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渠啸鸼钌

出自:清代·牛焘《吴越王》

拼音:[biàn][qú,jù][xiào][zhōu][liǎo,liào]

平仄:仄平仄平仄

亭长归故乡,三候歌乐章。
人情重怀土,锦衣自项王。
临安钱具美,意气何扬扬。
贩盐无赖子,起家自钱塘。
兵屯八百里,倒戈贼惊惶。
功成守兹土,一剑凛寒霜。
玉带留盟府,名马赐骕骦。
自以仲谋比,为命拜朱梁。
城名衣锦里,山作功臣坊。
还乡歌三节,慨慷比高皇。
呜呼唐季多草窃,图谶何荒唐。
东南尽割据,两京茂草黄。
汴渠啸鸼钌,六鹢助披猖。
钱氏亦盗耳,据守固封疆。
潮头三千弩,何不射虎狼。
昭谏悲陵谷,野鹤自高翔。
帝秦鲁连耻,霸越鸱夷亡。
坐拥州四十,宫室移相望。
一朝怀桑梓,父老共彷徨。
平生不逾洛,何自来归装。
无孛无欺徒虚语,鞭箠聚敛德何凉。
梦魂惭愧凌烟阁,表忠区区姓谥扬。
徒为新朝守,多藏自厚亡。

查看原文

字义

【汴】

汴【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集韻》同水。

州名。《韻會》秦屬三川郡,漢爲陳留郡,東魏置梁州,後周攺爲汴州,宋爲京師。

襄陽零水亦名汴水。《水經注》夷水東南流,與零水合。零水卽汴水也。上通梁州沒陽縣之默城山。

【渠】

渠【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彊魚切《集韻》《韻會》《正韻》求於切,音蕖。《說文》水所居也。《禮·曲禮》溝渠必步。

水名。《前漢·地理志》渠水首受江,北至射陽入湖。

渠渠,勤也。《詩·秦風》夏屋渠渠。《箋》渠渠,猶勤勤也。《註》深廣貌。

大也。《史記·司馬相如傳》誅其渠帥。

樂章名。《魯語》金奏肆夏樊遏渠。《註》納夏一名渠。

漸也。《淮南子·汜論訓》渠幨以守。《註》渠,漸也。

軒渠,笑貌。《後漢·方技傳》軒渠笑自若。

俗謂他人爲渠儂。

水名。《水經注》水出鄭縣南巴嶺,流逕宕渠縣。謂之宕渠水。

《周禮·冬官考工記》謂車輞爲渠。《山海經》韓流麟身渠股。《註》渠,車輞,言跰腳也。

犀渠,甲名。

楯也。《吳語》文犀之渠十行。

芋渠。《馬融·廣成頌》蘘荷芋渠。

夫渠,荷名。別作蕖。

姓。《史記·年表》漢渠復縈。

《集韻》其據切,音遽。與詎同。《字林》未知詞也。《史記·張儀傳》且蘇君在儀,寧渠能乎。

與遽通。《史記·陸賈傳》使我居中國,何渠不若漢。

《正韻》臼許切,音巨。義同。

【啸】

嘯【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正韻》蘇弔切《集韻》《韻會》先弔切,音熽。《說文》吹聲也。《詩·召南》其嘯也歌。《箋》嘯,蹙口而出聲。

《小雅》嘯歌傷懷。《司馬相如·上林賦》長嘯哀鳴。《拾遺記》前漢,西方有因霄之國,人皆善嘯。丈夫嘯聞百里,婦人嘯聞五十里。《世說新語》蘇門山中忽有眞人,阮籍往觀,對之長嘯良久,乃笑曰:可更作籍。後嘯意盡退,還半嶺許,聞上唒然有聲,如數部鼓吹,林谷傳響,顧看,乃向人嘯也。

《集韻》息六切,音肅。吹氣若歌。《詩·王風》有女仳離,條其歗矣。《釋文》歗,本亦作嘯。

《集韻》《正韻》尺栗切。與叱同。《禮·內則》不嘯不指。詳前叱字註。唒字从口从酋。嘯字十六畫。

【鸼】

鵃【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張流切,音輈。《說文》鵃,鶻鵃也。似山鵲而小。一名鶌鳩。《爾雅·釋鳥》鶌鳩,鶻鵃。《本草》其鳴云:鉤輈格磔,自呼也。

《玉篇》止遙切《集韻》之遙切,音昭。

《廣韻》《集韻》同。

《玉篇》丁交切《集韻》丁聊切,音鵰。義同。

《集韻》丁了切,音鳥。鵃䑠,船長貌。䑠字原刻从了从鳥。

【钌】

釕【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都了切《集韻》丁了切,音鳥。《廣韻》釕鈌,帶頭飾。《集韻》鋌釕也。

《集韻》《韻會》朗鳥切,音了。義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