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谷每缘稂莠害

出自:明代·钟芳《和蔡半洲督府韵》

拼音:[jiā][gǔ][měi][yuán][láng][yǒu][hài]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瞳瞳尧日丽边城,衔命来司九伐兵。
嘉谷每缘稂莠害,阳春须仗雪霜生。
文猷武略同时奋,海沴山氛一旦清。
夷徼从今殊俗变,未应专羡伏波名。

查看原文

注释

【嘉谷】1.古以粟(小米)为嘉谷,后为五谷的总称。 2.嘉禾。
【稂莠】稂和莠,都是形状像禾苗而妨害禾苗生长的杂草。比喻坏人。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嘉】

嘉【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古牙切《集韻》《韻會》《正韻》居牙切,音加。《爾雅·釋詁》嘉,美也。《書·大禹謨》嘉乃丕績。《易·乾卦》亨者,嘉之會也。《周禮·春官·大宗伯》以嘉禮親萬民。《註》嘉,善也。《左傳·襄四年》鹿鳴君所以嘉寡君也,敢不拜嘉。《楚語》百嘉備舍。

《周禮·秋官·大司宼》以嘉石,平罷民。《註》嘉石,文石也,樹之外朝,欲使罷民思其文理以攺悔。

《前漢·律歷志》準繩嘉量。《註》張晏曰:準水平,量知多少,故曰嘉。

《爾雅·釋詁》樂也。《禮·禮運》交獻以嘉魂魄。《註》嘉,樂也。

或作假。《詩·大雅》假樂君子。《註》假,嘉也。《禮·中庸》作嘉。

《史記·秦始皇紀》更名臘曰嘉平。

縣名。《前漢·地理志》河內郡,獲嘉縣。

《韻會》州名。漢屬犍爲郡,周置嘉州,宋攺嘉興府。

姓。《左傳》周大夫嘉父。

《韻會》魚名,嘉魚,出丙穴。

《集韻》或作佳。詳佳字註。

《集韻》亥駕切《正韻》胡駕切,音暇。《集韻》美也。或作假。

叶居何切《詩·豳風》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

《小雅》物其多矣,維其嘉矣。《後漢·趙岐傳》漢有逸人,姓趙名嘉,有志無時,命也奈何。

【谷】

谷【酉集中】【谷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祿切,音穀。《說文》泉出通川爲谷。从水半見,出於口。《韻會》兩山閒流水之道也。《爾雅·釋水》水注谿曰谷。《疏》謂山谷中水註入㵎谿也。《易·井卦》井谷射鮒。《註》谿谷出水,從上注下。《公羊傳·僖三年》桓公曰:無障谷。《註》水注川曰谿,注谿曰谷。《禮·祭法》山林、川谷、丘陵,民所取財用也。《老子·道德經》江海所以能爲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谷水。《管子·度地篇》山之溝一有水一無水者,命曰谷水。

暘谷,日所出處。昧谷。日所入處。《書·堯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

《集韻》窮也。《詩·大雅》進退維谷。《疏》谷謂山谷,墜谷,是窮困之義。

《廣韻》養也。《老子·道德經》谷神不死。

《爾雅·釋天》東風謂之谷風。《詩·邶風》習習谷風。《詩詁》風出谷中也。《疏》谷之言穀。穀,生也。生長之風也。《前漢·王莽傳》其夕穀風迅疾。《師古曰》卽谷風。

《韻會》竹溝曰谷。《前漢·律歷志》黃帝使伶倫取竹之解谷。《註》解,脫也。谷,溝也。取竹之無谷節者,一說解谷,昆侖之北谷名也。

壑谷,窟室也。《左傳·襄三十年》鄭伯有爲窟室夜飮,朝者曰:公焉在,其人曰:吾公在壑谷。《註》地室也。

人足內踝前後一寸陷中,曰然谷穴。《奇經考》隂蹻之脈,起于跟中足少陽然谷穴之後。

地名。《春秋·定十年》公會齊侯于夾谷。《杜註》卽祝其也。

郡縣名。《前漢·地理志》上谷郡,秦置。《魏書·地形志》谷陽縣,屬留郡。

山名。《山海經》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國。

姓。漢有谷永。

複姓。金有夾谷謝奴。《金·國語姓氏解》夾谷曰仝。

《廣韻》余蜀切《集韻》《韻會》兪玉切,音欲。義與《說文》《爾雅》同。

姓。北魏有谷渾氏。

吐谷渾氏。《金壷字考》音突浴魂。

《廣韻》《集韻》《韻會》盧谷切,音鹿。《史記·匈奴傳》置左右谷蠡王。《註》谷蠡,音鹿離。

叶乞約切,音却。《史記·龜筴傳》有介之蟲,置之谿谷。收牧人民,爲之城郭。

叶魚律切,音聿。《易林》鹿畏人匿,俱入深谷。命短不長,爲虎所得。《音學五書》山谷之谷,雖有穀、欲二音,其實欲乃正音。《易》井谷,陸德明一音浴,《書》暘谷,一音欲,《左傳》南谷中,一音欲,《史記·樊噲傳》橫谷,《正義》音欲,《貨殖·傳》谷量牛馬,索隱音欲,苦縣《老子銘》書谷神作浴神是也。轉平聲則音臾,上聲則音與,去聲則音裕。今人讀谷爲穀而加山作峪,乃音裕,非。

