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镫幸复煦

出自:清代·张穆《庚子二月喜三兄叔正至都相探越八十日仍谋返里赋诗相送聊以写其患难离别之怀口所不能言者诗更不足以达之也》

拼音:[hán][dèng][xìng][fù][xù]

平仄:平仄仄仄仄

聚面曾几时,归期又转迫。
归程劣及千,聚日未盈百。
生平兄弟欢,强半异形迹。
年皆非少壮,光阴尚行客。
回首廿年前,层折遘家厄。
怙恃一朝失,营魂丧其魄。
惟时兄及我,差得免交谪。
感荷仲兄恩,抚教俨帷帟。
百虑不相关,培养奋飞融。
独力挂门楣,策励壮宗祏。
怆绝庚寅夏,篪声如裂帛。
大厦忽不支,兄复嗟行役。
饥驱济南道,怅睇关山隔。
九月始江归,一痛哀填嗌。
从此老兄弟,元福更安席。
越岁试并州,如戏角双觡。
辰春更北征,车尘困络绎。
四载秏餐钱,一官沐渥泽。
兄亦恬进退,薄禄谋将伯。
谁知苜蓿槃,艰难等棨戟。
未腊薄言旋,百债纷狼藉。
草草岁仪帖,感怀成寤擗。
初夏仍北迈,遑顾形影双。
太岁建作噩,交劝揽秋碧。
冒雨事西驰,快晤晋阳陌。
敢哆裘马都,枉被腐鼠吓。
旁皇身世计,血偾不可脉。
厨烟然旦旦,灶觚空昔昔。
双鲤南中来,念我意良剧。
南中山水胜,幽怀冀或释。
酷署沿桂笋,深冬泥归舶。
可怜骑省戚,客次泪为格。
荒唐伏枥思,骋怀到闭掖。
风吹舵脚转,引首九阊辟。
愧乏神仙姿,顿遭蓬岛谪。
涕痕何足湔,我罪在怀璧。
敬谢伯兄慈,遣子慰匡索。
群惜阮修鳏,醵聘奠尺宅。
家声兼友谊,中宵起槃辟。
积愤摧人肝,衔德梦无斁。
寒侵增夜嗽,中郁苦气逆。
秘疾滞音问,传闻颇啧啧。
兄意滋不安,勉振春郊策。
连日方闷损,乾鹊噪櫩隙。
叩扉语音熟,觌面互?唶。
忍涕寻欢颜,情话风雨夕。
寒镫幸复煦,仲春月始霸。
荏苒逾初夏,归思日又积。
离觞不易斟,况当惩辛螫。
旧业日以萎,前涂日以窄。
作宦信孔艰,救贫计尤棘。
失声叹奈何,谋野讵有获。
汨汨瘐园波,英英山堂柏。
发苍结后望,耽书信所癖。
念兄有二子,其一马眉白。
祖业系阿咸,芜弃良可惜。
洗觞更酌兄,后会良非易。
后会亦不难,努力秋士籍。
落莫广文官,况味犹茹檗。
试探函牛鼎,中自足千蹠。

查看原文

字义

【寒】

寒【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从人在宀下,从茻薦覆之,下有仌。仌,水也。隸省作寒。《釋名》寒,捍也。捍,格也。《玉篇》冬時也。《易·繫辭》日月運行,一寒一暑。《書·洪範》庶徴曰燠,曰寒。《傳》煥以長物,寒以成物。

司寒,水神。《左傳·昭四年》黑牡秬黍,以享司寒。《註》司寒,元冥,水神也。

《周語》火見而淸風戒寒。《荀悅·申鑒》下有寒民,則上不具服。

窮窘也。《史記·范睢傳》范叔一寒至此哉。《宋史·同甫傳》畸人寒士皆賴之。

國名,在北海,平壽縣東寒亭。《史記·夏本紀》伯明氏之讒子寒浞封國。

姓。漢博士寒朗。

叶胡田切,音賢。《楚辭·天問》何所冬暖,何所夏寒。焉有石林,何獸能言。

叶側鄰切,音眞。《歐陽修·答韓子華詩》俊乂沈下位,惡去善乃伸。家至與戸到,飽饑而衣寒。

【镫】

鐙【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都滕切《集韻》《韻會》都騰切,音登。《說文》錠也。《徐鉉曰》錠中置燭,故謂之鐙。今俗別作燈,非是。《楚辭·招魂》華鐙錯些。《劉公幹·贈五官中郞將詩》明鐙熺炎光。

