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已酸鼻

出自:清代·黄节《春风城南花为丽云作》

拼音:[wǒ][tīng][yǐ][suān][bí]

平仄:仄平仄平平

春风城南花,独往得幽恣。
羁栖七载中,寂老一隅地。
荆卿游酒人,犀首叹无事。
赁舂比扶风,侏儒笑厌次。
称诗美苌楚,所志玩白贲。
嗟哉士大夫,毋若妇宦寺。
过从乏向往,一意纵声伎。
樊川唱杜秋,少陵爱剑器。
听终哀每来,坐对乐无二。
三年倏易过,一曲渺难俟。
旧事说蓬阁,佳人属吒利。
篇终岁暮吟,迹落湖上志。
尔来遂萧条,及秋益憔悴。
黄花风雨晨,丁沽江海思。
深情辄一往,佳遇亦云遂。
小小钱塘家,师师汴州泪。
是时秋方残,彼美意尤腻。
吾怀忻有托,身世姑暂置。
渡江河东君,就我上都驷。
不赋石榴词,焉寄丁香字。
雪夜命巾车,腊尽同尊觯。
欢穷意顿改,岁易期不至。
固知金缕歌,莫望紫云赐。
梅花开更落,春灯灺复炽。
人日草堂诗,岁时荆楚记。
忧来等闲度,意尽寻常醉。
吾生早孤露,世恋悟浮媚。
何期淞曲人,巧若广陵值。
仿佛识芳华,依稀疑梦寐。
云鬟江上路,暮雨城西里。
当时数携手,一别各漂芰。
重逢且细语,前迹尚留识。
自言嫁商人,已分老姬侍。
长妇不见容,弱絮乃重坠。
如今盛年过,曷补头上翠。
言终更低首,我听已酸鼻
世事十载间,沧海几回异。
且如改革初,岂谓帝议贰。
再造失纪纲,大权落将帅。
是非赏罚间,颠倒混淆备。
贤豪窘心力,士夫自贪肆。
一国在漂摇,与汝共遗弃。
眼前事勿论,春半酒还渍。
桃梨未坼蕾,南北固殊植。
汝来可盘桓,天予以覆被。
平生阅世多,馀恨中臆恚。
如何逾壮人,不尽看花意。
欢情逐去春,凄感发深致。
闭门晚雪积,入虑初花稚。
即此已低徊,况阻游春骑。

查看原文

注释

【酸鼻】鼻酸。谓悲痛欲泣。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我】

我【卯集中】【戈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俄上聲。《說文》施身自謂也。《廣韻》已稱也。

稱父母國曰我,親之之詞。《春秋·隱八年》我人祊。

姓。古賢人,著書名我子。

《說文》或說我,頃頓也。○按頃頓,義與俄同。然字書從無作俄音者,存考。

《韻補》叶與之切,音台。《揚子·太經》出我入我,吉凶之魁。《註》我音如台小子之台。

叶阮古切,音五。《張衡·鮑德誄》業業學徒,童蒙求我。濟濟京河,實爲西魯。,篆文我。

【听】

听【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宜引切《集韻》擬引切,音齗。《說文》笑貌。《史記·司馬相如·上林賦》亾是公听然而笑。《楊愼曰》听,古哂字。

《廣韻》口大貌。《集韻》大口謂之听。

《廣韻》牛謹切《集韻》語近切,。亦笑貌。

《集韻》口謹切,音赾。

魚斤切,音㹞。

逆乙切,音聉。義同。

魚其切,音疑。听嗞,口開貌。

魚衣切,音沂。與嗞,媿貌。

《正字通》俗借爲聽字省文。(聽)〔古文〕他定切,音侹。《說文》聆也。《釋名》聽,靜也。靜,然後所聞審也。《書·太甲》聽德惟聰。《儀禮·士昏禮》命之曰:敬恭聽,宗爾父母之言。

《廣韻》待也。

受也。《左傳·成十一年》鄭伯如晉聽成。《註》聽,猶受也。

從也。《易·艮卦》不拯其隨未退聽也。《疏》聽,從也。《左傳·昭二十六年》姑慈婦聽。

斷也。《禮·王制》司寇正法志》一曰辭聽,二曰色聽,三曰氣聽,四曰耳聽,五曰目聽。

任也。《前漢·景帝紀》其議民欲徙寬大地者,聽之。

之。

《唐韻》他丁切《集韻》《韻會》湯丁切《正韻》他經切,音㕔。《集韻》聆也,聽受也。中庭曰聽事,言受事察訟於是。俗作㕔。毛氏曰:漢晉皆作聽,六朝以來始加厂。

《韻補》叶儻陽切,音堂。《蘇轍·讀道藏詩》昔者惠子死,莊子笑自傷。微言不復知,言之使誰聽。

【已】

已【寅集中】【己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羊己切《集韻》《韻會》《正韻》養里切,音以。《玉篇》止也,畢也,訖也。《廣韻》成也。《集韻》卒事之辭。《易·損卦》已事遄往。

《玉篇》退也。《廣韻》去也,棄也。《書·堯典》試可乃已。《論語》三已之。

太也。《廣韻》已,甚也。《孟子》仲尼不爲已甚者。《註》不欲爲已甚,太過也。

《廣韻》過事語辭。《史記·灌夫傳》已然諾。《註》索隱曰:謂已許諾,必使副其前言也。

《類篇》語已也。《增韻》語終辭。《前漢·梅福傳》亦無及已。

踰時曰已而。《史記·高帝紀》已而有娠。

與以通。《荀子·非相篇》人之所以爲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前漢·張良傳》殷事以畢。

