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笑雍容倍可亲

出自:近现代·王益初《韵和云峰兄春日见访七绝五首 其一》

拼音:[tán][xiào][yōng][róng][bèi][kě,kè][qīn,qìng]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雅教暌违几度春,逡巡何处挹清尘。
今番欣获重相会,谈笑雍容倍可亲

查看原文

注释

【谈笑】1.亦作"谈?"。 2.说笑﹔又说又笑。 3.形容态度从容。
【雍容】形容仪态大方,从容不迫:雍容闲雅|雍容华贵|雍容雅步|进止雍容|雍容有礼。
【可亲】可以亲近。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谈】

談【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徒甘切《正韻》徒藍切,音郯。《說文》語也。《徐曰》談者,和懌而悅言之。《廣韻》談話,言論也。《公羊傳·閔二年》魯人至今以爲美談。《禮·儒行》言談者,仁之文也。《史記·滑稽傳》談言微中。《晉書·阮修傳》王衍當時談宗。

《玉篇》戲調也。《詩·小雅》不敢戲談。

手談。《續博物志》王中郞以圍碁爲坐隱,或亦謂之爲手談。

縣名。《南齊書·州郡志》談縣屬益州始康郡。

蠻州名。《唐書·地理志》嶺南道有談州。

姓。《蜀錄》漢有征東將軍談巴。

《正韻》亦作譚。詳譚字註。

《韻會小補》叶徒黃切,音唐。《急就章》曹富貴,李尹桑。蕭彭祖,屈宗談。

【笑】

笑【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咲音肖。《廣韻》欣也,喜也。《增韻》喜而解顏啓齒也。

嗤也,哂也。《易·萃卦》一握爲笑。《詩·邶風》顧我則笑。《毛傳》侮之也。《禮·曲禮》父母有疾,笑不至矧。《註》齒本曰矧,大笑則見。《左傳·哀二十年》吳王曰:溺人必笑。《論語》夫子莞爾而笑。《註》小笑貌。

獸名。《廣東新語》人熊,一名山笑。

《韻補》思邀切。《詩·大雅》勿以爲笑,叶上囂、下蕘。《淮南子·汜論訓》不殺黃口,不獲二毛,于古爲義,于今爲笑。《古逸詩·趙童謠》趙爲號,秦爲笑。以爲不信,視地上生毛。

入宥韻,音秀。《江總詩》玉臉含啼還自笑,若使琴心一曲奏。或作咲。《前漢·揚雄傳》樵夫咲之。亦省作关。《前漢·薛宣傳》一关相樂。

【雍】

雍【戌集中】【隹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邕《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容切,音廱。《玉篇》和也。《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

《爾雅·釋天》太歲在戊曰著雍。

水名。《水經》四方有水曰雍。

縣名。《前漢·地理志》漁陽郡雍奴縣。

《前漢·中山靖王傳》雍門子壹微吟。《註》張晏曰:齊之賢者,居雍門,因以爲號。蘇林曰:六國時人,名周。

《廣韻》姓也。祭仲壻雍糾。見《左傳·桓十五年》。

《集韻》通作雝。《班固·兩都賦》乃流辟雍。○按禮王製作辟雝。

《集韻》委勇切,音壅。《周禮·秋官·司寇》雍氏。《註》謂隄防止水者也。《釋文》雍,於勇反。

《集韻》祐也。《揚雄·甘泉賦》雍神休。《註》晉灼曰:雍,祐也。師古曰:雍,聚也。雍讀曰擁。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用切,音㙲。《廣韻》九州名。雍,擁也。東崤,西漢,南裔,北居庸,四山之所擁翳也。《書·禹貢》黑水西河惟雍州。《釋文》雍,於用切。○按爾雅釋地作雝。

《韻會》國名。《左傳·僖二十四年》郜雍曹滕。《註》雍國,在河內山陽縣。《釋文》雍,於用反。

《廣韻》姓也。《韻會》文王子雍伯之後。

【容】

容【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註》謂包之也。

《唐書·狄仁傑傳》婁公盛德,爲所包容久矣。

儀容也。《禮·冠義》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射義》試之於射宮,其容比於禮,其節比於樂。

《玉藻》君子之容舒遲,見所尊者齊遫,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聲容靜,頭容直,氣容肅,立容德,色容莊。

從容,安也。《書·君》從容以和。《中庸》從容中道,聖人也。

《爾雅·釋器》容謂之防。《郭璞註》形如今牀頭小曲屛風,唱射者所以自防隱也,所以容身防矢也。

禮官曰容。《禮·樂記》使之行商容,而復其位。《註》容謂禮樂之官。使之檢視殷家禮樂之官,而復其位。《前漢·儒林傳》徐生善爲容。是善禮樂者謂之容也。

飛揚貌。《楚辭·九章》紛容容之無經兮。

《禮·內則》佩容臭。《註》香物也。助爲形容之飾,猶後世香囊也。

紗之輕者曰輕容。《唐苑類》輕容,無花薄紗也。

州名。古象郡地,唐置容州。

姓。八凱仲容之後。《禮記》有徐大夫容居。

慕容,複姓。

《集韻》尹竦切。與慫慂之慂同,勸也。

《正字通》余壟切,音涌。《前漢·郊祀歌》神之行,旌容容。

與頌通。《說文》貌也。从頁,公聲。《徐曰》此儀容字。歌頌者,美盛德之形容,故通作頌。後人因以爲歌頌字。《前漢·惠帝紀》有罪當盜械者,皆頌繫。《顏師古註》古頌與容同。《法志註》頌謂寬容之,不桎梏也。

