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锸正愁无隙所

出自:清代·何栻《种菜歌为郑稼夫作》

拼音:[chú][chā][zhèng,zhēng][chóu][wú][xì][suǒ]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田园将芜归去来,欲行不行心徘徊,嗟我肉食非其才。
我不能蛴螬聚蠹食半李,蚂蚁分膻钻大槐。
充肠亦自足藜藿,糊口何用辞蒿莱。
朔来岂屑一囊粟,隗始正慕千金台。
安知饮啄已前定,命薄不受天栽培。
噫嘻,芸生柢地岂有殊根荄,彼荼此荠谁其主者纷安排。
不识我于禄籍注何等,异日饥驱饱卧今日安能猜?今之人兮,但知李叔平翟子威。
龙阳洲上藏木奴,鸿却陂中收芋魁。
君不见郑馀庆,整顿葫芦治宾篹,薛令之阑干,苜蓿充官斋。
仙厨鸾凤乃如此,而我离蔬释屩何为哉。
稼夫学稼兼学圃,有田在吴身在鲁。
长镵大笠长相左,君自不归归亦许。
我昔游姑苏,独倚金阊眺平楚。
半州绿水半州山,一寸黄金一寸土。
当日荒台纵鹿游,于今列舍争蜂聚。
虎邱飒沓涌仙梵,鹤市掀豗閧屠酤。
人声如潮沸子午,不习更桑习歌舞。
闹处但闻争璞鼠。
桔槔那怪有机事,锄锸正愁无隙所
但需负郭二百亩,未要封侯十万户。
天悭独不畀区区,人满故难营膴膴。
岂知众人所弃君所取,聚族携孥远城府。
雄才久蓄计然计,雌伏甘如处女处。
求田要作多田翁,治生原为养生主。
从监河侯贷升斗,与洞庭君裂土宇。
兔园旧册种树篇,鸿宝新书井田谱。
蓑衣箬笠长谢东诸侯,琅菜琼蔬待乞西王母。
种分白璧何累累,花散黄金亦栩栩。
晚菘早韭足誇周,细菌寒匏那羡庾。
痴肥蓣菔易生儿,老辣芥姜应共祖。
红丁簌簌绽蒌蒿,绿甲森森襁蒿苣。
葱挐龙爪蕨舒拳,苋挺狮头茄发乳。
青黄碧绿难为名,芼炙烹羹胥听汝。
梦酣定不斗羊蔬,客至犹堪侑鸡黍。
君不见庾郎食鲑二十七,太常斋期三百五。
天茁此徒佐鼎俎,强欲得之天不与。
世人饕餮事口腹,口腹未甘心已苦。
岁租十县给初筵,日费万钱谋下箸。
赌射呼奴解俊牛,过厅命侣推肥羜。
传餐新配五侯鲭,置驿远封千里脯。
直分膏润丐三彭,自蓄腥昏招二竖。
齧肥岂独齿先亡,蕴毒将无脾半腐。
嗜好酸咸那可医,性灵淡泊谁能咀。
豉香盐白最宜人,饮血茹毛终胜古。
养贤何必尽大烹,食淡岂惟为小补。
真香融洽留齿牙,元气清虚还脏腑。
已办冰壶作佳传,更从玉版参禅语。
久含此意何时吐,乐事行将与君赌。
候鸟惊人呼九扈,可惜流光去如弩。
岂不怀归念终窭,安能缩地师壶公,从此栖山友巢父。
谁非沮溺徒,乃与绛灌伍,使我有田可芸门可杜。
胡不脱冠为履苴,笔研将来投一炬。
吁嗟乎,刍狗文牺何足数,灌园叟,卖菜佣,闭门何地无英雄。
君不见邵平锄瓜东门外,杨恽种豆南山中。
当时亦复肉五鼎、粟万钟,一跌遂与农夫同。
何若留侯辟谷从赤松,不然采芝径蹑东园公。
可怜桃梗畏春雨,却忆莼菜惊秋风。
身无缰锁谁羁笼,驱之驱之吾欲东。
人定不忧天不从,君其圃矣吾其农。

查看原文

注释

【无隙】没有隔阂。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锄】

鋤【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士魚切《集韻》牀魚切,音鉏。《左傳·僖三十三年註》耨,鋤也。《釋文》本又作鉏。《楚辭卜居》寧誅鋤草茅,以力耕乎。《釋名》鋤,助也,去穢助苗長也。

