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闻董葛到韩欧

出自:明代·卢宁《江浯溪别归祁门惜阴院三十四韵》

拼音:[hé,hē,hè][wén][dǒng][gé,gě][dào][hán][ōu]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浯溪道人洁且脩,祁山未琢青环璆。
手持道录湖海游,褒衣博带澄双眸。
不说羲轩与文周,洙泗濂洛俱浮沤。
阳明倡道跨东瓯,良知独致树旌斿。
心性主张与动谋,知行齐举圣域优。
南峻江门嘉会楼,心无忘助得千休。
新泉正派江汉流,石城遥访横扁舟。
今贤岂不古圣侔,道本一致无薰莸。
要知博约浚源头,虞夏咨命垂鲁邹。
请君祖述古尼丘,泰山沧海难比犹。
鞭农驾昊凌千秋,汗颜哀定走嬴刘。
何闻董葛到韩欧,宿病元从寡欲瘳。
师心持志回万牛,照乘明珠肯暗投。
君行把袂重绸缪,新都暇日辨龙虬。
惜阴院宇清以幽,何年建此追前脩。
忧勤当是禹王俦,再来示我莫大猷。
听调天鼓帝乐御玄洲,那数穷檐委巷弹箜篌。

查看原文

注释

【韩欧】唐代韩愈和宋代欧阳修的并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何】

何【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

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

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

《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

《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

《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

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

姓。

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

《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易·噬嗑》何校滅耳。《詩·曹風》何戈與祋。《小雅》何簑何笠。《商頌》百祿是何。

通訶。《前漢·賈誼傳》大譴大何。《註》譴,責也。何,詰問也。

【闻】

聞【未集中】【耳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無分切,音文。《說文》知聞也。《書·堯典》帝曰:兪,予聞如何。《禮·少儀》聞始見君子者。《疏》謂作記之人,不敢自專制其儀,而傳聞舊說,故云。

《禮·玉藻》凡於尊者,有獻而弗敢以聞。《前漢·武帝紀》舉吏民能假貸貧民者以聞。

姓。《正字通》宋咸平進士聞見。明尚書聞淵。

聞人,複姓。《後漢·靈帝紀》太僕沛國聞人襲爲太尉。《註》姓聞人,名襲,風俗通曰:少正卯,魯之聞人,其後氏焉。

獸名。《山海經》杳山有獸焉,其狀如彘,黃身白頭白尾,名曰聞,見則天下大風。

《廣韻》亡運切《集韻》《韻會》《正韻》文運切,發聞惟腥。《釋文》聞,音問,又如字。

《廣韻》名達。《書·微子之命》爾惟踐修厥猷,舊有令聞。《詩·大雅》令聞令望。《朱註》令聞,善譽也。

通作問。《前漢·匡衡傳》淑問揚乎疆外。

《韻補》叶無沿切,音近眠。《楚辭·九章》孤臣唫而抆淚兮,放子出而不還。孰能思而不隱兮,昭彭咸之所聞。還音旋。

【董】

董【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音懂。《爾雅·釋詁》董,督,正也。《書·大禹謨》董之用威。

《博雅》固也。

深藏也。《史記·倉公傳》氣當大董。

《周禮·春官》辨九,四日振動。《鄭註》動讀爲董。書亦或爲董。振董,以兩手相擊也。

《玉篇》藕根也。

董蕖。《續博物志》董蕖者,婆羅門云阿苗根,似白芷。

亭名。《左傳·文六年》改蒐于董。《註》河東汾隂縣有董亭。

澤名。《後漢·郡國志》文喜邑有董池陂,古董澤。

姓。《左傳·昭二十九年》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實甚好龍,龍多歸之,服事帝舜,賜之姓曰董。

《宣二年》董狐,古之良史也。

《集韻》主勇切,音腫。《羣經音辨》短也。《左傳》余髮董董,今本作種種。

《字彙補》董正之董,讀若督,東谷切。《集韻》通作蕫。

【葛】

葛【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集韻》《正韻》居曷切,音割。《玉篇》蔓草也。《易·困卦》困于葛藟。《註》引蔓纏繞之草。《埤雅》瓜葛皆延蔓相及,故屬之綿遠者取譬瓜葛。《蔡邕·獨斷》凡與先帝、先后有瓜葛者,皆會尚書官屬陛西除下。

《說文》絺綌,草也。《詩·周南》葛之覃兮。《傳》葛所以爲絺綌。《周禮·地官·掌葛掌》以時徵絺綌之材于山農。

《司馬相如·大人賦》雜遝膠葛以方馳。《註》膠葛,驅馳也。

國名。《書·仲虺之誥》乃葛伯仇餉。《春秋·桓十四年》邾人、牟人、葛人來朝。

水名。《水經注》沭水又南與葛陂相會。

山名。《越絕書》有葛山。《山海經》葛山之首無草木。

姓。《通志·氏族略》葛氏有三,嬴氏之後,以國爲氏。

諸葛,有熊氏之後爲詹葛氏,齊人語訛,以詹葛爲諸葛。

《毛詩古音攷》音結。《詩·邶風》旄丘之葛兮,何誕之節兮。《馬融·圍棋賦》乍緩乍急兮上且未別,黑白紛亂兮於約如葛。

《唐韻古音》《路史》葛天氏,葛音蓋。◎按古本葛與蓋通。

【到】

到【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正韻》都導切《集韻》《韻會》刀號切,音倒。《爾雅·釋詁》到,至也。《疏》到者,自遠而至也。《詩·大雅》靡國不到。

姓。《韻會》出彭城楚令尹屋到之後。

【韩】

韓【戌集中】【韋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胡安切《韻會》《正韻》河干切,音寒。《說文》井垣也。从韋,取其帀也。幹聲。

國名。《詩·大雅·韓奕箋》韓,姬姓之國也,後爲晉所滅,故大夫韓氏以爲邑名。《左傳·桓三年》韓萬御戎。《韻會》曲沃桓公之子萬,食邑于韓,後分晉爲國。

三韓,國名,辰韓,弁韓,馬韓也。見《後漢·東夷傳》。

《廣韻》姓也。《韻會》秦滅韓,以國爲氏。

叶胡千切,音焉。《孫楚·白起贊》神機電斷,氣齊卒然,南折勁楚,走魏禽韓。《說文》本作。《集韻》亦作榦幹。

【欧】

歐【辰集下】【欠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玉篇》《集韻》《韻會》於口切《唐韻》烏后切,音毆。《說文》吐也。或作嘔。《急就篇註》歐逆,吐而不下食也。《前漢·嚴助傳》歐泄,霍亂之病相隨屬。《山海經》薄魚一目,其音如歐。《註》郭璞曰:如人嘔吐聲也。《又》海外歐絲之野,在大踵東有女子跪據樹歐絲。《註》郭璞曰:言噉葉而吐絲,蓋蠶類也。《白氏六帖》跪樹歐絲,生桑得繭。

與毆通,捶擊也。《史記·留侯世家》良愕然欲歐之。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烏侯切,音鷗。與謳同。氣出而歌也。

歐歐,聲也。《魏繆襲·尤射》雞鳴歐歐,明燈皙皙。皙音制。

姓。歐冶子,古善鑄劒者,見《越絕書》。

歐侯、歐陽,俱複姓,見《漢書》。

刀名。《後漢·虞詡傳》寧伏歐刀以示遠近。《註》歐刀,人之刀也。

水名。《山海經》滏水東流,注于歐水。《集韻》或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