天時以授人也。《又》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禮·孔子閒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淮南子·天文訓》隂陽之專精爲四時。《又》三月而爲一時。

《韻會》辰也,十二時也。

《廣韻》是也。《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傳》時,是也。《詩·大雅》曰止曰時,築室于兹。《朱傳》可以止于是,而築室矣。

《博雅》伺也。《論語》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疏》謂伺虎不在家時而往謝之。

《博雅》善也。《廣韻》中也。

地名。《左傳·莊九年》戰于乾時。《註》乾時,齊地。時水在樂安界,岐流旱則竭涸,故曰乾時。

姓。《廣韻》良吏傳有時苗。《何氏姓苑》云:今鉅鹿人。

與塒同。《詩·王風》雞棲于塒。《釋文》塒,本亦作時。

《韻補》叶上紙切。《王粲·七釋》不以志易道,不以身後時。進德修業,與世同理。

叶側吏切。《屈原·離騷》忳鬰邑余侘傺兮,吾獨窮苦乎此時也。叶下態,態音替。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