黾勉不敢诉

出自:明代·卢宁《己酉入觐夜过鄱阳湖三十二韵》

拼音:[mǐn,miǎn,měng][miǎn][bù,fǒu][gǎn][sù]

平仄:仄仄仄仄仄

月黑鄱龙湖,无风不可渡。
况复金飙鸣,搴帷逆浪溯。
舟浅行箧单,不任波涛吼。
乾坤荡欲浮,蛟蜃纷以抪。
野霭蔽匡庐,玄云杂苍雾。
彭泽隐无依,吴城渺难据。
横烟浩淼茫,恶少潜招聚。
万境灭行踪,百丈迷牵步。
青岛无前期,黄湾宜早住。
长年懒被嗔,晚宿畏逢怒。
翱翔课海歌,黾勉不敢诉
长庚没已深,七宿横空溯。
试险三十里,惊问生烦怖。
天地一孤舟,进止浑无厝。
击楫矢中流,必济勿疑顾。
况复觐天颜,迟我惇成裕。
戒徒罔复睡,束缚厚衣袽。
望气备风妖,登楼理战具。
桡挥六鹢翰,箭耀九龙鞲。
旌转风忽条,星扬光乍露。
帆高开水鸣,舟顺奔电赴。
暖浪濯清蒲,晴洲俨芳杜。
鞋岛已脱尘,妆台若流婺。
五鼓下龙城,马当报晨寤。
舟子贺同安,推窗慰鸥鹭。
吏喜称再生,仆忻废朝哺。
君子仗皇灵,况复脩候度。
海岳胥护持,忠信天所祚。
居常即甚荣,遇变亦孔固。
不被鬼神猜,宁令蝄蟓忤。
所贵明达贤,抱正履夷素。
珍重父母躯,无以河冰故。

查看原文

注释

【黾勉】1.亦作"黾俯"。 2.勉励,尽力。 3.勉强。
【不敢】1.谓没胆量,没勇气。亦表示没有胆量做某事。 2.指没有胆量做某事。 3.方言。不要。 4.谦词。犹不敢当。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黾】

黾【亥集下】【黽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0画

《正字通》俗黽字。

作,亦非。

【勉】

勉【子集下】【力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亡辨切《集韻》《韻會》《正韻》美辨切,音免。《說文》强也。从力,免聲。《廣韻》勖也,勸也。《增韻》勤也。《禮·表記》使民有所勸勉,愧恥以行其言。

通作免。《前漢·薛宣傳》宣因移書勞免之。

《谷永傳》閔免遁樂。《註》師古曰:閔免,猶黽勉也。

【不】

不【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

《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

《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

《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

《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

《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䳡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䳡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䳕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謂之隹,揚州人亦然。

未定之辭也。《陶潛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

姓。《晉書》汲郡人不準。◎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轉注古音,音彪。

《正韻》芳無切。與柎通。花萼跗也。《詩·小雅》鄂不韡韡。《鄭箋》承華者,鄂也。不當作柎。鄭樵曰:不象萼蔕形。與旉通。《陸璣詩疏》柎作跗。《束皙·補亡詩》白華絳趺。《唐詩》紅萼靑趺皆因之。

華不注,山名,在濟南城東北。《左傳·成二年》晉卻克戰于鞌,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伏琛齊記》引摯虞畿服經,不,與詩鄂不之不同。李白詩:兹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蓋因華跗而比擬之。胡傳讀不如卜,非。

《古詩·日出東南隅行》使君謝羅敷,還可共載不。羅敷前致辭,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〇按愚當讀若吾,疑模切,與敷不夫叶。敷不夫本同模韻,《正字通》不改音符,叶夫愚,非是。

與丕同。《書·大誥》爾丕克遠省。馬融作不。《秦·詛楚文》不顯大神巫咸。《秦·和鐘銘》不顯皇祖。與詩周頌不顯不承同。不顯不承,猶書云丕顯丕承也。

《韻補》叶補美切,音彼。《荀子·賦篇》然易知,而致有理者與。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與。所不謂小人所鄙也。《正字通》不字在入聲者,方音各殊,或讀逋入聲,或讀杯入聲。司馬光切韻圖定爲逋骨切,今北方讀如幫鋪切,雖入聲轉平,其義則一也。

【敢】

敢【卯集下】【攴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上下相付持也。隷變作敢。《書·益稷》誰敢不讓,敢不敬應。

《盤庚》敢恭生生。《疏》有人果敢奉用進進於善言,好善不倦也。

《儀禮·士虞禮》敢用絜牲剛鬣。《註》敢,冒昧之辭。《疏》凡言敢者,皆是以觸尊,不自明之意。

《博雅》敢,衂也。《廣韻》勇也,犯也。《增韻》忍爲也。

【诉】

訴【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桑故切《集韻》《韻會》《正韻》蘇故切,音素。《說文》吿也。《玉篇》論也,吿訴冤枉也。《廣韻》毀也。《左傳·成十六年》郤犫訴公于晉侯。《註》譖也。《史記·龜筴傳》王有德義,故來告訴。

《說文》或作。亦作愬。《論語》膚受之愬。《註》愬己之冤也。《前漢·五行志》引作訴。

《韻會小補》通作遡。《戰國策》衞君跣行,告遡於魏。《註》遡愬同。

《集韻》昌石切,音尺。亦毀也。《說文》本作。《字彙補》譌作辨,非。辨字左从言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