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耶雪耶耀天阙

出自:近现代·宗远崖《须弥山并序庚子》

拼音:[shān][yé,yē][xuě][yé,yē][yào][tiān][quē,què]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少读古梵经,知有须弥山。
须弥在何许,乃在华严世界之中间。
华严世界光融融,香水大海涵层空。
须弥峻极此特立,人迹杳绝鸟道穷。
藏人尊之为山祖,远近咸仰四高峰。
云有四神女,万古不改冰雪容;少者居最高,瞻之在前不可从。
神女连翩戏冰川,云作长帆冰作船。
自言其心可纳须弥于芥子,乃能凭虚禦风直造须弥巅。
知我好奇心复坚,因风远约穷攀援。
我身忽忽与之往,横奔独跨苍龙杖。
欲观香海翻香涛,但见流沙沙浪高。
茫茫迷路自惊啸,神女相迎更相笑:“尔今何犹尽信书,须弥入眼在须臾。
”山耶雪耶耀天阙,磅礡气压昆仑没,无论阿尔卑斯之突兀。
寤寐所求今得践,身入冰川初不辨。
冰塔雪芝浩焕衍,满川群立白玉巘,使我一步三回眄。
失笑大叫长冰裂,侧足直堕冰龙穴,龙承以髯骨不折。
穴旁高壁垂长绳,霎时引我缘空升。
岂知神女好捉弄,上有笑语相和应。
我出重幽心胆粗,北坡直上云相扶。
神女迎面立,扬手齐高呼:“帝言此坡终古莫能逾,尔今何藉横跨淩天都。
”欢然拥我复励我,为指要路山之左。
劝我禦风我不肯,要凭双足登绝顶。
凿空辟径,高歌长谣。
我心熔冰,我气冲霄。
披虹霓兮踏琼瑶,近天都兮闻九韶。
且延伫兮长望,呼神女兮夺高标。
腾身而上无前峰,俯仰一气青濛濛。
天花雨散梦翻海,醒来恍恍追奇踪。
奇迹出现东方龙,健儿直捣梵帝宫。
南坡通途何足攻,北坡绝路敢上冲。
攀升不藉扶摇风,战天斗地乐无穷,征服天险夺神功。
新事拍入电影中,笑我梦魂徒自雄,今日真见珠穆朗玛旌旗红。

查看原文

注释

【天阙】1.天上的宫阙。 2.天子的宫阙﹐亦指朝廷或京都。 3.指两峰对峙之处。因其形似双阙﹐故称。 4.星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山】

山【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所閒切《集韻》《韻會》師閒切《正韻》師姦切,起之形。《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書·禹貢》奠高山大川。《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

《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靑州齊魯之地也。見《讀山海經語》。

連山,古易名。《周禮·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註》似山之出內氣也。

姓。古烈山氏之後。

公山,複姓。

《集韻》《韻會》所旃切,音仙《詩·小雅》幽幽南山。叶上干,干音堅。

《孔子·丘陵歌》喟然迴慮,題彼泰山。鬱確其高,梁甫迴連。○按山在刪韻,古轉聲寒刪先通,則非止叶音矣。

叶疏臻切,音甡。《班固·東都賦》吐燄生風,欱野歕山。叶下振。《正字通》本部與土阜石三部通者,互見。

【耶】

耶【未集中】【耳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以遮切《韻會》余遮切《正韻》于遮切,音邪。《玉篇》俗邪字。《正韻》語助。

疑辭。

《增韻》俗謂父曰耶。《古木蘭詩》卷卷有耶名。《杜甫詩》見耶背面啼。

《荀子·議兵篇》莫耶長刃利鋒。《正字通》吳大夫莫耶作寶劒,因謂劒爲莫耶。或曰干將莫耶,當時鑄劒者夫婦之名,故雄劒名干將,雌劒名莫耶。

《史記·淳于髠傳》汙耶下地。《說苑》作汙邪。

《正韻》徐嗟切,音邪。《荀子·成相篇》耶枉僻囬失道途。

《韻補》叶余嗟切,音近倭。《韓愈·施先生墓誌銘》縣曰萬年,原曰神禾。高四尺者,先生墓耶。

【雪】

雪【戌集中】【雨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相絕切《韻會》《正韻》蘇絕切,音㡜。《說文》本作䨮。凝雨。《元命包》隂凝爲雪。《釋名》雪,綏也。水下遇寒氣而凝,綏綏然下也。《埤雅》雪六出而成華,言凡草木華五出,雪華獨六出,隂之成數也。《詩·邶風》雨雪其雱。

