盎然熏四支

出自:宋代·苏轼《答李邦直》

拼音:[àng][rán][xūn,xùn][sì][zhī]

平仄:仄平平仄平

美人如春风,著物物未知。
羁愁似冰雪,见子先流澌。
子従徐方来,吏民举熙熙。
扶病出见之,惊我一何衰。
知我久慵倦,起我以新诗。
诗词如醇酒,盎然熏四支
径饮不觉醉,欲和先昏疲。
西斋有蛮帐,风雨夜纷披。
放怀语不择,抚掌笑脱颐。
别来今几何,春物已含姿。
柳色日夜暗,子来竟何时。
徐方虽云乐,东山禁游嬉。
又无狂太守,何以解忧思。
闻子有贤妇,华堂咏《螽斯》。
曷不倒囊橐,卖剑买蛾眉。
不用教丝竹,唱我新歌词。

查看原文

注释

【盎然】气氛、趣味等充溢的样子:鲜花盛开,春意盎然。
【四支】四肢。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盎】

盎【午集中】【皿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烏浪切《韻會》《正韻》於浪切,鴦去聲。《說文》盆也。《爾雅·釋器》盎謂之缶。《疏》瓦器也。可以節樂,可以盛水,盛酒。《揚子·方言》罃甈謂之盎。《後漢·逢萌傳》首戴瓦盎。《古樂府·東門行》盎中無斗儲。《譚子化書》湯盎投井,所以化雹也。

盛貌。《孟子》盎於背。《註》其背盎盎然盛。《樓异嵩山賦》方春陽之盎盎。

盎齊,酒名。《周禮·天官》酒正,辨五齊之名,三曰盎齊。《註》盎,猶翁也。盛而翁翁然蔥白也。

門名。《三輔黃圖》長安城南,出東頭,第一門曰覆盎門。

姓。見《姓苑》。

《廣韻》烏朗切《集韻》《韻會》倚朗切《正韻》於黨切,鴦上聲。義同。《說文》或作㼜。

【然】

然【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如延切,音䔳。《說文》燒也。《註》徐鉉曰俗作燃。蓋后人增加。《孟子》若火之始然。《管子·弟子職》蒸閒容蒸,然者處下。《文劉績曰》古者,束薪蒸以爲燭。蒸,細薪也。稍寬其束,使其蒸閒可各容一蒸,以通火氣。

使已然者居下,未然者居上,則火易然也。《集韻》通作䕼。

《玉篇》許也,如是也。譍言也。《史記·張耳陳餘傳》此固趙國立名義不侵爲然諾者也。

《廣韻》語助。《禮·檀弓》歲旱,穆公召縣子而問然。《註》然之言焉也。

《廣韻》如也。《詩·邶風》惠然肯來。《禮·檀弓》貿貿然來。

承上接下語。《禮·曲禮》然後客坐。

《檀弓》然則盍行乎。《文王世子》然而衆知父子之道矣。

《禮·祭義》國人稱願,然曰:幸哉有子如此。《註》然猶而也。

果然,獸名。《周禮·春官·巾車》然。字註。

率然,蛇名。《孫子·九地篇》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

連然,縣名。《前漢·地理志》益州郡連然有鹽官。

燕然,山名。《前漢·匈奴傳》至速邪烏燕然山。

姓。《左傳》楚然丹。鄭然明。

叶而鄰切,音人。《劉向·列女贊》齊女傅母,防女未然,莊姜亦材,卒能脩身。《馬融·東巡頌》散齊卽畢,越翼良辰,棫槱增積,烈火燔然。

【熏】

熏【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類篇》隷作熏。《說文》火煙上出也。从屮从黑,屮黑熏象也。《玉篇》熱也。《廣韻》火氣盛貌。同燻。《詩·豳風》穹窒熏䑕。

《大雅》憂心如熏。《傳》熏,灼也。《釋文》熏,本又作燻。《周禮·秋官·翦氏》以莽草熏之。

《詩·大雅》公尸來止熏熏。《傳》熏熏,和悅也。《箋》熏熏,坐不安之貌。《釋文》熏,說文作醺。醉也。

《蔡邕·釋誨》下獲熏胥之辜。《註》謂相熏烝得罪也。

《呂氏春秋》東南曰熏風。

《後漢·趙壹傳》陟遂與言談,至熏夕,極歡而去。

通作薰。《易·艮卦》厲薰心。《後漢·馬廖傳》聲薰天地。

《集韻》吁運切,音訓。灼也。

與釁通。《齊語》三釁三沐之。《註》釁或爲熏。

叶須緣切,音宣。《黃庭經》沐浴盛潔棄肥熏,入室東向誦玉篇。《正譌》中从。與囱同。俗从田,誤。

【四】

四【丑集上】【囗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息利切,音泗。《說文》囗,四方也。八,別也。囗中八,象四分之形。

《玉篇》隂數次三也。《正韻》倍二爲四。《易·繫辭》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又》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姓。《正字通》宋有四象,慶元閒知汀州府。

《正字通》今官司文移變四作肆,防詐譌易,非四之本義也。

《集韻》息七切,音悉。關中謂四數爲悉。○按《正字通》云平聲音司,引《樂譜》四五讀司烏,不知此特口變易,非四有司音也。《正字通》誤。

【支】

支【卯集下】【支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巵。《說文》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註》徐鍇曰:竹葉下垂也。《增韻》俗作攴,非。

《韻會》庶也。《詩·大雅》本支百世。《傳》支,支子也。《儀禮·士昏禮》支子則稱其宗。《註》支子,庶昆弟也。

《廣韻》持也。《左傳·定元年》天之所壞,不可支也。

《周語》武王克殷,作詩以爲飮歌,名之日支。《註》支,拄也。

《廣韻》度也。《晉書·職官志》有度支尚書。

《韻府》支,券也。《魏書·盧仝傳》一支付勳人,一支付行臺。《韓愈·寄崔立之詩》當如合分支。《註》今時人謂析產符契爲分支帳。

《大戴禮》燕支地計衆,不與齊均也。《註》支,猶計也。

《玉篇》支離自異。《類篇》一曰分也。《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支離分赴。《註》支離,分散也。

《玉篇》載充也。

《韻會》十二支,辰名。《史記·天官書註》爾雅釋天云:歲陽者,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干是也。歲隂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是也。

《後漢·王符傳》明帝時,以反支日,不受章奏。《註》凡反支日,用月朔爲正,十二支終戌亥,反還於子丑。如朔日遇戌亥,卽初一爲反支也。見隂陽書。

國名。《書·禹貢》崑崙,析支,渠搜,西戎卽敘。《註》馬云:析支在河關西。《前漢·平帝紀》黃支國獻犀牛。《註》應劭曰:黃支在日南之南。

《西域傳》條支國臨西海。

山名。《史記·匈奴傳》出隴西,過焉支山。《註》焉支山,在丹州。

荔支,果名。《後漢·和帝紀》舊南海獻荔支。

姓。《莊子·列禦》朱泙曼學屠龍於支離益。《何氏姓苑》支氏,琅邪人。《後趙錄》司空支雄。

與胑肢通。《易·坤卦》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疏》四支,猶人手足。

與枝通。《詩·衞風》芄蘭之支。《前漢·揚雄傳》支葉扶疎。

與梔通。《前漢·司馬相如傳》鮮支黃礫。《註》鮮支,卽今梔子樹也。

《集韻》翹移切,音衹。令支,縣名。《齊語》刜令支。《註》今爲縣在遼西。

《集韻》支義切,音寘。《揚子·方言》南楚謂謰謱爲支註。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