《廣韻》《集韻》羊吏切,音異。義同。

【酸】

酸【酉集下】【酉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說文》酢也。關東謂酢曰酸。《廣韻》醋也。《書·洪範》曲直作酸。《禮·月令》孟春之月,其味酸。《周禮·天官·瘍醫》凡藥,以酸養骨。《註》酸,木味。木根立地中似骨。《前漢·百官公卿表》廣安侯任越人爲太常,坐廟酒酸論。

《釋名》酸,遜也。遜,遯在後也。言脚疼力少,行遁在後,以遜遁者也。《嵆康詩》自致力所難,臨文情辛酸。

《正字通》悲痛曰酸。《後漢·公孫述傳》放兵縱火,聞之可爲酸鼻。

《韻會》寒酸也。今作寒畯。《范成大詩》洗盡書生氣味酸。

地名。《史記·秦始皇紀》將軍鷔攻魏,定酸棗。《前漢·地理志》留有酸棗縣。

水名。《山海經》少陽之山,酸水出焉。《註》其味微酸,流入文谷水。

木名。《爾雅·釋木》樲,酸棗。

草名。《博雅》酸木,狐桃也。

《山海經》鼓鍾之山,有草焉,方莖而黃花,員葉而三成,其名曰焉酸。

鳥名。《山海經》景山有鳥焉,其狀如蛇而四首、六目、三足,名曰酸與。《註》焉。

《正字通》酸角,果名,生雲南臨安諸處,狀如豬牙,皁莢浸木和羹,酸美如醋。

《字彙補》酸雞,蟲名。

《韻補》叶荀緣切,音宣。《韓愈·秋懷詩》作者非今士,相去時已千。其言有感觸,使我復悽酸。

【鼻】

鼻【亥集下】【鼻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自《唐韻》父二切《集韻》《韻會》毗至切《正韻》毗意切,發爲鼻。《白虎通》鼻者,肺之使。

《揚子·方言》鼻,始也。獸初生謂之鼻,人初生謂之首。梁益閒謂鼻爲初,或謂之祖。祖,居也。

人之胚胎,鼻先受形,故謂始祖爲鼻祖。《揚雄·反騷》或鼻祖於汾隅。

獵人穿獸鼻曰鼻。猶持弓曰手弓。《張衡·西京賦》鼻赤象,圈巨狿。

炊鼻,地名。《左傳·昭二十六年》師及齊師戰於炊鼻。《杜註》炊鼻,魯地。

有鼻,國名。在永州營道縣北。《前漢·昌邑哀王傳》舜封象於有鼻。《師古註》有鼻在零陵。《孟子》作有庳。

鼻息,西方國名。見《風俗通》。

《後漢·杜篤傳》共川鼻飮之國。《註》相習以鼻飮也。

反鼻,蝮蛇別名。

類鼻,草名。生田中,葉如天名精。《李時珍曰》卽豨薟。

《內典》阿鼻,此曰無閒。从自从畀。俗从白,非。

相关诗句
况阻游春骑 即此已低徊 入虑初花稚 闭门晚雪积 凄感发深致 欢情逐去春 不尽看花意 如何逾壮人 馀恨中臆恚 平生阅世多 天予以覆被 汝来可盘桓 南北固殊植 桃梨未坼蕾 春半酒还渍 眼前事勿论 与汝共遗弃 一国在漂摇 士夫自贪肆 贤豪窘心力 颠倒混淆备 是非赏罚间 大权落将帅 再造失纪纲 岂谓帝议贰 且如改革初 沧海几回异 世事十载间 我听已酸鼻 言终更低首 曷补头上翠 如今盛年过 弱絮乃重坠 长妇不见容 已分老姬侍 自言嫁商人 前迹尚留识 重逢且细语 一别各漂芰 当时数携手 暮雨城西里 云鬟江上路 依稀疑梦寐 仿佛识芳华 巧若广陵值 何期淞曲人 世恋悟浮媚 吾生早孤露 意尽寻常醉 忧来等闲度 岁时荆楚记 人日草堂诗 春灯灺复炽 梅花开更落 莫望紫云赐 固知金缕歌 岁易期不至 欢穷意顿改 腊尽同尊觯 雪夜命巾车 焉寄丁香字 不赋石榴词 就我上都驷 渡江河东君 身世姑暂置 吾怀忻有托 彼美意尤腻 是时秋方残 师师汴州泪 小小钱塘家 佳遇亦云遂 深情辄一往 丁沽江海思 黄花风雨晨 及秋益憔悴 尔来遂萧条 迹落湖上志 篇终岁暮吟 佳人属吒利 旧事说蓬阁 一曲渺难俟 三年倏易过 坐对乐无二 听终哀每来 少陵爱剑器 樊川唱杜秋 一意纵声伎 过从乏向往 毋若妇宦寺 嗟哉士大夫 所志玩白贲 称诗美苌楚 侏儒笑厌次 赁舂比扶风 犀首叹无事 荆卿游酒人 寂老一隅地 羁栖七载中 独往得幽恣 春风城南花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