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将客意同休戚

出自:宋代·吕陶《送曾尉赴汉初》

拼音:[sì][jiāng,jiàng][kè][yì][tóng,tòng][xiū,xǔ][qī]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前年到官殊未久,君亦东来为我友。
握手一笑万愁宽,平日语言期白首。
山深县僻庶事荒,虽植嘉苗半稂莠。
我无长术刬芽檗,坐见斯民颜甚厚。
君有豪才生显家,未涉要津甘五斗。
巳将客意同休戚,复视世途均好丑。
咄嗟吾属皆壮年,当学古人所无苟。
劳生险易固多岐,未必功名垂不朽。
自知物理难揆量,惟励身规务恃守。
丈夫实蕴四方志,方虔君命方趋走。
崎岖一邑勿云远,赤子欢迎如父母。
铜梁春晚亦开花,猛驾归轩会文酒。

查看原文

注释

【客意】离乡在外之人的心怀﹑意愿。
【同休】谓同享福禄。
【休戚】欢乐和忧愁;幸福与祸患: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休戚相关,荣辱共存。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巳】

巳【寅集中】【己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詳里切《集韻》《韻會》象齒切《正韻》詳子切,音似。《說文》巳也。四月陽氣巳出,隂氣巳藏,萬物皆成文章,故巳爲蛇,象形。《史記·律書》巳者,言陽氣之已盡也。《前漢·律歷志》振美於辰,已盛於巳。《釋名》已也,如出有所爲,畢已復還而入也。《玉篇》嗣也,起也。《爾雅·釋天》太歲在巳曰大荒落。

《韻會》上巳,節名。《韓詩章句》鄭國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兩水之上,執蘭招魂續魄,祓除不祥。《宋書·禮志》自魏以後,但用三日,不以巳也。

《韻補》古巳午之巳,亦讀如已矣之已。《增韻》陽氣生于子,終于巳。巳者,終巳也,象陽氣旣極回復之形,故又爲終巳字。今俗以有鉤挑者爲終已字,無鉤挑者爲辰巳字,是蓋未知其義也。

【将】

將【寅集上】【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漿。《說文》本將帥字。一曰有漸之辭。《蘇林曰》將,甫始之辭。《易·繫辭》是以君子將有爲也,將有行也。

《公羊傳·莊三十二年》君親無將,將而誅焉。《師古註》將有其意也。

抑然之辭。《楚辭·卜居》寧誅鋤草茆以力耕乎,將遊大人以成名乎。

且也。《詩·小雅》將安將樂。

《廣韻》養也。《詩·小雅》不遑將父。

助也。《史記·司馬相如傳》補過將美。

送也。《詩·召南》百兩將之。《邶風》之子于歸,遠于將之。

大也。《詩·小雅》亦孔之將。《商頌》我受命溥將。

承也,奉也,行也。《詩·商頌》湯孫之將。《書·胤征》今予以爾有衆,奉將天罰。《註》將,行也。

《增韻》賚也,持也,與偕也。《正韻》扶持也。《詩·小雅》無將大車。《左傳·莊二十一年》鄭伯將王,自圉門入。

進也。《詩·周頌》日就月將。

從也,隨也。《前漢·郊祀歌》九夷賔將。

《詩·小雅》鮮我方將。《註》壯也。

《楚辭·九辯》恐余壽之弗將。《註》長也。

《詩·大雅》在渭之將。《註》側也。

去也。《荀子·賦論篇》時幾將矣。《註》言時事已去,不可復也。

姓。後趙常山太守將容。

干將,古劒工。《張揖曰》韓王劒師名,今名劒曰干將。

《集韻》《正韻》千羊切《韻會》七羊切,音鏘。請也,幾願辭也。《詩·衛風》將子無怒。《小雅》將伯助予。

聲也。《詩·鄭風》佩玉將將。

嚴正貌。《詩·大雅》應門將將。

集也。《詩·周頌》磬筦將將。

《唐韻》卽諒切《韻會》《正韻》子諒切,音醬。《廣韻》將帥也。《增韻》將之也。《禮·記註》方氏曰:才足以將物而勝之之謂將,智足以帥物而先之之謂帥。

叶卽兩切,音獎。《詩·大雅》天不我將。叶下往。

【客】

客【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苦格切《集韻》《韻會》《正韻》乞格切,坑入聲。《說文》寄也。从宀各聲。

《廣韻》賔客。《周禮·秋官》大行人掌大賔之禮,及大客之儀。《註》大賔爲五等諸侯,大客卽其孤卿。

《司儀》諸公相爲賔,諸公之臣相爲國客。

主客。《禮·郊特牲》天子無客禮,莫敢爲主焉。

《左傳·僖二十四年》宋,先代之後也,於周爲客。

凡自外至者皆曰客。《易·需卦》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外亦曰客。《易·繫辭》重門擊柝,以待暴客。

姓。《正字通》漢客孫,廣德人。

叶苦各切,音恪。《詩·小雅》所謂伊人,於焉嘉客。叶上夕藿。夕音削。

《楚辭·哀郢》順風波以從流兮,焉洋洋而爲客。凌陽侯之氾濫兮,忽翺翔之焉薄。

【意】

意【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集韻》《韻會》於記切《正韻》於戲切,音䔬。志之發也。《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爲情所意念謂之意。《禮運》非意之也。《註》意,心所無慮也。《疏》謂於無形之處,用心思慮也。無慮,卽慮無也。