山名。《山海經》鼓鐙之山。

與登同。《儀禮·公食大夫禮》實于鐙。《註》瓦豆謂之鐙。《疏》詩:于豆于登。毛傳:木曰豆,瓦曰登。《後漢·禮儀志》瓦鐙一,彤矢四。

《廣韻》都鄧切《集韻》《韻會》《正韻》丁鄧切,音嶝。《廣韻》鞍鐙。《集韻》馬鞁具。《正字通》馬鞍兩旁,足所踏也。《韓致堯詩》和裙穿玉鐙。

《韻會》豆下跗。《禮·祭統》執鐙。《註》鐙,豆下跗也。《釋文》鐙,音登。

丁鄧反。

【幸】

幸【寅集下】【干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㚔。吉而免凶也。《前漢·高帝紀》願大王以幸天下。《註》晉灼曰:臣民被其德,以爲徼倖也。師古曰:幸者,可慶倖也。故福善之事皆稱爲幸。

《小爾雅》非分而得曰幸。《增韻》非所當得而得,與不可免而免曰幸。《論語》罔之生也,幸而免。《中庸》小人行險以徼幸。《晉語》德不純,而福祿至,謂之幸。《荀子·富國篇》朝無幸位,民無幸生。

冀也。《禮·檀弓》幸而至於旦。《註》幸,覬也。

《玉篇》幸天子所至也。《蔡邕·獨斷》天子車駕所至,見令長三老官屬,親臨軒作樂,賜以食帛,民爵有級,或賜田租,故謂之幸。

《玉篇》幸,御所親愛也。《前漢·佞幸傳》但以媚貴幸。

姓。《萬姓統譜》望出鴈門,晉有幸靈。唐有幸南容,貞元中進士。宋有幸元龍,嘉泰初進士。

《韻補》古叶散。《易林》疾貧望幸,使伯行販。《韻會》或作字原作夭下糸。

【复】

復【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房六切,音伏。《說文》往來也。《廣韻》返也。《書·舜典》如五器卒乃復。《傳》復,還也。《詩·小雅》言歸思復。

《韻會》答也。《書·說命》說復于王。

《韻會》白也。《禮·曲禮》願有復也。

《韻會》反命也。《周禮·天官》諸臣之復。《註》復,報也,反也。《疏》謂羣臣受王命,使臣行之訖,反報於王也。

招魂曰復。《禮·檀弓》復盡愛之道也。《註》復謂招魂,庶幾其精氣之反。

興復。《諸葛亮·出師表》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姓。《正字通》元有復見心。

州名。《隋書·地理志》後周置復州,大業初改曰沔州。

復陶,官名。《左傳·襄三十年》使爲君復陶。《註》復陶,衣服之官也。

衣名。《左傳·昭十二年》王皮冠秦復陶。《註》秦所遺羽衣也。

《集韻》《韻會》《正韻》方六切,音福。《集韻》重也。《正韻》反覆也。《易·復卦》反復其道。《詩·小雅》顧我復我。《註》謂迴轉反復之也。

《正韻》復,除也。《前漢·高帝紀》七大夫以下,皆復其身及戸勿事。《註》復其身,及一戸之內,皆不徭役也。

與複通。《史記·秦始皇紀》爲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前漢·高帝紀》上從復道上,望見諸將往往耦語。《註》上下有道,故謂之復。