《集韻》狀所切。與鉏同。鉏鋙亦作鋤鋙。

【锸】

鍤【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楚洽切《集韻》《韻會》《正韻》測洽切,音臿。《說文》郭衣鍼也。

《集韻》鍫也。《釋名》鍤,插也。插地起土也。《史記·河渠書》舉鍤如雲,決渠爲雨。

或作疀。《爾雅·釋器》謂之疀。

通作臿。《前漢·溝洫志》舉臿爲雲。

通作插。《史記·田單傳》身操版插。

《廣韻》丑輒切《集韻》勑涉切,音㤴。綴衣針。

【正】

正【辰集下】【止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㱏之盛切,音政。《說文》是也。从止一以止。《註》守一以止也。《新書·道術篇》方直不曲謂之正。《易·乾卦》剛健中正。《公羊傳·隱三年》君子大居正。

備也,足也。《易·乾·文言》各正性命。《書·君牙》咸以正罔缺。

《爾雅·釋詁》正,長也。《郭註》謂官長。《左傳·隱六年》翼九宗五正。《杜註》五正,五官之長。

《昭二十九年》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冥,土正曰后土。

官名。《禮·王制》史以獄成告於正。《鄭註》正,於周鄕師之屬,今漢有正平丞,秦所置。

朼載也。《周禮·夏官》諸子大祭祀,正六牲之體。《註》正謂朼載之。朼,亦作匕。

常也。朱子云:物以正爲常。

正人,尋常之人也。《書·洪範》凡厥正人。《朱子·語錄》是平平底人。

定也。《周禮·天官》宰夫令羣吏,正歲會,正月要。《註》正,猶定。

決也。《詩·大雅》維龜正之。

治其罪亦曰正。《周禮·夏官》大司馬九伐之法,賊殺其親則正之。《註》正之者,執而治其罪。《王霸記》曰:正,殺之也。

直也。《易·坤·文言》直其正也。《爾雅·釋泉》濫泉正出。正出,直出也。

平質也。《論語》就有道而正焉。《屈原·離騷》指九天以爲正。《註》謂質正其是非也。

以物爲憑曰正。《儀禮·士昏禮》父戒女,必有正焉,若衣若筓。《註》有正者,以託戒使不忘。

釐辨也。《論語》必也正名乎。

四月亦曰正月。《詩·小雅》正月繁霜。《箋》夏之四月,建巳之月。《疏》謂之正月者,以乾用事,正純陽之月。

《杜預·左傳·昭十七年註》謂建巳正陽之月也。正,音政。

預期也。《孟子》必有事焉而勿正。《公羊傳·僖二十六年》師不正反,戰不正勝。

三正。《史記·歷書》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蓋三王之正若循環然。《後漢·章帝紀》王者重三正,愼三微。《註》三正,天地人之正。

人臣之義有六正,謂聖臣、良臣、忠臣、智臣、貞臣、直臣也。見《說苑》。

七正,日月五星也。《書·舜典》作七政。《史記·律書》作七正。

八正,謂八節之氣,以應八方之風。《史記·律書》律歷,天所以通五行八正之氣。

《大品經說》八正,曰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王屮·頭陀寺文》憑五衍之軾,拯溺逝川。開八正之門,大庇交喪。

先正,先賢也。《書·說命》昔先正保衡。

諡法。《汲冢周書》內外賔服曰正。

與政通。《詩·小雅》今兹之正。《禮·月令》仲春班馬正。皆與政同。

朝覲曰朝正。《左傳·文三年》昔諸侯朝正於王。《杜註》朝而受其政敎也。亦讀平聲。《杜甫詩》不見朝正使。

姓。《廣韻》宋上卿正考父之後。漢有正錦,《後魏志》有正帛。

複姓,漢有正令官。

宗正,星名。《甘氏星經》在帝座東南,主宗正卿大夫。

《廣韻》之盈切。《集韻》《韻會》諸盈切《正韻》諸成切,音征。歲之首月也。《春秋》春王正月。《公羊·穀梁傳註》音征。或如字。今多讀征。

室之向明處曰正。《詩·小雅》噲噲其正。

射侯中曰正。《周禮·夏官》射人以射法治射儀,王以六耦射,三侯五正。諸侯以四耦射,二侯三正。孤卿大夫以三耦射,一侯二正。士以三耦射,豻侯二正。《詩·齊風》終日射侯,不出正兮。《毛傳》二尺曰正。《疏》正大於鵠,三分侯廣,而正居一焉,其內皆方二尺。

