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途各腾趠

出自:清代·林朝崧《书怀赠松坞居士》

拼音:[fēn,fèn][tú][gè,gě][téng][chuō,zhuó]

平仄:平平仄平平

男儿不富贵,鍊丹驻年貌。
二者两无成,且从性所乐。
海上有敝庐,藏书归自校。
日与古人友,不为外物挠。
怜君钻故纸,未收稽古效。
开馆卖文字,逢人说忠孝。
闻声久相思,一见如漆胶。
群雄争山河,众才被笼罩。
谋臣与猛将,分途各腾趠
吾党贵传道,穷通何足较。
愿因汝南评,扶翼周孔教。
赋诗叙鄙怀,险韵难推敲。

查看原文

注释

【分途】见"分涂"。
【腾趠】见"腾踔"。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分】

分【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府文切《集韻》《韻會》方文切,音餴。《說文》別也。从八刀,刀以分別物也。《易·繫辭》物以羣分。

《增韻》裂也,判也。

《廣韻》賦也,施也。《增韻》與也。

《玉篇》隔也。

《前漢·律歷志》一黍之廣爲一分。分者,自三微而成著,可分別也。

半也。《公羊傳·莊二年》師喪分焉。《荀子·仲尼篇》以齊之分,奉之而不足。

徧也。《左傳·哀元年》熟食者分,而後敢食。

與紛通。《荀子·儒效篇》分分乎其有終始也。《淮南子·繆稱訓》禍之生也分分。《註》猶紛紛。

《周禮·天官》以待國之匪頒。《註》匪讀爲分。

《唐韻》扶問切《集韻》《韻會》符問切,汾去聲。名分也。《禮·禮運》禮達而分定。

均也,分劑也。《禮·曲禮》分毋求多。

分位也。《漢諸葛亮出師表》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集韻》方問切,紛去聲。均也。《左傳·僖元年》救患分災。

《正韻》府吻切,音粉。《爾雅·釋器》律謂之分。《註》分音粉,律管可以分氣。

《韻補》叶膚容切,音丰。《曹植·七啓》太極之初,渾沌未分。萬物紛錯,與道俱隆。

叶膚眠切,音近徧。《班固·西都賦》九市開場,貨別隊分。人不得顧,車不得旋。災字原刻从。

【途】

途【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同都切,音徒。《玉篇》路也。《廣韻》道也。

通作涂、塗。《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經涂九軌。《論語》遇諸塗。

叶徒故切,音度。《張衡·思以交集兮,凍雨沛其灑途。轙琱輿而樹葩兮,擾應龍以服輅。

【各】

各【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古洛切《集韻》剛鶴切《韻會》《正韻》葛鶴切,音閣。《說文》異辭也。从口从夂。夂者,有行而止之不相聽也。《書·湯誥》各守爾典,以承天休。

屠各,北方種落名。《後漢·公孫瓚傳》瓚子續爲屠各所殺。

《字彙補》借作部落之落,見諸葛銅鐺。

《字彙補》引沈括筆談云:又借作洛。《石鼓文》大車出各。

【腾】

騰【亥集上】【馬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登切,音滕。《玉篇》上躍也,奔也。《禮·月令》季春,合累牛騰馬,游牝于牧。《註》累、騰,皆乗匹之名。《疏》季春陽盛,物皆產乳,故合累牛騰馬,使牝就牡,欲孳生蕃也。

《說文》傳也。一曰犗馬也。

姓。

與媵通。《儀禮·公食大夫禮》衆人騰羞者盡階,不升堂,授以蓋降出。《註》騰當作媵。媵,送也。授,授先者一人。俗作驣。

【趠】

趠【酉集中】【走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集韻》敕角切,音晫。與逴同。《說文》遠也。《晉書·曹毗傳》趠不希騄駬之蹤。

《類篇》一曰蹇也。

《集韻》他弔切,音糶。與趒同。《類篇》越也。

《集韻》《韻會》《正韻》敕敎切,音掉。《玉篇》行貌。《類篇》超也。《韻會》通作踔。

《集韻》丑交切,音䫸。義同。

《集韻》竹角切,音琢。疾走也。

風名。吳中梅雨旣過,淸風彌旬,謂之舶趠風。蘇軾有舶趠風詩。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