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已能耰

出自:明代·何吾驺《赠曾鲁朴山人》

拼音:[wǔ][sè][yǐ][néng,nài][yōu]

平仄:仄仄仄平平

先生何许客,汗漫寄云游。
到处谈杯酒,长天挂钓钩。
鄱阳孤剑起,渤海一星浮。
壁立空青柳,江流任白鸥。
虚危辞旧舍,牛斗望南州。
梅岭旌旗振,珠江花鸟愁。
广陵虽已邈,彩笔亦何求。
独鹤栖何处,飞云不可留。
狂为曾皙后,赋比浩然优。
水调歌声急,商音耳听秋。
疾来山落石,漫奏涧行滮。
定远虚存瞬,严陵有敝裘。
长裾良自拙,短铗为谁谋。
上岸愚公谷,乘航渔父讴。
劫灰宁黑白,石火既蜉蝣。
在在安羁旅,飘飘识客舟。
忘机得乐土,问地取灵邱。
万里行龙脉,千山夺虎头。
吾家阮叔子,平素谢元收。
已作张天网,曾将倒屣酬。
歌风归大苑,结袂唱高楼。
心计嘉毛遂,文声许马周。
丹砂期未满,白石运良遒。
忽尔知人死,长怀国士忧。
悲风起大漠,朔草自惊秋。
壮志思溟渤,哀诗见逗遛。
寥寥琴欲破,寂寂暗难投。
我亦临风客,君来并策骝。
褰裳看世事,开眼傲王侯。
梁甫吟初就,渡河乐正幽。
家留千载业,路蹴小儿毬。
刻鹄终非计,雕虫亦已悠。
弥衡诚肮脏,原宪岂咿咻。
长卧怀三窟,虚名重九牛。
关山同腐朽,亩亩伴箜篌。
看尔如传舍,吾身亦赘疣。
太元差可草,五色已能耰
栖息一枝好,风光两共繇。

查看原文

注释

【五色】1.青﹑赤﹑白﹑黑﹑黄五种颜色。古代以此五者为正色。 2.泛指各种颜色。 3.神色。参见"五色无主"。 4.中医指五脏反映在面部的五种气色。据以诊断疾病。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五】

五【子集上】【二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音午。《增韻》中數也。《易·繫辭》天數五,地數五。《書·武成》列爵惟五。《詩·鄘風》良馬五之。

格五。《後漢·梁冀傳》能挽滿,彈棊,格五,六博,蹴鞠,意錢之戲。《註》行棊相塞謂之簺,簺有四采,簺白乗五是也。至五卽格不得行。

《辛氏三秦記》城南韋杜,去天尺五。

十五夜曰三五。《謝靈運詩》期在三五夕。《崔曙詩》秒冬正三五,日月遙相望。

姓。漢五京。

第五,五鹿,皆複姓。崔曙《早發交崖山還太室作》:仲冬正三五,日月遙相望。

【色】

色【未集下】【色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嗇。《說文》顏氣也。人之憂喜,皆著於顏,故謂色爲顏氣。《禮·玉藻》色容莊。《汲冢周書》喜色油然以出,怒色厲然以侮,欲色嫗然以愉,懼色薄然以下,憂悲之色瞿然以靜。《後漢·嚴光傳》帝思其賢,乃令以物色訪之。《註》以形貌求之也。

采色。《書·臯陶謨》以五采彰施于五色。《註》五色,靑黃赤白黑也。《左傳·桓二年》五色比象,昭其物也。

色慾。《書·五子之歌》內作色荒。《傳》色,女色。《禮·坊記》諸侯不下漁色,故君子遠色,以爲民紀。

物景亦曰色。《莊子·盜跖篇》車馬有行色。《潘岳·關中詩》重圍克解,危城載色。豈曰無過,功亦不測。《註》載色,猶言有生氣起色也。

《公羊傳·哀六年》色然而駭。《註》驚貌。

《詩·魯頌》載色載笑。《傳》色,溫潤也。

《戰國策》怒於室者色於市。《註》色,作色也。

祕色。《高齋漫錄》世言祕色,磁器。錢氏有國時,越州燒進爲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祕色。

《博雅》色,縫也。

【已】

已【寅集中】【己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羊己切《集韻》《韻會》《正韻》養里切,音以。《玉篇》止也,畢也,訖也。《廣韻》成也。《集韻》卒事之辭。《易·損卦》已事遄往。

《玉篇》退也。《廣韻》去也,棄也。《書·堯典》試可乃已。《論語》三已之。

太也。《廣韻》已,甚也。《孟子》仲尼不爲已甚者。《註》不欲爲已甚,太過也。

《廣韻》過事語辭。《史記·灌夫傳》已然諾。《註》索隱曰:謂已許諾,必使副其前言也。

《類篇》語已也。《增韻》語終辭。《前漢·梅福傳》亦無及已。

踰時曰已而。《史記·高帝紀》已而有娠。

與以通。《荀子·非相篇》人之所以爲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前漢·張良傳》殷事以畢。

《廣韻》《集韻》羊吏切,音異。義同。

【能】

能【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集韻》《正韻》奴登切,音儜。《說文》熊屬,足似鹿。能獸堅中,故稱。賢能而疆壯者稱能傑也。《徐曰》堅中,骨節實也。

《廣韻》善也。《增韻》勝任也。《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

《正字通》順習也。《詩·大雅》柔遠能邇。

《廣韻》奴來切《正韻》囊來切,音㾍。三足龞。《爾雅·釋魚》龞三足,能。《註》山海經,從山多三足龞,今陽羨縣君山池亦有之。

與台通。三能,星名。《史記·天官書》魁下六星,兩兩相比,名曰三能。《註》作三台。

《正字通》乃帶切,音柰。姓也。唐能延壽,能元皓,宋能迪。

與耐通。《前漢·晁錯傳》胡貊之人性能寒,揚粵之人性能暑。《註》能,讀曰耐。

《韻補》叶音尼。《屈原·離騷》紛吾旣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叶下佩,佩音皮。

叶音寧。《詩·小雅》各奏爾能。叶上湛,湛音沈。

叶音袽。《柳宗元·佩韋賦》歷九折而直犇兮,固摧轅而失途。遵大路而曲轍兮,又求達而不能。

【耰】

耰【未集中】【耒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5画

《廣韻》《集韻》於求切《正韻》於尤切,音憂。覆種也。《說文徐註》摩田器,布種後以此器摩之,使土開發處復合覆種也。《論語》耰而不輟。《註》耰,覆種也。《莊子·則陽篇》深其耕而熟耰之,其禾繁以滋。《註》耰,鋤也。《淮南子·氾論訓》民勞而利薄,後世爲之耒耜耰鋤。《註》耰,椓塊椎也。三輔謂之儓,所以覆種也。

《韻補》叶於救切,音又《史記·龜筴傳》耕之耰之,鉏之耨之。

叶爾皎切,音擾。《梁武帝·籍田詩》公卿秉耒耜,庶甿荷鉏耰。一人慙百王,三推先億兆。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