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驭初旋燕席张

出自:明代·罗钦顺《戊寅春分日祀先礼毕奉大人合宴于中堂喜而有作》

拼音:[shén][yù][chū][xuán,xuàn][yàn,yān][xí][zhāng]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

神驭初旋燕席张,东风花柳日偏长。
圭田永食诸孙报,福酒分沾满座香。
歌舞总能娱大耋,笑谈时复得周行。
归宁已荷天恩厚,吉礼参陪更有光。

查看原文

注释

【燕席】宴席,酒席。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神】

神【午集下】【示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晨。《說文》天神,引出萬物者也。《徐曰》申卽引也,天主降氣,以感萬物,故言引出萬物。

《皇極經世》天之神棲乎日,人之神棲乎目。

神明。《書·大禹謨》乃聖乃神。《孔傳》聖無所不通,神妙無方。《易·繫辭》隂陽不測之謂神。《王弼云》神也者,變化之極,妙萬物而爲言,不可以形詰。《孟子》聖而不可知之謂神。

鬼神。陽魂爲神,隂魄爲鬼。氣之伸者爲神,屈者爲鬼。

諡法。《史記》民無能名曰神。

姓。漢騎都尉神矅。

升人切,音伸。《張衡·東京賦》神荼副焉。《註》海中神名。神,音伸。荼,音舒。

叶時連切,音禪。《焦仲卿詩》念與世閒辭,千萬不復全。故作不良計,勿復怨鬼神。《班固·答賓戲》言通帝王,謀合聖神,殷說夢發於傅巖,周望兆動於渭濱。《註》神,叶時連切。濱,叶,下从旦。《禮·郊特牲》所以交於旦明之義。鄭康成云:旦當爲神,篆字之譌。《莊子》有旦宅而無情死,亦讀爲神。蓋昔之傳書者遺其上半,因譌爲旦耳。此說甚是,非旦可作神也。

【驭】

馭【亥集上】【馬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牛倨切《集韻》牛據切《正韻》魚據切,、御。御一曰侍也,進也。《周禮·夏官·馭夫》掌馭貳車從車使車,分公馬而駕治之。

《天官·大宰》以八柄詔王馭羣臣,以八統詔王馭萬民。

《夏官·大馭》掌馭玉路以祀及犯軷。《註》大馭,馭之最尊者。軷,祭行道之神也。通作御。

《地官·保氏》五馭。《註》一鳴和鸞,二逐水曲,三過君表,四舞交衢,五逐禽左。《正韻》詩書皆作御。御與馭,義同者不得重押,義異者非。

【初】

初【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䥚《唐韻》《集韻》楚居切《正韻》楚徂切,楚平聲。《說文》始也。从刀衣,裁衣之始也。《徐曰》禮之初,施衣以蔽形。《書·禹謨》率百官若帝之初。《蔡仲》愼厥初。

《禮·檀弓》夫魯有初。《註》初謂故事。

《列子·天瑞篇》太初者,氣之始也。《韓愈詩》賢愚同一初。《韻會》又姓。

【旋】

旋【卯集下】【方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似宣切《集韻》《韻會》旬宣切《正韻》旬緣切,音璿。《說文》周旋旌旗之指麾也。从㫃从疋。疋,足也。《註》徐鍇曰:人足隨旌旗以周旋也。《左傳·僖二十三年》以與君周旋。《註》相追逐也。

《易·履卦》其旋元吉。《疏》旋,反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鐘縣謂之旋。《註》旋屬鍾柄所以縣之也。《釋文》旋如字。李音信犬反。

《左傳·定三年》夷射姑旋焉。《註》旋,小便也。

《莊子·達生篇》工倕旋而蓋規矩,指與物化,而不以心稽。《註》旋,圓也。蓋,過也。

與璇同。《前漢·律歷志》佐助旋璣。

《廣韻》辭戀切《集韻》《韻會》《正韻》隨戀切,音㳬。遶也。

通作還。《禮·玉藻》周還中規,折還中矩。《釋文》還,本亦作旋。

《韻補》叶松倫切《李尤德陽殿賦》上䗶蟠其無際兮,狀行回以周旋。開三階而參會兮,錯金銀於兩楹。

【燕】

燕【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於甸切《集韻》《韻會》《正韻》伊甸切,。古人重言之。《詩·邶風》燕燕于飛。《玉篇》俗作鷰。《集韻》亦作䴏。

《禮·學記》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註》燕,猶褻也。

與醼通。《廣韻》醼飮,古無酉,今通用。《詩·小雅》我有旨酒,嘉賔式燕以敖。《儀禮》燕禮第六。

《集韻》與宴通。安也,息也。《易·中孚》初九虞吉,有他不燕。《疏》燕,安也。《詩·小雅》悉率左右,以燕天子。《傳》以安待天子。《又》或燕燕居息。《傳》燕燕,安息貌。《齊語》昔聖王之處士也,使就閒燕。《註》閒燕,猶淸淨也。