《儀禮·大射儀鄭註》正者,正也。亦鳥名。齊魯之閒名題肩爲正。正,鳥之捷黠者,射之難中,以中爲雋,故射取名焉。

與征通。《周禮·夏官》諸子有兵甲之事,則授之車馬,以軍法治之,弗正。《疏》正,音征。謂賦稅也。唐武后作。

【愁】

愁【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士尤切《集韻》《韻會》《正韻》鋤尤切,音㵞。《說文》憂也。从心秋聲。《廣韻》悲也。《增韻》慮也。

《正韻》卽由切,音揫。《禮·鄕飮酒義》秋心爲言愁也。《註》愁讀爲揫。

《集韻》將由切。與楢同。《說文》楢,聚也。或作愁。

《集韻》財勞切,音曹。揚雄有畔牢愁。

叶士交切,音巢。《道藏歌》椿齡會足衰,劫往豈足遼。虛刀揮至空,鄙滯五神愁。或書作。

【无】

无【卯集下】【无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唐韻》武夫切,音巫。《說文》。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易·乾卦》无咎。《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

《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無)〔古文〕而無傲。

《益稷》懋遷有無化居。

《爾雅·釋詁》虛無之閒也。《註》虛無皆有閒隙。《老子·道德經》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周子·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

《禮·三年問》無易之道也。《註》無,猶不也。

縣名。《前漢·地理志》越巂郡會無縣。

姓。《正字通》漢無且明,無能。

《廣韻》漢複姓無庸無鉤,俱出自楚。

文無,藥名。《古今注》相別贈之以文無。文無,一名當歸。

《說文奇字作无。《玉篇》虛无也。周易無字俱作无。

《集韻》或作亡。《詩·衞風》何有何亡。

通作毋。書,無逸。《史記·魯世家》作毋逸。

通作毛。《後漢·馮衍傳》飢者毛食。《註》衍集:毛作無。今俗語猶然。或古亦通乎。《佩觿集》河朔謂無曰毛。《通雅》江楚廣東呼無曰毛。

《集韻》或作武。◎按禮器:詔侑武方。註:武當爲無,聲之誤也。鄭註:明言其誤。集韻合無,武爲一。非。《集韻》無或作橆。韻會,,尤非。

按讀書通云:通作勿莫末沒蔑微不曼瞀等字,或止義通,或止音近,實非一字也。讀書通誤。

梵言,南無呼那謨。那如拏之上聲,謨音如摩,猶云歸依也。

【隙】

隙【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隟《唐韻》綺戟切《集韻》《韻會》《正韻》乞逆切,音綌。《說文》壁際孔也。《玉篇》穿穴也,裂也。《禮·三年問》若駟之過隙然。《釋文》隙,本又作卻。《左傳·昭元年》牆之隙壞。《孟子》鑽穴隙相窺。《史記·貨殖傳》秦文孝繆居雍隙。《註》隙者,閒孔也。地居隴蜀之閒要路,故曰隙。

《玉篇》閒也。《左傳·隱五年》皆於農隙,以講事也。《註》隙,閒也。

《廣韻》怨也。《史記·樊噲傳》大王今日至,聽小人之言,與沛公有隙。

《前漢·匈奴傳贊》遭王莽始開邊隙。

《前漢·地理志》北隙烏丸夫餘。《註》隙,際也。

《唐韻正》古音綺略反,義同。

《唐韻正》古音綺路反。《韓非子·亡徵篇》木之折也,必通蠹。牆之壞也,必通隙。《說苑·建本篇》枯魚銜索,幾何不蠹。二親之壽,忽如過隙。○按玉篇、廣韻、韻會、正韻諸書皆作。