叶與章切,音陽。《韓愈·獨孤申叔哀辭》如聞其聲,如見其容。嗚呼遠矣,何日而忘。

《參同契》天道甚浩廣,太無形容。虛寂不可覩,匡郭以消忘。

【倍】

倍【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俖《集韻》補妹切,音背。《說文》反也。《禮·緇衣》信以結之,則民不倍。《淮南子·人閒訓》單豹倍世離俗,巖居谷飮。

鄙俗也。《論語》斯遠鄙倍矣。

物財人事加等曰倍。《易·說卦》利市三倍。《詩·大雅》如賈三倍。《書·周官》夏商官倍,亦克用乂。

《左傳·僖三十年》燭之武曰:焉用亡鄭以倍鄰。《註》益也。

《越絕書》計倪曰:以智論之,以決斷之,以道佐之,斷長續短,一歲再倍,其次一倍。

《韓愈·韓滂墓誌》滂讀書倍文,功力兼人。《註》倍文,謂背本暗記也。《周禮註》倍文曰諷,韓語本此。

《集韻》《韻會》《正韻》蒲枚切,音裴。《賈子容經篇》諺曰:君子重襲,小人無由入。正人十倍,邪僻無由來。

倍尾,山名,通作陪。

倍阿,鬼名。《莊子·達生篇》東北方之下者,倍阿鮭蠪躍之。《林獻齋註》屋中東方之鬼也。緇原字从。

【可】

可【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肯我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我切,音坷。《說文》肯也。《廣韻》許可也。《韻會》可者,否之對。《書·堯典》囂訟可乎。《文中子·事君篇》達人哉山濤也,多可而少怪。

僅可,未足之辭。《論語》子曰:可也。

《禮·內則》擇于諸母與可者。《註》諸母,衆妾也,可者,傅御之屬也。

所也。《禮·中庸》體物而不可遺。《註》體猶生也,可猶所也。不有所遺,言萬物無不以鬼神之氣生也。

姓。《正字通》唐諫議大夫可中正,宋紹興進士可懋。

《字彙補》苦格切,音克。《魏書·吐谷渾傳》可汗,此非復人事。《唐書·突厥傳》可汗猶單于也,妻曰可敦。

叶孔五切,音苦。《韓愈·元和聖德詩》負鄙爲難,縱則不可。出師征之,其衆十旅。

叶口箇切,軻去聲。《魏文帝·寡婦賦》伏枕兮不寐,逮平明兮起坐。愁百端兮猥來,心鬱鬱兮無可。

《集韻》歌古作可。註詳欠部十畫。

讀作何。《石鼓文》其魚隹可。《風雅廣逸註》隹可讀作惟何,古省文也。

【亲】

親【酉集上】【見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七平聲。《廣韻》愛也。《孝經序》親譽日著。《註》慈愛之心曰親。《荀子·不苟篇》交親而不比。《註》親謂仁恩。《周語》慈惠保民,親也。

近也。《易·乾卦》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

《增韻》躬也。《詩·小雅》弗躬弗親。《箋》言不躬而親之也。《禮·文王世子》世子親齊而養。《註》親,猶自也。

《釋名》襯也。言相隱襯也。《增韻》姻也。《禮·大傳》親者,屬也。《疏》謂有親者,各以屬而爲之服。《左傳·昭十四年》祿勳合親。《杜註》親,九族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隂禮敎親,則民不怨。《註》謂男女之禮,婚姻以時,則男不曠,女不怨。

六親,父母、兄弟、妻子也。《管子·牧民篇》上服度則六親固。

《前漢·禮樂志註》如淳曰:父、子、從父昆弟、從祖昆弟、曾祖昆弟、族昆弟,爲六親。

姓。《史記·孟嘗君傳》齊王逐周最,而聽親弗。《註》親弗,人姓名。《戰國策》作祝弗。

通作新。《大學》在親民。《程註》親,當作新。

《唐韻》七遴切《集韻》《韻會》七刃切《正韻》寸遴切,七去聲。《左傳·桓二年》庶人工商,各有分親。《註》以親疏爲分別。《釋文》有平去兩音。

《廣韻》親家也。《集韻》婚姻相謂爲親。

叶蒼先切,音千。《楊方·合歡詩》磁石引長針,陽燧下焱煙,宮商聲相和,心同自相親。《字彙》古从,非。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