【每】

每【辰集下】【毋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武罪切《集韻》《韻會》母罪切《正韻》莫賄切,音浼。《增韻》常也,各也,凡也。《三蒼》曰:每,非一定之辭。《詩·小雅》每懷靡及。《莊子·外物篇》聖人躊躇以興事,以每成功。《郭象註》事不遠本,故其功每成。

雖也。《爾雅·釋訓》每有,雖也。《詩·小雅》每有良朋。《箋》言雖有良朋也。

貪也。《前漢·賈誼傳》衆庶每生。《註》孟康曰:每,貪也。《敘傳》致死爲福,每生作旤。

姓。每當時,漢人。見《印藪》。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莫佩切,音妹。數也。一曰田美也。《左傳·僖二十八年》原田每每。《註》每有枚、昧二音,義同。

《集韻》《正韻》謨杯切《韻會》謀杯切,,非。

【缘】

緣【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以絹切《集韻》《韻會》余絹切,音願。《說文》衣純也。《禮·深衣》純袂緣,純邊,廣各寸半。《註》緣,緆也。《前漢·公孫弘傳》緣飾以儒術。《註》譬之於衣加純緣者。

《廣韻》與專切《集韻》余專切,音沿。《玉篇》因也。

循也。《孟子》猶緣木而求魚也。

順也。《莊子·養生主》緣督以爲經。

夤緣,連絡也。《韓愈·古意》靑壁無路難夤緣。

《廣韻》吐亂切。與褖同。《周禮·天官·內司服》緣衣。《註》此緣衣者,實作褖衣也。褖衣御于王之服,亦以燕居。

《韻補》叶余倫切,陸機思歸賦,以緣字叶雲。

【稂】

稂【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魯當切《集韻》《韻會》盧當切《正韻》魯堂切,音郞。草名。似莠。《詩·曹風》浸彼苞稂。

《小雅》不稂不莠。《註》稂莠,皆害苗。《爾雅·釋草》稂,童粱。《註》莠類。《爾雅翼》稂,惡草,與禾相雜,故詩人惡之。古者以飤馬。

《集韻》呂張切,音良。義同。《廣韻》亦作蓈。

【莠】

莠【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與九切《韻會》以九切《正韻》云九切,讀若酉。《詩·齊風》無田甫田,維莠驕驕。《孟子》惡莠恐其亂苗也。《趙註》莠之莖葉似苗。《魯語》馬餼不過稂莠。《註》莠草似稷而無實。

《詩·小雅》莠言自口。《傳》莠,醜也。

地名。《水經注》汳水又東逕莠倉城。

《集韻》息救切,音秀。《類篇》荼也。

【害】

害【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何蓋切《集韻》《正韻》下蓋切《韻會》合蓋切,孩去聲。《說文》傷也。从宀从口。言从家起也。丯聲。《徐曰》禍嘗起於家,生於忽微,故害从宀。《增韻》利,害之對。

殘也,禍也。《易·謙卦》鬼神害盈而福謙。《繫辭》損以遠害,益以興利。

《周語》先王非務武也,勤恤民隱,而除其害也。

妨也。《左傳·桓六年》謂其三時不害,而民和年豐也。

要害。《戰國策》秦之號令賞罰地形利害,天下弗如也。《史記·秦始皇本紀》北收要害之郡。

忌也。《史記·燕世家》燕昭王使樂毅約趙楚伐齊,諸侯害齊湣王驕暴,皆許之。《註》害猶言患之也。

《屈原·列傳》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

《集韻》《類篇》何割切,音曷。何也。《爾雅·釋言》盍也。《註》盍,何不也。或作害,與曷盍通。《詩·周南》害澣害否。《註》害,何也。《書·大誥》王害不違卜。《註》害作曷。

叶古詣切,音係。《詩·邶風》願言思子,不瑕有害。叶上逝。

《賈誼·旱雲賦》畝枯槁而失澤兮,壞石相聚而爲害。叶下涕。《前漢·眭兩夏侯京翼李敘傳》疑殆匪闕,違衆忤世。淺爲悔尤,深作敦害。俗作害。害字丯聲,俗从丰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