與抑通。《徐鍇曰》見之於外曰意。意,猶抑也。舍其言,欲出而抑之。《大戴禮》武王問黃帝,顓頊之道存乎,意亦忽不可得見歟。意猶抑。《論語》抑與之歟。《漢石經》作意,抑猶意,古通用也。

《轉注古音》於宜切,音醫。《前漢·韓信傳》意嗚猝嗟。

叶乙力切,音億。《秦之罘刻石文》大矣哉。宇縣之中,承順聖意。羣臣頌功,請刻於石,表垂乎常式。

與臆通。《賈誼·服賦》請對以意。《史記》作臆。《師古曰》叶韻音億。《魏校曰》从心从音。意不可見而象,因言以會意也。

【同】

同【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桐。《說文》合會也。《玉篇》共也。《廣韻》①也。《易·同人》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書·益稷》敷同日奏罔功。

《廣韻》齊也。《書·舜典》同律度量衡。《詩·小雅》我馬旣同。

聚也。《詩·小雅》獸之所同。《傳》同猶聚也。

和也。《禮·禮運》是謂大同。《註》猶和也,平也。

《周禮·春官·大司樂》六律六同。《註》六律合陽聲者,六同合隂聲者。

《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註》律以竹,同以銅。言助陽宣氣,與之同也。

《周禮·春官·大宗伯》時見曰會,殷見曰同。《詩·小雅》赤芾金舄,會同有繹。

《周禮·地官·小司徒·井牧其田野註》司馬法曰:十成爲終,十終爲同,同方百里。《疏》謂之爲同者,取象震雷百里所聞同,故名百里爲同也。

爵名。《書·顧命》上宗奉同瑁。《註》同,爵。瑁,圭也。

州名。《廣韻》漢馮翊地有九龍泉,泉有九源,同爲一流,因以名之。《韻會》後魏以灃水攸同名州。

《正韻》通也。《莊子·在宥篇》聞廣成子在于空同之上。《註》呂吉甫曰:空同之上,無物而大通之處也。

姓。《正字通》唐有同谷。

《盧仝詩》仝不仝,異不異,是謂大仝而小異。

通作童。《列子·黃帝篇》狀與我童者,近而愛之。狀與我異者,疏而畏之。

《釋文》徒貢切,音洞。與詷同。《禮·祭統》鋪筵設同几,爲依神也。《註》同之言詷也。《疏》同之言詷也者,若單作同字,是齊同之同,非詷共之詷。若詷共之詷,則言旁作同。漢魏之時,字義如此,今則總爲一字。

叶徒黃切,音唐。《。

【休】

休【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許尤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尤切,朽平聲。美善也,慶也。《書·太甲》實萬世無疆之休。

《周官》作德心逸日休。《詩·商頌》何天之休。

宥也。《書·呂》雖休勿休。《註》宥之也。我雖以爲宥,爾惟勿宥。

《爾雅·釋訓》休休,儉也。《疏》良士顧禮節之儉也。《詩·唐風》良士休休。

休沐,言休假也。一曰下沐,一曰旬休。唐法,旬休者一月三旬,遇旬則休沐,卽十日一洗沐也。

致仕曰休。

休息。《禮·月令》季秋之月,霜始降,則百工休。

《揚子·方言》稱傀儡戲曰休,亦曰提休。

地名。漢封楚元王子爲休侯。見《史記·年表》。

《爾雅·釋木》休,無實李。《註》一名趙李。

蚤休,藥名。

姓。

休休,人名。見《五代史》。

《集韻》吁句切,音煦。氣以溫之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角之,本蹙於,而休於氣。

同咻。《左傳·昭三年》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註》燠休,痛念聲。

叶虚嬌切,音囂。《陸雲·贈鄭曼季詩》拊翼墜夕,和鳴興朝。我之思之,言懷其休。

叶匈于切,音虛。《吳志·胡綜黃龍大牙賦》含契河洛,動與道俱。天贊人和,僉曰惟休。《說文》休在木部,人依木則休。《爾雅》庇䕃曰休,會止木庇息意。◎按今《爾雅·釋言》本作庇庥䕃也。

【戚】

戚【卯集中】【戈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集韻》《韻會》倉歷切,音磩。《正字通》戉類。《六書精薀》戉之白者,爲之錫劑,以文之不專用武也。《司馬法》殷執白戚。《詩·大雅》干戈戚揚。《註》戚,斧也。《釋名》戚,慼也。斧以斬斷,見者慼懼也。

親也。《詩·大雅》戚戚兄弟。《傳》戚戚,內相親也。正義曰:戚戚,猶親親也。

哀也。《論語》喪與其易也寧戚。《註》哀戚也。

憂也。《論語》小人長戚戚。《註》戚戚,憂貌。

惱也。《書·金滕》未可以戚我先王。《蔡註》戚,憂惱之意。

憤也。《禮·檀弓》慍斯戚。《註》戚,憤恚也。

醜疾人曰戚施。《詩·邶風》得此戚施。《箋》戚施,面柔下人以色,不能仰者也。

《小爾雅》戚,近也。

地名。《春秋·文元年》公孫敖會晉侯于戚。《註》戚,衞邑。

姓。漢有臨轅侯戚緦。

《集韻》《韻會》趨玉切。同促。《周禮·冬官考工記》不微至,無以爲戚速也。

《集韻》《韻會》昨木切,音族。縣名。在東海。

《韻補》叶子六切,音蹙。《詩·小雅》歲聿云暮,采蕭穫菽。心之憂矣,自貽伊戚。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