《廣韻》除也。《韻會》洗也。《莊子·知北遊》澡雪而精神。《戰國策》得賢士與共國,以雪先王之恥,孤之願也。

《廣韻》拭也。《家語》以黍雪桃。《史記·酈食其傳》沛公遽雪足杖矛,曰:延客入。

小雪、大雪,名。見《後漢·律曆志》。

山名。《後漢·明帝紀註》天山卽祈連山。一名雪山。

陽春白雪,古曲名。

姓。《正字通》明洪武中巡雪霽。

【耀】

耀【未集中】【羽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4画

《廣韻》弋照切《集韻》《韻會》《正韻》弋笑切,音燿。光耀。矅,或作耀。《左傳·莊二十二年》光遠而自他有耀者也。

【天】

天【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腆平聲。《說文》顚也。至高在上,从一大也。《白虎通》鎭也,居高理下,爲物鎭也。《易·說卦》乾爲天。《禮·禮運》天秉陽,垂日星。荀子曰:天無實形,地之上至虛者皆天也。邵子曰:自然之外別無天。《程子遺書》天之蒼蒼,豈是天之形。視下亦復如是。《張子正蒙》天左旋,處其中者順之,少遲則反右矣。《朱子·語類》離騷有九天之說,諸家妄解云有九天。據某觀之,只是九重。蓋天運行有許多重數,裏面重數較軟,在外則漸硬,想到第九重成硬殻相似,那裏轉得愈緊矣。○按天形如卵白。細察卵白,其中之絪縕融密處確有七重,第八重白膜稍硬,最後九重便成硬殻。可見朱子體象造化之妙。今西洋曆說,天一層緩似一層,此七政退旋,所以有遲速也。

星名。《爾雅·釋天》天,根氐也。《周語》天根見而水涸。

古帝號。葛天氏,見《疏仡紀》。

神名。《山海經》形天與帝爭神,帝斷其首,乃以乳爲目,臍爲口,操干戚以舞。形一作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或作獸名,非。

地名。《蜀地志》蜀卭僰山後四野,無晴日,曰漏天。《杜甫詩》地近漏天終歲雨。

山名。《九州要記》凉州古武城有天山,黃帝受金液神丹于此。一曰在伊州。《註》天山,卽祁連山。

天,樂名。鈞天廣樂,見《史記·趙世家》。

署名。《唐六典》內閣惟祕書閣,宏壯曰木天。今翰林院稱木天署。

景天,草名。《陶弘景曰》以盆盛,置屋上,辟火灾。

髡》其人天且劓。

姓。漢長社令天高。見《姓苑》。○按先韻,古與眞文通,故天字皆从鐵因反。考之經史皆然,惟《易》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與庚靑通耳。《正字通》謂,至尊莫如天,天以下又莫如君父,字音必不可僭易攺叶,所論頗正大。,武后所造天字,似篆文天。

【阙】

闕【戌集上】【門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袪月切《集韻》《韻會》《正韻》丘月切,。《說文》門觀也。《徐曰》中央闕而爲道,故謂之闕。《玉篇》象魏闕也。《廣韻》闕在門兩旁,中央闕然爲道也。《正韻》宮門雙闕也。《韻會》爲二臺于門外,作樓觀於上,上員下方,以其縣法謂之象魏。象,治象也。魏者,言其狀魏魏然高大也,使民觀之,因爲之觀,兩觀雙植,中不爲門。

宮門、寢門、冢門皆曰闕。《古今注》闕,觀也。古每門樹兩觀於其前,所以標表宮門也。其上可居,登之則可遠觀,故謂之觀。人臣將至此,則思其所闕,故謂之闕。《爾雅·釋宮》觀謂之闕。《詩·鄭風》挑兮達兮,在城闕兮。《傳》乗城而見闕。《左傳·莊二十一年》鄭伯享王于闕西辟。《註》闕,象魏也。《史記·高祖紀》立東闕、北闕。

《秦本紀》築冀闕。《註》劉伯莊云:冀猶記事,闕卽象魏也。

《廣韻》失也,過也。

《集韻》乏也,空也。

《增韻》不恭也。

《玉篇》少也。《左傳·成十三年》又欲闕翦我公室。

《廣韻》不供也。《左傳·襄四年》敞邑褊小,闕而爲罪。《註》闕,不供也。

《增韻》虛也。《禮·禮運》三五而闕。《註》一盈一闕,屈伸之義也。

《增韻》游車補闕者曰遊闕。《周禮·春官·車僕》掌戎路之萃,廣車之萃,闕車之萃。《註》闕車,所用補闕之車也。《左傳·宣十二年》潘黨率游闕四十乗。《註》游車,補闕者。

