崒嵂连嵾峙

出自:明代·王应斗《次和袁嵾岚见赠三十韵》

拼音:[zú,cuì][lǜ][lián][cēn][zhì,shì]

平仄:平仄平平仄

舂陵有佳气,风雅代相持。
旷躅倾三户,铉言贵一时。
伟哉公后劲,能与昔同揆。
崒嵂连嵾峙,汪洋泻汉滩。
仓皇逢世乱,谈笑取官奇。
锦制江城丽,斤挥鄂渚宜。
李桃相竞秀,桑梓愧言私。
骥足方闲步,羊肠复履巘。
调高嫌寡各,怀宝惜希知。
逸致宗陶阮,高风接颖箕。
筇飞丹岳迥,车纵白门驰。
识以观涛壮,情因望海移。
尽韬文豹雾,孤引渐鸿仪。
墨翰资游戏,烟云任蔽亏。
朗怀澄皎皎,冲度益夔夔。
每快闻声蚤,翻憎握手迟。
一朝披赤牍,千里挹青芝。
裔续公安著,名齐洛下垂。
有时凌白也,率意写羲之。
老作文章伯,狂呼造化儿。
抽毫惟信腕,得酒不攒眉。
自我逢袁粲,何殊遇子期。
唱酬欣有托,摸索谩云谁。
斗北行占聚,河东岂待吹。
时花俱扫艳,古柏独成诗。
读罢陈杯酌,欢陪畅梦思。
清谈依茂宰,列席近先师。
咳唾生珠玉,敦庞肃鼎彝。
不图休晚沐,旋复吐新词。
从此耽深契,逢人说项斯。

查看原文

注释

【崒嵂】1.高峻貌。 2.指高山。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崒】

崒【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慈卹切《集韻》《韻會》《正韻》昨律切,㕒。《疏》謂山巔之末,其峯巉巖也。《詩·小雅》山冢崒崩。《傳》崒,崔嵬也。《鮑昭·蕪城賦》崒若斷岸。

《唐韻》醉綏切《集韻》《類篇》遵綏切,音崔。義同。

《廣韻》《集韻》《韻會》昨沒切,音捽。崒屼,山貌。《韻會》山危峻貌。《張衡·西京賦》嶐崛崔崒。或作崪。

《集韻》亦作卒。《詩·小雅》漸漸之石,維其卒矣。《朱傳》卒,崔嵬也。謂山巔之末也。

《正字通》七醉切,音萃。《司馬相如·子虛賦》珍怪鳥獸,萬端鱗崒。叶上類。《註》言比次如魚鱗,崇積如高山,借二義擬其衆盛也。一說本作萃,鱗萃猶鱗集,賦之萃爲崒,猶詩之崒爲卒,其譌同也。《正字通》崒兼平、去、入三聲。字彙闕平聲,非。㕒,厜㕒。

【嵂】

嵂【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集韻》《韻會》《正韻》劣戌切,音律。嵂崒,山高峻貌。《司馬相如·子虛賦》隆崇嵂崒。

通作律。《詩·小雅》南山律律。《註》高大貌。

【连】

連【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力延切《集韻》《韻會》陵延切《正韻》靈年切,音漣。《說文》員連也。《玉篇》合也,及也。《廣韻》續也,還也。《集韻》屬也。《正韻》接也。《詩·大雅》執訊連連。《朱傳》屬續貌。《禮·王制》十國爲連,連有帥。《齊語》四里爲連,十連爲鄕。《後漢·韓康傳》連徵不至。

姻親爲連。《史記·尉佗傳》及蒼梧秦王有連。《註》有連者,連姻也。

黏鳥曰連。《淮南子·覽㝠訓》連鳥于百仞之上。

連尹、連敖,皆楚官名。《左傳·襄十五年》屈蕩爲連尹。《史記·淮隂侯傳連敖註》楚司馬官也。

連山,易名。《周禮·春官·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註》其卦以純艮爲首,山上山下,是名連山。

鉛之未鍊者曰連。《史記·貨殖傳》長沙出連錫。

祈連,山名。《前漢·霍去病傳》出北地,至祈連山。《註》卽天山也。

《韻會》州名。漢屬桂陽郡,隋置連州。

姓。《左傳·莊八年》齊有連稱。

《集韻》《韻會》《正韻》力展切,音斂。難也。《易·蹇卦》往蹇來連。《註》連,亦難也。

遲久之意。

《集韻》連彥切,音摙。《禮·玉藻》連用湯。《註》連,猶釋也。以湯洗足垢,乾潔其體也。

《集韻》郞旰切,音爛。連石,山名。《淮南子·天文訓》日至于連石。

叶離珍切,音鄰。《陸雲·夏府君誄》祈祈縉紳,泣涕留連。故作斯誄,著之不泯。泯音民。

【嵾】

嵾【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楚簪切《集韻》《韻會》初簪切,音參。嵾嵳,不齊貌。或作㠁。《揚雄·甘泉賦》增宮㠁嵯。或通作參差。

【峙】

峙【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直里切《集韻》《韻會》丈里切《正韻》丈几切,音畤。《廣韻》峻峙,屹立也。《班固·東都賦》通天訬以竦峙。《註》通天,臺名。訬,高也。

《班固·東都賦》散似驚濤,聚似京峙。《註》京峙,高丘也。

《爾雅·釋詁》供峙,共具也。《書·費誓》峙乃糗糧。《詩·大雅》以峙其粻。《註》峙,積也。《集韻》或作跱。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