與覆通。《詩·大雅》陶復陶穴。《音義》復,累土於地上。《說文》作覆。

《集韻》《韻會》《正韻》浮富切,浮去聲。《集韻》又也。《增韻》再也。《詩·大雅·大明序》文王有明德,故天復命武王也。

叶房月切,音伐。《韓愈·招揚之罘詩》禮稱獨學陋,易貴不遠復。作詩招之罘,日夕抱饑渴。渴,巨列切。

【煦】

煦【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香句切《集韻》吁句切,音姁。《說文》烝也。《玉篇》熱也。《禮·樂記》天地訢合,隂陽相得,煦嫗覆育萬物。《註》氣曰煦,體曰嫗。《疏》天以氣煦之,地以氣嫗之,是天煦覆而地嫗育。

《說文》一曰赤貌。《玉篇》赤色也。

《說文》一曰溫潤也。

《玉篇》恩也。《韓愈·原道》煦煦之謂仁。

《玉篇》亦作昫。《廣韻》日光也。

《廣韻》况羽切《集韻》火羽切,音詡。《禮·樂記·煦嫗釋文》煦徐音况甫反。

《集韻》詡拱切,音洶。亦與昫同。日出溫也。詳日部昫字註。

《集韻》匈于切,音訏。《揚子·方言》煦,熱也。《李嵩·述志賦》稟玄光而陶衍,承景靈之冥符,蔭朝雲之奄靄,仰郞日之照煦。

《集韻》虛尤切,音休。本作咻。痛念聲。詳口部咻字註。

相关诗句
中自足千蹠 试探函牛鼎 况味犹茹檗 落莫广文官 努力秋士籍 后会亦不难 后会良非易 洗觞更酌兄 芜弃良可惜 祖业系阿咸 其一马眉白 念兄有二子 耽书信所癖 发苍结后望 英英山堂柏 汨汨瘐园波 谋野讵有获 失声叹奈何 救贫计尤棘 作宦信孔艰 前涂日以窄 旧业日以萎 况当惩辛螫 离觞不易斟 归思日又积 荏苒逾初夏 仲春月始霸 寒镫幸复煦 情话风雨夕 忍涕寻欢颜 觌面互?唶 叩扉语音熟 乾鹊噪櫩隙 连日方闷损 勉振春郊策 兄意滋不安 传闻颇啧啧 秘疾滞音问 中郁苦气逆 寒侵增夜嗽 衔德梦无斁 积愤摧人肝 中宵起槃辟 家声兼友谊 醵聘奠尺宅 群惜阮修鳏 遣子慰匡索 敬谢伯兄慈 我罪在怀璧 涕痕何足湔 顿遭蓬岛谪 愧乏神仙姿 引首九阊辟 风吹舵脚转 骋怀到闭掖 荒唐伏枥思 客次泪为格 可怜骑省戚 深冬泥归舶 酷署沿桂笋 幽怀冀或释 南中山水胜 念我意良剧 双鲤南中来 灶觚空昔昔 厨烟然旦旦 血偾不可脉 旁皇身世计 枉被腐鼠吓 敢哆裘马都 快晤晋阳陌 冒雨事西驰 交劝揽秋碧 太岁建作噩 遑顾形影双 初夏仍北迈 感怀成寤擗 草草岁仪帖 百债纷狼藉 未腊薄言旋 艰难等棨戟 谁知苜蓿槃 薄禄谋将伯 兄亦恬进退 一官沐渥泽 四载秏餐钱 车尘困络绎 辰春更北征 如戏角双觡 越岁试并州 元福更安席 从此老兄弟 一痛哀填嗌 九月始江归 怅睇关山隔 饥驱济南道 兄复嗟行役 大厦忽不支 篪声如裂帛 怆绝庚寅夏 策励壮宗祏 独力挂门楣 培养奋飞融 百虑不相关 抚教俨帷帟 感荷仲兄恩 差得免交谪 惟时兄及我 营魂丧其魄 怙恃一朝失 层折遘家厄 回首廿年前 光阴尚行客 年皆非少壮 强半异形迹 生平兄弟欢 聚日未盈百 归程劣及千 归期又转迫 聚面曾几时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