【所】

所【卯集中】【户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數上聲。《說文》伐木聲也。从斤,戶聲。

處所。《詩·鄭風》獻于公所。

《商頌》及爾斯所。

《漢制》車駕所在曰行在所。《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故所在曰行在所。

《關西方言》致力于一事爲所。所謂絕利一源也。《書·無逸》君子所其無逸。

《召誥》王敬作所。

語辭。《論語》視其所以,觀其所由。

誓辭。《論語》予所否者。《左傳·僖二十四年》所不與舅氏同心者。

指物之辭。《禮·檀弓》其高可隱也。《註》謂高四尺所。《前漢·疏廣傳》問金餘尙有幾所。《註》幾所,猶幾許也。《張良傳》父去里所復還。《註》里所,猶里許也。

姓。漢武帝時諫議大夫所忠。

叶襄里切,音徙。《班固·西都賦》繚以宮牆,四百餘里。離宮別館,三十六所。

相关诗句
君其圃矣吾其农 人定不忧天不从 驱之驱之吾欲东 身无缰锁谁羁笼 却忆莼菜惊秋风 可怜桃梗畏春雨 不然采芝径蹑东园公 何若留侯辟谷从赤松 一跌遂与农夫同 当时亦复肉五鼎、粟万钟 杨恽种豆南山中 君不见邵平锄瓜东门外 闭门何地无英雄 卖菜佣 灌园叟 刍狗文牺何足数 吁嗟乎 笔研将来投一炬 胡不脱冠为履苴 使我有田可芸门可杜 乃与绛灌伍 谁非沮溺徒 从此栖山友巢父 安能缩地师壶公 岂不怀归念终窭 可惜流光去如弩 候鸟惊人呼九扈 乐事行将与君赌 久含此意何时吐 更从玉版参禅语 已办冰壶作佳传 元气清虚还脏腑 真香融洽留齿牙 食淡岂惟为小补 养贤何必尽大烹 饮血茹毛终胜古 豉香盐白最宜人 性灵淡泊谁能咀 嗜好酸咸那可医 蕴毒将无脾半腐 齧肥岂独齿先亡 自蓄腥昏招二竖 直分膏润丐三彭 置驿远封千里脯 传餐新配五侯鲭 过厅命侣推肥羜 赌射呼奴解俊牛 日费万钱谋下箸 岁租十县给初筵 口腹未甘心已苦 世人饕餮事口腹 强欲得之天不与 天茁此徒佐鼎俎 太常斋期三百五 君不见庾郎食鲑二十七 客至犹堪侑鸡黍 梦酣定不斗羊蔬 芼炙烹羹胥听汝 青黄碧绿难为名 苋挺狮头茄发乳 葱挐龙爪蕨舒拳 绿甲森森襁蒿苣 红丁簌簌绽蒌蒿 老辣芥姜应共祖 痴肥蓣菔易生儿 细菌寒匏那羡庾 晚菘早韭足誇周 花散黄金亦栩栩 种分白璧何累累 琅菜琼蔬待乞西王母 蓑衣箬笠长谢东诸侯 鸿宝新书井田谱 兔园旧册种树篇 与洞庭君裂土宇 从监河侯贷升斗 治生原为养生主 求田要作多田翁 雌伏甘如处女处 雄才久蓄计然计 聚族携孥远城府 岂知众人所弃君所取 人满故难营膴膴 天悭独不畀区区 未要封侯十万户 但需负郭二百亩 锄锸正愁无隙所 桔槔那怪有机事 闹处但闻争璞鼠 不习更桑习歌舞 人声如潮沸子午 鹤市掀豗閧屠酤 虎邱飒沓涌仙梵 于今列舍争蜂聚 当日荒台纵鹿游 一寸黄金一寸土 半州绿水半州山 独倚金阊眺平楚 我昔游姑苏 君自不归归亦许 长镵大笠长相左 有田在吴身在鲁 稼夫学稼兼学圃 而我离蔬释屩何为哉 仙厨鸾凤乃如此 苜蓿充官斋 薛令之阑干 整顿葫芦治宾篹 君不见郑馀庆 鸿却陂中收芋魁 龙阳洲上藏木奴 但知李叔平翟子威 今之人兮 异日饥驱饱卧今日安能猜 不识我于禄籍注何等 彼荼此荠谁其主者纷安排 芸生柢地岂有殊根荄 噫嘻 命薄不受天栽培 安知饮啄已前定 隗始正慕千金台 朔来岂屑一囊粟 糊口何用辞蒿莱 充肠亦自足藜藿 蚂蚁分膻钻大槐 我不能蛴螬聚蠹食半李 嗟我肉食非其才 欲行不行心徘徊 田园将芜归去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