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椎拓人

出自:近现代·施蛰存《坑田道中得六诗 其五》

拼音:[ān][dé,děi,de][zhuī,chuí][tuò,tà,zhí][rén]

平仄:平平平平平

道旁有古井,客为贲其趾。
岂曰乐在水,阑干有文理。
舍钱卅五贯,名泐陈其氏。
波磔具宋姿,何患无年纪。
客固嗜骨董,摩挲不能已。
安得椎拓人,为我传一纸。

查看原文

注释

【椎拓】同"椎搨"。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安】

安【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寒切,案平聲。《說文》靜也,从女,在宀下。《廣韻》徐也,止也。《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註》安安,自然性之也。《益稷》安汝止。《註》謂止於至善也。

寧也,定也。《書·臯陶謨》在知人,在安民。《齊語》其心安焉,不見異物而遷焉。

危之對也。《前漢·賈誼傳》置之安處則安,置之危處則危。

佚樂也。《禮·表記》君子莊敬日强,安肆日偸。《左傳·僖二十三年》懷與安實敗名。

《諡法》和好不爭曰安。

何也。《禮·檀弓》吾將安仰。《楚辭·天問》九天之際,安放安屬。

與焉同。《正字通》安之於焉,猶何之於曷,音別義通。

姓。《風俗通》漢太守安成,唐安金藏。

安期,安平,俱複姓。

州名,春秋時鄖國,漢屬江夏郡,宋改爲安州。

叶烏前切,音煙。《詩·大雅》執訊連連,攸馘安安。

叶於眞切,音因。《蘇軾·李仲蒙哀辭》矯矯犖犖,自貴珍兮。欺世幻俗。內弗安兮。

【得】

得【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德。《說文》行有所得也。《玉篇》獲也。《韻會》凡有求而獲皆曰得。

賦受亦曰得。《易·乾卦》知得而不知喪。《禮·曲禮》臨財毋苟得。《左傳·定九年》凡獲器用曰得,得用焉曰獲。《孟子》求則得之。

貪也。《論語》戒之在得。

《韻會》與人契合曰相得。《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聚精會神,相得益章。

得得,唐人方言,猶特地也。《全唐詩話》貫休入蜀,以詩投王建曰:一瓶一鉢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來。

叶都木切,音篤。《老子·道德經》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易林》入市求鹿,不見頭足,終日至夜,竟無所得。《集韻》或作㝶。

【椎】

椎【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正韻》直追切《集韻》傳追切,音追。通作槌。俗作桘。《說文》擊也。

鐵椎也。《戰國策》秦遺連環,君王后引椎椎破之。謝秦使曰:謹已解矣。《史記·信陵君傳》朱亥袖四十斤鐵椎,椎殺晉鄙。

《揚子·方言》椎,齊謂之終葵。

椎鈍,不曲橈也。《前漢·周勃傳》樸椎少文。

《釋名》椎,推也。耒亦椎也。

《集韻》朱惟切,音隹。木名,似栗而小。

【拓】

拓【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摕《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宋語。或作摭。

《後漢·張衡思賦》拓若華而躊躇。《註》拓猶折也。楚辭曰:折若木以拂日。

《集韻》施隻切,音釋。亦拾也。

《唐韻》《正韻》他各切《集韻》《韻會》闥各切,。

《增韻》斥開也。《揚雄·甘泉賦》拓迹開統。《註》拓,廣也。

拓落,猶蹭蹬也。《揚雄·解嘲》何爲官之拓落也。《註》拓落,不耦也。

複姓。後魏始爲拓跋氏。北方謂土爲拓,謂后曰跋。孝文改爲元氏。《集韻》或作,又作托。

【人】

人【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一人,君也。《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

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左人,中人,翟國二邑。

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

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

蒲人,艾人,見《歲時記》。

姓。明人傑。

左人,聞人,俱複姓。

《韻補》叶如延切,音然。《劉向·列女頌》望色請罪,桓公嘉焉。厥後治內,立爲夫人。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