《廣韻》烏前切《集韻》《韻會》因蓮切《正韻》因肩切,音煙。《玉篇》國名。《爾雅·釋地》燕曰幽州。《詩·大雅》溥彼韓城,燕師所完。《朱傳》燕召公之國。◎按鄭箋云:燕,安也。讀去聲。今从朱傳。

《左傳·隱五年》衞人以燕師伐鄭。《註》南燕國今東郡燕縣。《疏》燕有二國,一稱北燕,故此註言南燕,以別之。世本燕國姞姓。地理志:東郡燕縣南燕國姞姓,黃帝之後也。

姓。《廣韻》邵公奭封燕,爲秦所滅,子孫以國爲氏。漢有燕倉。〇按史記仲尼弟子傳:燕伋字思。是春秋時,卽有燕姓也。

《集韻》於殄切,音蝘。本作宴。引爾雅宴宴,居息也。〇按爾雅疏引小雅北山,或燕燕居息。考爾雅釋文及北山釋文,俱無作上聲讀者,惟大雅韓奕:韓姞燕譽。釋文云:燕,于遍反。

於顯反。可証燕之有上聲也。

【席】

席【寅集中】【巾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夕。《說文》藉也。《玉篇》牀席也。《廣韻》薦席。《增韻》藳秸曰薦,莞蒲曰席。《急就篇註》簟謂之席。

重曰筵,單曰席。《周禮·天官》玉府掌王之燕衣服衽席牀第。《註》衽席,單席也。《釋名》席,釋也。可卷可釋。《詩·邶風》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賈誼·過秦論》席卷天下。

《韻會》資也,因也。《書·畢命》席寵惟舊。《前漢·劉向傳》呂產呂祿,席太后之寵。《註》師古曰:席猶因也。言若人之坐於席也。

《玉篇》安也。

往古堯舜之善道,以待聘召。

姓。《韻會》出安定,其先司周之典籍,因氏焉。後避項羽名,改爲席。

叶祥龠切,音灼。《易林》重茵厚席,循臯采藿。

【张】

張【寅集下】【弓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弡《唐韻》陟良切《集韻》《韻會》中良切,帳平聲。《說文》施弓弦也。《禮·曲禮》張弓尚筋。《儀禮·鄕射禮》勝者執張弓。

《廣雅》大也。《詩·大雅》孔修且張。《書·康王之誥》張皇六師。

《廣雅》施也。《史記·武帝紀》張羽旗,設供具,以祀神君。

《廣韻》開也。《老子·道德經》將欲翕之,必故張之。

《韻會》設也。《史記·曹相國世家》取酒張坐飮。

施絃曰張。《前漢·董仲舒傳》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之。

羅取鳥獸曰張。《周禮·秋官·冥氏》掌設弧張。《註》弧張,罿罦之屬。《後漢·王喬傳》自縣詣臺朝,輒有雙鳧飛來,舉羅張之,但得一隻舄焉。

計物之數曰張。《左傳·昭十三年》子產以幄幕九張行。《後漢·明帝八王傳》寵有彊弩數千張。

星名。《史記·律書》西至于張。張者,言萬物皆張也。《天官書》張素爲廚,主觴客。《正義》張六星,六爲嗉,主天廚飮食,賞賚觴客。

譸張,誑也。《書·無逸》民無或胥,譸張爲幻。

蹶張,以足張弩也。《前漢·申屠嘉傳》以材官蹶張。《註》如淳曰:能脚踏强弩張之,故曰蹶張。師古曰:今之弩,以手張者曰擘張,以足張者曰蹶張。

乖張,相戾也。《司馬貞·補史記序》其中遠近乖張。

姓。《廣韻》本自軒轅第五子揮,始造弦,實張網羅,世掌其職,後因氏焉。風俗通云:張王李趙,黃帝賜姓也。出淸河,南陽,吳郡,安定,燉煌,武威,范陽,犍爲,沛國,梁國,中山,汲郡,河內,高平十四望。《詩·小雅》張仲孝友。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設也。《周禮·天官·掌次》掌凡邦之張事。《前漢·王尊傳》供張如法而辦。

《韻會》自侈大也。《左傳·桓六年》隨張必棄小國。《釋文》張,豬亮反。

張絃之張,亦音帳。《嵆康·琴賦》伶倫比律,田連操張,進御君子,新聲㺒亮。

與脹通。《左傳·成十年》晉侯將食張如厠。《註》張,脹滿也。

與帳通。《史記·高帝紀》復留止張飮三日。《註》張,幃帳也。

《左傳·僖十五年》隂血周作,張脈僨興。《疏》血旣動作,脈必張起,故言張脈也。《釋文》張,中亮反。

雄張。《後漢·班超傳》于寘王雄張南道。《註》雄張,猶熾盛也。張,丁亮反。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