不合也。《前漢·王莽傳》歸師勿遏,圍城謂之闕。《註》此兵法之言也。闕,不合也。

毀也。《禮·曾子問》入自闕。《註》闕,謂毀宗也。

《正韻》闕翟后服刻繒爲衣,不畫也。《周禮·天官·內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褘衣、揄狄、闕狄(、鞠衣、展衣、緣衣)。《註》闕狄,畫羽飾。展衣,白衣也。《詩·衞風·玼兮玼兮其之翟也傳》褕翟,闕翟,羽飾衣也。

劒名。《荀子·性惡篇》闔閭之干將、莫邪、鉅闕、辟閭,此皆古之良劒也。

國名。《左傳·昭十五年》闕鞏之甲。《註》闕鞏國所出鎧。

獸名。《爾雅·釋獸》闕洩多狃。《疏》闕泄,獸名。其脚多狃。狃,指也。

山名。《前漢·司馬相如傳》遺屯騎於闕,北極之山也。

塞名。《戰國策》乃摩燕烏集闕,見說趙王於華屋之下。《註》闕,塞名也。

《史記·周本紀》西周恐,將天下銳師出伊闕,攻秦。《註》括地志云:在洛州南十九里。

《廣韻》姓也。出下邳。漢有荆州刺史闕羽三。

《正韻》亦作屈。

《正韻》其月切,音橜。《左傳·隱元年》潁考叔曰:若闕地及泉。

《襄二十一年》方暑闕地,下冰而牀焉。《吳語》闕爲石郭,陂漢以象帝舜。《註》闕,穿也。《管子·山權數篇》北郭有掘闕而得龜者。《註》穿地至泉曰闕。

《韻補》叶音檜。《程曉·贈傅詩》元服初加,萬福咸會。赫赫應門,嚴嚴朱闕。

叶音乞。《班固·北征頌》雷震九原,電曜高闕。金光鏡野,武旗冒日。

叶音卻。《鄭虔季·贈陸雲詩》閶闔,南端啟籥。庶明以庸,帝聽式闕。

相关诗句
今日真见珠穆朗玛旌旗红 笑我梦魂徒自雄 新事拍入电影中 征服天险夺神功 战天斗地乐无穷 攀升不藉扶摇风 北坡绝路敢上冲 南坡通途何足攻 健儿直捣梵帝宫 奇迹出现东方龙 醒来恍恍追奇踪 天花雨散梦翻海 俯仰一气青濛濛 腾身而上无前峰 呼神女兮夺高标 且延伫兮长望 近天都兮闻九韶 披虹霓兮踏琼瑶 我气冲霄 我心熔冰 高歌长谣 凿空辟径 要凭双足登绝顶 劝我禦风我不肯 为指要路山之左 ”欢然拥我复励我 尔今何藉横跨淩天都 扬手齐高呼:“帝言此坡终古莫能逾 神女迎面立 北坡直上云相扶 我出重幽心胆粗 上有笑语相和应 岂知神女好捉弄 霎时引我缘空升 穴旁高壁垂长绳 龙承以髯骨不折 侧足直堕冰龙穴 失笑大叫长冰裂 使我一步三回眄 满川群立白玉巘 冰塔雪芝浩焕衍 身入冰川初不辨 寤寐所求今得践 无论阿尔卑斯之突兀 磅礡气压昆仑没 ”山耶雪耶耀天阙 须弥入眼在须臾 神女相迎更相笑:“尔今何犹尽信书 茫茫迷路自惊啸 但见流沙沙浪高 欲观香海翻香涛 横奔独跨苍龙杖 我身忽忽与之往 因风远约穷攀援 知我好奇心复坚 乃能凭虚禦风直造须弥巅 自言其心可纳须弥于芥子 云作长帆冰作船 神女连翩戏冰川 瞻之在前不可从 万古不改冰雪容;少者居最高 云有四神女 远近咸仰四高峰 藏人尊之为山祖 人迹杳绝鸟道穷 须弥峻极此特立 香水大海涵层空 华严世界光融融 乃在华严世界之中间 须弥在何许 知有须弥山 少读古梵经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