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肝胆寒

出自:金朝·杨奂《陶九嫂》

拼音:[lǜ,lù][lín][gān][dǎn][hán]

平仄:仄平平仄平

勿轻钗与笄,勿贱裙与襦。
柘皋一女子,健胜百丈夫。
家住庐州东,库藏饶金珠。
天阴夜抹漆,暴客萌觊觎。
胠箧不足较,父兄罹刳屠。
女年十五六,以色竟见驱。
捕捉星火急,亡命洞庭湖。
既为陶家妇,九嫂从渠呼。
寝息风浪中,四邻唯菰蒲。
琴瑟未免合,积久产二雏。
春秋祭享绝,对面佯悲吁。
向来郎鬓黑,漂泊生白须。
身后乏寸土,奈我子母孤。
干戈又换世,幸在昔廛区。
何当决归□,卒岁容相娱。
闻语略不疑,意谓痴且愚。
锐然□轻舟,携抱登长涂。
青毡复旧物,水陆多膏腴。
女儿拜夫前,灵贶焉可诬。
儿初有秘祝,欲答神□扶。
绐郎俟西祠,径往公府趋。
画地诉首尾,曾不□锱铢。
官长怒咆哮,俄顷就执俘。
械杻满虮虱,□□临街衢。
使女坐其旁,笑颊如施朱。
自推二□□,□请加锧鈇。
官曰产尔腹,颇亦怜呱呱。
女□□□种,不可谓不辜。
环观交感泣,猛烈今古无。
□事鬼神畏,失机或斯须。
甘露若训注,反遭□□图。
政类窦桂娘,儿同心实殊。
隐忍寂寞滨,岂甘盗贼污。
白玉投青泥,至宝终莫渝。
此雠若不雪,何以见鸟乌。
一息传万口,南北通燕吴。
夫愿女为妇,妇愿女为姑。
绿林肝胆寒,低头羞穿窬。
佳人固不幸,能还谁尔拘。
何事原巨先,遂使轻侠徒。

查看原文

注释

【绿林】绿林(lù-) : 原指新莽末年以绿林山为根据地的起义军。后指聚集山林的武装集团:绿林好汉|绿林强盗。
【肝胆】1.比喻真诚的心:~相照。 2.比喻勇气、血性:~过人。
【胆寒】惶恐;害怕。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绿】

綠【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力玉切《集韻》《韻會》龍玉切,音錄。《說文》帛靑黃色也。《釋名》綠,瀏也。荆泉之水於上視之,瀏然綠色,此似之也。《詩·邶風》綠兮衣兮。《博》綠,閒色。

《詩·衞風》綠竹猗猗。《傳》綠,王芻也。《釋文》爾雅作菉。

【林】

林【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力尋切《集韻》《韻會》犂針切《正韻》犂沈切,音臨。《說文》平土有叢木曰林。徐曰:叢木,故从二木。平土,故二木齊。《詩·小雅》依彼平林。

野外謂之林。《詩·周南》施于中林。

山木曰林。《穀梁傳·僖十四年》林屬于山爲麓。

《周禮·地官·林衡註》竹木曰林,水衡曰衡。

《爾雅·釋詁》林,君也。

盛貌。《詩·小雅》有壬有林。

林鐘,律名。《禮·月令》季夏之月律中林鐘。《周禮》作函鐘。

羽林,星名。應劭曰:天有羽林,大將軍之星也。林喩若林木,羽翼,鷙擊之意,故以名武官。《前漢·宣帝紀》取從軍死事者之子,養爲羽林軍,號羽林孤兒。

綠林,荆州山名。《後漢·劉元傳》諸亡命集于綠林。

姓。《姓譜》殷比干後,避難長林山,因氏。

平王世子林開之後,望出南安。○按《說文》林自爲部,棼、楚等字从之,今倂入。

【肝】

肝【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古寒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寒切,音干。《說文》木藏也。生於木,魄所藏。《正字通》左三葉,右四葉,以膽爲府,附脊第九椎爲陽中,少陽通於春氣。素問曰: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釋名》肝,幹也。五行屬木,故其體狀有枝幹也。凡物以大爲幹。《詩·大雅·或燔或炙傳》炙用肝。《禮·月令》其祀門,祭先肝。《淮南子·精神訓》肝爲風。

《白虎通》肝之爲言扞也。

肝楡,海外國名。《山海經》肝楡之尸,在大人北。

【胆】

胆【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集韻》蕩旱切,音但。肉胆也。

當割切,音怛。臈胆,肥貌。

《廣韻》徒干切《集韻》唐干切,音黵。《說文》連肝之府也。《廣韻》肝膽。《素問》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白虎通》膽者,肝之府也。肝主仁,仁者不忍,故以膽斷。是以肝膽二者,必有勇也。肝膽異趣,何以知相爲府也。肝者,木之精也。人怒無不色靑目張者,是其效也。《史記·越世家》坐臥卽仰膽,飮食亦嘗膽也。《前漢·張耳陳餘傳》將軍瞋目張膽。《註》張膽,言勇之甚。《後漢·光武紀》今不同心膽,共舉功名。

《淮南子·精神訓》膽爲雲。

《拾遺記》昆吾山有獸,食銅鐵。吳國武庫中兵刃俱食盡,得雙兔,有鐵膽,鑄爲雙劒。

蟲名。《博雅》膽蛇,靑蠵也。

草名。《博雅》陵遊,龍膽也。

拭治也。《禮·內則》桃曰膽之。《註》啖食治擇之名。《疏》去毛拭治,令色靑滑如膽也。

姓。《呂氏春秋》中牟有士曰膽胥,已請見之。

【寒】

寒【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从人在宀下,从茻薦覆之,下有仌。仌,水也。隸省作寒。《釋名》寒,捍也。捍,格也。《玉篇》冬時也。《易·繫辭》日月運行,一寒一暑。《書·洪範》庶徴曰燠,曰寒。《傳》煥以長物,寒以成物。

司寒,水神。《左傳·昭四年》黑牡秬黍,以享司寒。《註》司寒,元冥,水神也。

《周語》火見而淸風戒寒。《荀悅·申鑒》下有寒民,則上不具服。

窮窘也。《史記·范睢傳》范叔一寒至此哉。《宋史·同甫傳》畸人寒士皆賴之。

國名,在北海,平壽縣東寒亭。《史記·夏本紀》伯明氏之讒子寒浞封國。

姓。漢博士寒朗。

叶胡田切,音賢。《楚辭·天問》何所冬暖,何所夏寒。焉有石林,何獸能言。

叶側鄰切,音眞。《歐陽修·答韓子華詩》俊乂沈下位,惡去善乃伸。家至與戸到,飽饑而衣寒。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